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敏(四川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对文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使人倍感亲切,十分激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高屋建瓴,在我们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向全国文学工作者发出的号召,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文献,是我们行动的纲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讲话精神真正融汇贯通到整个学习、创作和工作中。
《星星》诗刊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专业性诗歌刊物,目前,已发展成拥有《星星·诗歌原创》《星星·诗歌理论》《星星·散文诗》《星星·诗词》四本刊物。《星星》诗刊分别开设“放歌新时代”“新时代诗观察”“最美中国”等栏目,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把握文学刊物,尤其是诗歌刊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遗余力地引导诗人、诗评家们将目光凝聚于伟大的新时代。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团结诗人,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创作手法来讴歌这个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同时,加强对青年诗人的培养,青年诗人的创作既是中国诗歌的现在,更是中国诗歌的未来,要让他们的创作成为新时代中国诗歌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
作为一名写作者,要将自己个人的创作自觉融入到整个时代,用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扎根人民,努力创造出符合伟大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作为一名办刊者,要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作的努力。
李元胜(重庆代表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经过中国人民的百年浴血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已进入全新而关键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必须总结历史和规划未来的特殊时间节点,重新审视、梳理我国文艺战线的经验、教训,评估文艺工作价值并作出及时的总体规划变得尤为迫切。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的文艺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作家、艺术家?如何让我们的文艺工作能匹配澎湃的时代?如何造就人民需要的文艺大师?总书记的讲话以辽阔的视野,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理解,对文艺工作的成就和问题的清醒而深刻地掌握,全面、细致地进行了解答,同时提出了五点希望。
在我看来,12月14日,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时代性很强、针对性很强、指导性很强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纲领。
刘笑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我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军事文学本质上是战斗文学。在人民军队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军旅诗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独特作用。进入新时代,军事文学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军生命线的活跃因素,必须以更加坚定的自信和强烈的担当,在服务强军兴军上、在唱响时代主旋律上积极作为,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军事文学的繁荣发展、同频共振。作为军旅诗人,一定要把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切实牢记在心。不久前,由《诗刊》社选编、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诗库”首部诗集《岁月青铜》,就是全方位全景式展现强军兴军精神气象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我想,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优秀诗作的养分,就一定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美学风格,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诗作。
胡丘陵(湖南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长诗创作的诗人,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让人民成为史诗的主角。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今后的长诗创作中,在“写什么”上,既要聚焦大事件,更要聚焦人民,做到境界阔大而立意高远,紧扣时代的脉搏与跳动,使史诗追求成为史诗品格。
二是要用心用情书写史诗。习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今后的长诗创作中,在“怎么写”上,将对艺术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做人民的“田野调查人”,不做“新闻发言人”,力求进行生动、本质的抒写,以温暖而充满激情的笔致,在对象皱褶处作精细的描绘与记录,做一个正大的诗人。
三是要用人民的标尺来丈量史诗。习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今后,在“写得怎么样”上,要用人民的标尺来丈量,不断镀亮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敞开诗歌的意义及其象征体系。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揭示人间正道,坚持向上向善,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现代史诗。
牛庆国(甘肃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温暖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诗人,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要在理论上高度认同,在情感上高度融合,在行动上高度自觉。诗人是人民的组成部分,为人民创作,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义不容辞。只有把根扎在人民中间,把情用在人民身上,把心操在人民的事业上,才能创作出总书记要求的“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从而“滋养人民的审美价值观”。新时代的诗人使命在肩,前程远大,大有可为。
张烨(上海代表团)
从1996年第一次参加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迄今,很荣幸,我已连续六次参加作代会了。我也已从中年步入老年行列。作为一名诗人,我很普通,然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一次出席会议,都会增强诗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受鼓舞。他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要求与希望,这是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提出的,意义重大。他讲话的关键词是“时代”、“人民”。这让我愈加意识到诗歌创写个人化的同时也要走出个人化,更应该描述我们生存的时代,抒写时代,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反映人民的心声。古今中外,诗歌一直是为时代、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诗歌是一种唤醒,也是一种传递,传递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境界,艺术审美的感受力。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改变。
