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知行合一

作者: 2022年07月25日10:26 浏览:18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大道为至简,静待得花开。
心安即归处,上善如若水。
众人之所恶,人弃我皆取。
财不入急门,急丧缓则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不知,不知更非知。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换位去思考,上帝的视角。
知行需合一,格物必致知。
注释: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