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麦田守望者》,我写了一首诗也叫《麦田守望者》。
麦子要熟了的时候,
麦田一片金黄;
风吹过来的时候,
一片金黄的麦浪。
这时,我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眺望,那美得像一幅油画的麦浪,
近瞧,每一个成熟的麦穗,
都羞答答地像待嫁的新娘。
这是我家乡的麦田,
我在家乡的麦田里守望,
是的,我刚从城里跑来,
还有我的许多同乡。
以前的麦田守望者,
可不是这样守望。
他们首先是播种者,
然后是管理者,收割者。
从每一个冬天到下一个夏天,
他们一直在麦田守望。
麦子就从发芽、抽穗、灌浆,
直到滚起金色的麦浪。
他们或许忽略了麦浪的美,
因为他们更看重麦穗里的粮;
丰收、粮食、温饱,啊,
这是那些麦田守望者的希望。
哦,是的,我曾经
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那时候我的身体与精神,
正跟返青的麦苗一样茁壮成长。
麦田守望者,从上个世纪
五十年代到这个世纪二十年代,
这样的守望,从美国到中国,
经历了怎样的迷惘与向往?
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
也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这是几代人终于认可了的
一个怅然若失的形象。
可是今天,麦田,
丰收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从育种、播种、浇水,施肥到收割,
现代农业成全了所有关于守望的梦想。
今天的麦田守望,其实
几乎变成了麦田的观光;
观光,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或者,仅仅因为这里是我的故乡。
是的,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特意从城里回到曾经的家乡;
不因为丰收,不因为粮食,
仅仅因为那金色的麦浪。
哦,我是一位麦田守望者。
我在这里守望:
我的童年,我的故乡,
我的爱恋,我的梦想。
我要在麦田里起舞,
我要在麦田里歌唱,
我要在麦田里拍照,
我要在麦田里守望。
守——望——
麦田一片金黄;
风吹过来的时候,
一片金黄的麦浪。
这时,我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眺望,那美得像一幅油画的麦浪,
近瞧,每一个成熟的麦穗,
都羞答答地像待嫁的新娘。
这是我家乡的麦田,
我在家乡的麦田里守望,
是的,我刚从城里跑来,
还有我的许多同乡。
以前的麦田守望者,
可不是这样守望。
他们首先是播种者,
然后是管理者,收割者。
从每一个冬天到下一个夏天,
他们一直在麦田守望。
麦子就从发芽、抽穗、灌浆,
直到滚起金色的麦浪。
他们或许忽略了麦浪的美,
因为他们更看重麦穗里的粮;
丰收、粮食、温饱,啊,
这是那些麦田守望者的希望。
哦,是的,我曾经
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那时候我的身体与精神,
正跟返青的麦苗一样茁壮成长。
麦田守望者,从上个世纪
五十年代到这个世纪二十年代,
这样的守望,从美国到中国,
经历了怎样的迷惘与向往?
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
也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这是几代人终于认可了的
一个怅然若失的形象。
可是今天,麦田,
丰收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从育种、播种、浇水,施肥到收割,
现代农业成全了所有关于守望的梦想。
今天的麦田守望,其实
几乎变成了麦田的观光;
观光,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或者,仅仅因为这里是我的故乡。
是的,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特意从城里回到曾经的家乡;
不因为丰收,不因为粮食,
仅仅因为那金色的麦浪。
哦,我是一位麦田守望者。
我在这里守望:
我的童年,我的故乡,
我的爱恋,我的梦想。
我要在麦田里起舞,
我要在麦田里歌唱,
我要在麦田里拍照,
我要在麦田里守望。
守——望——
注释:
草稿于2020年6月10日星期三晚
完稿于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晨
修改于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仅只增加了一个题记)
备注:《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从1951年出版以来给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以心灵的慰藉。本书于1983年引入中国,书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被译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于是这书有了一个诗意的中文名字;而麦田,不仅仅是那些年轻人想象中的理想乐园,也是很多成年人乡愁里的诗意背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