题记:
3月17日,庆祝中国国医节!国医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阴阳
自然万物蕴阴阳,
引入中医思路良。
每遇复杂千变病,
虚实寒热巧抓纲。
2. 五行
黄帝内经言五行,
土金水木火相生。
自然人体皆归类,
彼此关联脉络清。
3. 中医的形成
阴阳哲理做基奠,
寒热温凉药味全。
历代杏林浇汗水,
中医体系自成圆。
4. 整体观念
脏腑肢节一脉连,
中医整体把人观。
身存社会世俗扰,
体处四时通自然。
5. 中医特色
问切望闻四诊详,
分型辨证治则良。
君臣佐使好团队,
遣药点兵分热凉。
6. 同病异治
症似一疾证不同,
万千别照定方誊。
拨开云雾看真象,
同病异疗方显能。
7. 异病同治
一因可引诸多病,
百怪千奇症不同。
问切望闻详细辨,
证同方药勿离宗。
8. 用药如用兵
天然中药数千种,
性味归经各不同。
若要组方疗效好,
熟知彼此巧出兵。
9. 送瘟神
瘟疫曾经肆虐行,
生灵涂炭鸟哀鸣。
国医本草神奇显,
拯救黎民有大功。
10. 麻沸散
外科医圣诞东汉,
手术药麻千古赞。
可恨曹操杀大医,
妙方随葬令人叹。
11. 顺应自然
人类生存天地间,
风吹草动必牵联。
顺之受益违则害,
四季晨昏听自然。
12. 脉经
自古中医切诊玄,
阴阳气血俱牵联。
脏家病变脉中应,
三指连心寸口弹。
自然万物蕴阴阳,
引入中医思路良。
每遇复杂千变病,
虚实寒热巧抓纲。
2. 五行
黄帝内经言五行,
土金水木火相生。
自然人体皆归类,
彼此关联脉络清。
3. 中医的形成
阴阳哲理做基奠,
寒热温凉药味全。
历代杏林浇汗水,
中医体系自成圆。
4. 整体观念
脏腑肢节一脉连,
中医整体把人观。
身存社会世俗扰,
体处四时通自然。
5. 中医特色
问切望闻四诊详,
分型辨证治则良。
君臣佐使好团队,
遣药点兵分热凉。
6. 同病异治
症似一疾证不同,
万千别照定方誊。
拨开云雾看真象,
同病异疗方显能。
7. 异病同治
一因可引诸多病,
百怪千奇症不同。
问切望闻详细辨,
证同方药勿离宗。
8. 用药如用兵
天然中药数千种,
性味归经各不同。
若要组方疗效好,
熟知彼此巧出兵。
9. 送瘟神
瘟疫曾经肆虐行,
生灵涂炭鸟哀鸣。
国医本草神奇显,
拯救黎民有大功。
10. 麻沸散
外科医圣诞东汉,
手术药麻千古赞。
可恨曹操杀大医,
妙方随葬令人叹。
11. 顺应自然
人类生存天地间,
风吹草动必牵联。
顺之受益违则害,
四季晨昏听自然。
12. 脉经
自古中医切诊玄,
阴阳气血俱牵联。
脏家病变脉中应,
三指连心寸口弹。
注释: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中医用阴阳作为诊疗总纲,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2.古人将自然界和人体的各种现象归纳于五行系统,阐释人体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3. 中医学形成,归功于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国产众多的自然药材、历代医家的艰辛实践和不懈总结。4. 整体观念,把人体各组织结构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并认为人与社会及自然界相统一。5. 望闻问切乃中医诊断方法,辨证施治为诊疗特点,君臣佐使是组方原则,热凉即中药的寒热属性。6. 同病异治:相同的疾病,如若证候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7.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如果证候相同,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8. 性味即四性(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力与治疗作用。9. 送瘟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无数次传染病的防治,中医药都发挥了它神奇的疗效。10. 麻沸散:华佗创制,是世界上最早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 11. 内经云:“人与天地相应”,即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12.《脉经》由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编撰,系我国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 2023年仲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