我生活在上海,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城 ,文学基础雄厚。如何书写上海,表达上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的巨变与发展,人民在建设中的拼搏精神,这些感人的题材,都是值得我深思与挖掘的。家国情怀,胸怀世界,热爱,并且为之努力。诗人是人民中的一员,必将融入人民群众的洪流之中。
熊红久(新疆代表团)
2021年1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次讲话与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既一脉相承,又有理论创新。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在新时代进行文学创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听完之后内心深受鼓舞、精神倍感振奋。
总书记站在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的高度,谈到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并再次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强调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展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广大文学工作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文学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提供了创作方向和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包括新疆作家在内的全国文学工作者,必将产生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任务已经清晰,方向已经明确。
作代会结束后,我们将组织全疆广大文学工作者,迅速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十代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用文质兼美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讲好新疆故事,凝聚社会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把文化润疆工程不断推向深入,贡献新疆文学的力量。
刘川(辽宁代表团)
总书记的讲话中一如既往地突出了人民立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民是真实的”这一句。时下消费主义带来的娱乐化写作潮流中,有个别作家责任感丢失。这次听到“人民是真实的”,如此具体深刻地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非常认同。是的,人民是具体的、是现实的,人民不是虚拟的符号,是文学之母。人民既是创作的题材素材,也是创作的目标与内涵,要从人民中汲取创作源泉,通过真诚地为人民写作,去塑造和提升人民的审美。我的写作,愿意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林莉(江西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讲话内容博大精深,给予了广大文艺工作者高度信任和肯定。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使我认识到作家要坚守文化信仰、艺术理想和职业操守,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作为来自基层的诗歌创作者,我特别注意到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对我触动特别大,为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长诗创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力量。我将始终坚持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有担当的创新理念,书写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诗篇。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文艺创作的方法有成百上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长期的基层生活与到人民中去到群众中去的创作经历中,我“回望”“挖掘”“反思”“畅想”我们生存的这片热土上日新月异的新图景。将写作初心和责任担当与时代、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火热碰撞,形成良好的文学生态。
诗,应发时代之先声,挺起精神的脊梁。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光明宽广的中国道路,用饱满的热情激励顽强奋斗的中国精神。把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弹奏得更加响亮。
白涛(内蒙古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振奋人心。
《讲话》必将鼓舞我们投入新时代的火热生活,激励我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全面发展,空前繁荣,文学事业一路高歌猛进,诗歌创作乘势而上,从理论到创作都呈现出崭新的气象。
通过学习《讲话》深深体会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日益临近,我们必须牢记《讲话》中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的伟大号召和方向指引,“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作家诗人要自觉主动地和人民站在一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抒人民之情、发时代之声,以精神能量饱满、文化内涵丰厚、艺术价值精湛的优秀作品回馈于我们的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作家柳青的话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学新的诗歌,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诗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深入体味生活,努力做到德艺双馨,立德铸魂,树人培根,力争做到人品、艺品相统一,用中国精神、中国风范、中国气派具佳的作品奉献给人民。
黄殿琴(北京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体会最深的二个字,“听”字和“感”字——听到了新时代的最强音,感到了新文学的最振奋。党中央对文艺工作者的信任与文艺工作者的自信,像春风一般滋润,像泉水一般清亮。诗歌的力量在哪里?文学的力量在哪里?今天习总书记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我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媒体人,一个是诗人。作为媒体人,我在中国电视行业创建了第一个读书节目《华夏书苑》,是做与写书与出书相关的节目;再就是做了在北京地面上的一档品牌节目《第7日》民生新闻。做为诗人,去年疫情期间出版的一册诗集《致黎明》。我们每个自己都是人民,这样的政治高度与政治站位坚定了文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我认为讲好中国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也就是讲好中国百姓的故事。我们文学的形象,中国的气派就要体现在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梦想出发的地方,我作为诗人,不忘初心就是写好新时代的诗歌,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用心用情的诗歌语言为中国的文学繁荣增添一道道温暖向上的阳光。
