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地域诗歌的传灯人
西域
毕其三十年功役,以西南大凉山——西昌——贵州为中心而辐发、腾升的中国地域诗歌写作;历经几代人的筚路蓝缕、焚膏继晷之努力,于今天巍巍群山,广袤水木之域,构建起补天浴日般独属边缘民族的现代诗歌文化体系。而吉狄马加、发星、梦亦非、胡应鹏、吉狄兆林、阿索拉毅等这些先驱者的名字也嵌入地域写作的现代诗歌星空,仰目皆耀眼生缬,明丽无俦。
而在二十年的彝族现代诗歌沐风栉雨的民间之路上,如果说发星是彝族地域诗歌的盗火者,那阿索拉毅就是彝族地域诗歌的传灯人。在阿索拉毅近十年的写作与办刊之旅中,他自觉的将自己的诗歌血脉融入了彝族诗歌的民族图腾中,而吸取了源源不绝的精神甘霖。
从《独立》近6年来的文本可以看出阿索拉毅承继地域诗歌衣钵的路线图。
2013年10月《独立》第21期推出学者、诗人孙文涛对底层诗人包括发星、阿索拉毅等在内的17位诗人的进行访谈笔录和日记随笔的“大地访诗人专号”;
2014年6月《独立》第22期推出“边缘的自由诗歌史”专集,其中“朋友眼中的《独立》”,有阿索拉毅在内的40多位诗人兄弟、评论家朋友们对《独立》的成长评定、批评,文中许多是诗人在《独立》中的成长历史记录或个人诗歌史重要组成部份;
2014年11月,《独立》23期推出《大地的根系——地域诗歌写作十四年纪念专集(2000-2014)》。本期纪念专辑是对近年地域写作文本与理论的一个整理与归档,以阿索拉毅为代表的新一代地域写作群体以崭新的作品显示了他们的探索精神,更让地域诗歌写作获得延血传承的更多可能。
2016年《独立》27期 “《独立》民间诗歌奖获奖诗人纪念专集”,推出了“第三届《独立》民间诗歌奖”,其中阿索拉毅获得“诗歌编辑奖”。
而在这之前,阿索拉毅在2009年12月出刊的《独立》第十五期?“中国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专辑” 上,就以组诗《诺苏列国略传》展示出了他不凡的诗歌才华,在那组诗歌中,阿索拉毅通过“南诏国”、“大理国”、“夜郎国”、“古滇国”、“三星堆王国”、“古棘侯国”、“古莽国”、“蜀国”、“白狼国”、“楚国”、“巴国”、“东夷”、“哀牢国”这些业已消逝的古国以诗歌的吟颂再现出文化/文明的历史,而给予当代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历史以某种提醒。80后文学评论家杨荣昌在评论此诗说:“他的《诺苏列国略传》,以逼近历史细节的追述,提取出古国极具代表性的核心精神,如南诏国的‘强悍’,大理国的‘爱情韵味’,夜郎国的‘无知’,古滇国的‘智慧’,三星堆王国的‘贵族气质’,白狼国的‘乐典’等。简明的标签后面,充斥的是一段或漫长或短暂的风雨之路,充满着天崩地坼、风云变幻和茹毛饮血,其间不但有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执政者励精图治的奋进,也有古国沉沦消失的悲壮和苍凉。诗歌让历史的气流涌进每一个诺苏子孙的血脉,烙上了鲜明的民族心理的印痕。”
2011年10月,阿索拉毅主编的民刊《此岸》创刊号推出,加上2011年1月,由吉狄兆林、吉洛打则、伊萨、罗洪木果、孙阿木、的惹木呷主编的《灵》诗刊和《独立》而形成了大凉山民间诗界三足鼎力之势。三刊的主编人员皆是彝人,这不仅证明了边缘民族独立的文化意识的觉醒与自我价值重建的信心以及彝族诗歌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诗界和文化界都是一个新的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
但至少从他们的身影与脚步上面我们看见了一种觉醒与独立的思想倾向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眷怀与坚守。
?阿索拉毅在《此岸》创刊号上《此岸诗歌宣言》中写道:“我们一生在此岸劳作,我们的骨肉生命在此岸归于尘土。我们活着时在此岸不断地泅渡,不断地赶超,但我们的泅渡永远离不开此岸”,继而诗人认识到:“(此岸)它的无所不在,就是让我们充满理性,知性,感性,思维地认识到它的存在价值。它启示我们一个伟大的真理,不做一个离开大地母亲的战斗者;不做一个掏空内核的无方向飘荡的气球;不做一个根基撤毁没有灵魂的诗写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与倾向,《此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即前倾性写作与不乏真知性诗歌文论的写作文本。
发星曾经在《独立》推选80后十大新锐诗人名单与理由中说到阿索拉毅:“目前为止,拉毅有两个写作高度是边缘民族诗人们无法超越的,一是写出彝族现代史诗《星图》1584行。二是用魔幻小说手法写出《大小凉山彝族现代诗论》。这两个奇异文本,在彰显彝族原态神性文化与探索原民族文化基因与汉文化基因混血上作了有益的尝试。”现在应该再加上第三个高度,那就是他主编《此岸》对彝族诗歌的再整理。
《诡异的虎词》是阿索拉毅公开出版的最新一部诗集,在这部诗集中,阿索拉毅把彝民族的绚丽文化与现代工业社会的精神结合起来,从当下的无意义中去芜存菁,创新补阙,生发出和反衬出彝族文化精神的蓬勃动力,正如他在《爱是一门艺术》一诗中所言:“为了让你不朽,我先让自己不朽;为了让爱不朽,我先让诗歌不朽”,其精神之勉矢忠荩,让人神往。
30年前,诗人海子写诗道:“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圣神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祝愿在阿索拉毅的努力下,中国地域诗歌写作再续辉煌。
西域,原名张俊鹏,湖北房县人,【独立】同仁。90年代开始写作,以诗歌为主,兼写诗歌评论、随笔等,先后在《诗歌月刊》《北京文学》《飞天》《鸭绿江》《炎黄春秋》等国内二十几种杂志发表有诗歌、评论、随笔、历史小说等计50余万字,著有诗集《赶路集》。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