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读左拾遗诗歌《贵阳》有感
贵阳
文/左拾遗
昨夜的一场秋雨,给花溪河的生活
背地里
又泼了一瓢冷水
孔学堂附近,池塘里的荷叶
回首往事
八月,花容失色
整个白天,此起彼伏的蝉鸣
像歌颂异乡
唯一的长调
站在大成山上
可以望见长安的繁华
和孔子周游列国
铜像的倦怠
贵阳的皮肤,最先
从小车河开始
感受到
祖国西南的寒意
雨水,像被天空刻意漏掉的细节!
精致细腻 绵密动人
文/施远方(云南)
左拾遗的诗,精致而又细腻,鲜活而有质感。他的诗歌语言似乎与生俱来就带着洁癖,纤尘不染,承载了其内心丰富、细腻而真实的情感,绵密动人。
秋雨给花溪河背地里泼冷水,“八月,花容失色”,这些语言,太精致。而精致的背后,是诗人对世界和人情的体察入微。秋雨的冷,注定了它不论注入何处,都像是在泼冷水,明里暗里都一样。八月秋深,花朵不如春夏那般肆意了,不是失色又是什么呢?但这些赋于物象的细腻情感,其实源于诗人自身,是其内心情感的流露。若非如寒蝉般身在异乡,又怎会生出这般冷色调的心情?人间世相皆是心境,故而,第四节诗中,孔子周游列国的铜像,在诗人眼中也是充满了倦怠的。这正是同病相怜,与万物共情所致。
诗言情,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律动的诗,才是真诗、好诗。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古老少有,世间多的是直男直女。不掩饰,不做作,敢表达,善表达,是一名诗人应有的素养。左拾遗无疑就是这样的诗人。他于西南的寒意中,体悟到了人世间的寒意,并将自身的情感勇敢地表达出来,并写下“雨水,像被天空刻意漏掉的细节”这样凄美的诗句,把自己作为漂泊者甚至多余人的孤独、凄怆,鲜活地写出来了。这些词句,都是透明的,如水晶般玲珑剔透,也如诗人的内心那么明净、透亮。
“雨水,像被天空刻意漏掉的细节”,愿每一颗孤独的心,都能找到避雨的屋檐。
文/左拾遗
昨夜的一场秋雨,给花溪河的生活
背地里
又泼了一瓢冷水
孔学堂附近,池塘里的荷叶
回首往事
八月,花容失色
整个白天,此起彼伏的蝉鸣
像歌颂异乡
唯一的长调
站在大成山上
可以望见长安的繁华
和孔子周游列国
铜像的倦怠
贵阳的皮肤,最先
从小车河开始
感受到
祖国西南的寒意
雨水,像被天空刻意漏掉的细节!
精致细腻 绵密动人
文/施远方(云南)
左拾遗的诗,精致而又细腻,鲜活而有质感。他的诗歌语言似乎与生俱来就带着洁癖,纤尘不染,承载了其内心丰富、细腻而真实的情感,绵密动人。
秋雨给花溪河背地里泼冷水,“八月,花容失色”,这些语言,太精致。而精致的背后,是诗人对世界和人情的体察入微。秋雨的冷,注定了它不论注入何处,都像是在泼冷水,明里暗里都一样。八月秋深,花朵不如春夏那般肆意了,不是失色又是什么呢?但这些赋于物象的细腻情感,其实源于诗人自身,是其内心情感的流露。若非如寒蝉般身在异乡,又怎会生出这般冷色调的心情?人间世相皆是心境,故而,第四节诗中,孔子周游列国的铜像,在诗人眼中也是充满了倦怠的。这正是同病相怜,与万物共情所致。
诗言情,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律动的诗,才是真诗、好诗。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古老少有,世间多的是直男直女。不掩饰,不做作,敢表达,善表达,是一名诗人应有的素养。左拾遗无疑就是这样的诗人。他于西南的寒意中,体悟到了人世间的寒意,并将自身的情感勇敢地表达出来,并写下“雨水,像被天空刻意漏掉的细节”这样凄美的诗句,把自己作为漂泊者甚至多余人的孤独、凄怆,鲜活地写出来了。这些词句,都是透明的,如水晶般玲珑剔透,也如诗人的内心那么明净、透亮。
“雨水,像被天空刻意漏掉的细节”,愿每一颗孤独的心,都能找到避雨的屋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