艾子(海南代表团)
12月14日,近距离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倍感亲切和鼓舞。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创作前行的道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很有现实针对性。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不自重就得不到尊重!这些话直抵心灵,会让我时刻铭记于心。将鞭策我一定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
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要有家国、民族的情怀,有怜悯之心,倡导正能量,注重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不媚俗、不低俗,勇于担当一个作家的责任;要展示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优秀传统和抱负,让世界了解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我生活在海南,每天能感受到自贸港建设的日新月异,以后书写时应尽量避免小我情绪,以更多的笔墨体现自贸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幸福指数的大幅度提升。
苏雨景(行业系统代表团)
2016年,曾代表公安作家参加过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作代会,习总书记在九代会上的讲话犹在耳畔,令人难忘。
五年后,我又参加了中国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再一次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讲话,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一次能量的补给,也是一次脉络的打通。我一直思考的一些问题,都从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令人倍感幸运和幸福的。总书记的讲话处处闪耀着文艺思想的智性光芒,必将催生出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和姹紫嫣红的文艺春天。
总书记讲话中的五点希望,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镇静剂,更是强心针,让我们在自我审视、自我打量、自我警醒的同时,更增添了前行的信心与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作家,我们应该坚持能量上的“守恒”,从传统的文化中吸收营养,接续好中华美学精神,扎根经典之沃土,成就精品之大树;还应该坚持道义上的“守正”,坚守文学的美学维度、情感深度、与时代厚度,努力让作品向善趋美,高质高格,饱含立德铸魂的精神能量。同时,还应该坚持情感上的“守真”, 对生活用真心,对人民动真情,“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中”, 摒弃矫饰造作与孤高在上,从熟悉的地方入手,俯下身子,耐住性子,真正写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马慧聪(陕西代表团)
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期待之心,让我心潮澎湃。我从事诗歌创作,又负责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工作,能切身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那种绵绵关怀和对未来我国文艺群星灿烂的浓浓期待。陕西历来有薪火相传的文学传统,这些年陕西作协对青年作家的引导与扶持,我认为是走在全国前端的,这与总书记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新期待,不谋而合。
另外,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不少经典诗句,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写下的诗句,类似诗句在总书记的讲话中比比皆是,这让我意识到诗歌这一体裁的重要性。人常说诗歌是文学的桂冠,十九大以来,以各类诗歌刊物为主阵地,通过微信、快手等众多新媒体平台,让新诗与传统诗词走进千家万户、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来,这让我更有信心将诗歌创作进行下去,实现我的文学梦、诗人梦。
正如总书记所说,青年是文学事业的未来。我会继续学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心系复兴伟业,用我火热的心情投身于社会主义新文化事业中来,用我毕生的精力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段爱松(云南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有幸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深受鼓舞,心情甚是激动。
习总书记的讲话,正是立足中国社会发展“两个一百年”重要时间交汇点,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面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的强力号召。作为一名生活在新时代的诗人,自当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契机,深入生活,以人民为根本立场,守正创新,突破自我,用诗歌讲好中国故事,抒发奋进之音。
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为写一部反映独龙族千年跨越的《独龙春风》一书,而三次深入云南最为偏远的独龙江采访的点点滴滴。在中国共产党的持续帮扶下,寻得了朝前发展机会,实现了整族脱贫,迈进小康,奔向乡村振兴。
习总书记的讲话,印象尤为深刻的还有最后部分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在今天的人民大会堂,也感受到此般豪气冲天振奋人心的新时代强大气场,它催促着写作者用情用力,借助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梦,谱写时代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陈巨飞(安徽代表团)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听到“青年是事业的未来”时,作为一名青年诗人,我倍感荣幸,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信任、鼓励和殷殷期待;同时感到责任重大,青年文艺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守正创新,迅速成长,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指引了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为我们“写什么”“怎么写”提供了解决之道——“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这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就是要展现昂扬的时代精神,书写不朽的人民史诗。“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这就是我们在面对诗歌语言该如何去“传承”和“创新”的技术指南。唐诗宋词的传统博大精深,新的表现形式交叉融合,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深入生活才能永葆艺术丰盈。那么,生活到底是什么?讲话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我将坚持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也将与更多的青年作家、青年诗人交流学习心得。讲话的最后,总书记引用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胸怀豪情壮志,向新时代的文艺高峰进发。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诗人,我们有正气、有志气、有朝气、有勇气,我们已经整装待发,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