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劳动创造美。抬工号子和川江号子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由一人引领,众人配合,协调一致,氛围浓烈,内涵丰富。在我的家乡重庆万州及其毗邻的湖北恩施利川一带,就曾传唱过《六爱情姐》:
“(领)一爱情姐嘛,(合)圆脸儿;(领)乌黑的发哟,(合)溜溜儿;(领)梳子那个梳来噻,(合)哎嗨哟;(领)篦子的刮哟,(合)喊嫂嫂儿。
“(领)二爱情姐嘛,(合)圆脸儿;(领)好眉的毛哟,(合)溜溜儿;(领)眉毛那个弯一弯的,(合)哎嗨哟;(领)像拱桥哦,(合)喊嫂嫂儿。
“(领)三爱情姐嘛,(合)圆脸儿;(领)一张嘛嘴哟,(合)溜溜儿;(领)樱桃那个小嘴噻,(合)哎嗨哟;(领)爱死个人啰,(合)喊嫂嫂儿。
“(领)四爱情姐嘛,(合)圆脸儿;(领)一对的奶哟,(合)溜溜儿;(领)你的那个奶奶噻,(合)哎嗨哟;(领)像灯台哟,(合)喊嫂嫂儿。
“(领)五爱情姐嘛,(合)圆脸儿;(领)搭个话哟,(合)溜溜儿;(领)她的那个火呛嘛,(合)哎嗨哟;(领)八月的瓜哟,(合)喊嫂嫂儿。
“(领)六爱情姐嘛,(合)圆脸儿;(领)一双脚嘛,(合)溜溜儿;(领)脚儿那个不过嘛,(合)哎嗨哟;(领)二寸的八哟,(合)喊嫂嫂儿。
“(领)哟吼,(合)嗨呀……(领)哟吼,(合)嗨呀……(领)哟吼,(合)嗨呀……”
抬工号子也叫负重号子,与打夯筑坝、开山采石等劳动号子音调相同,粗犷原始,沙哑沧桑,铿锵有力。自古以来,口口相传,汇入民谣,既带有地域特色,又抒发生活情怀,散发着醇厚芬芳。
只有从泥土、血肉、胸腔、山风里唱出的歌才是有生命力的、原生态的,赋予野性的、人性的美,足以震撼所有人的灵魂。而抬工号子正是这样的天籁之音,群众喜闻乐见,可随着老一辈传人的离世、大量年轻人的外迁、城市对乡村的侵袭,它也渐行渐远,几乎消失。
通过考证,现搜集整理原版于此,对抢救珍贵文学遗产,不无意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