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弱女质,婷婷汴梁城
自娉钱娄辈,农桑累此生
本是明珠子,潦倒变埃尘
穷苦居乡下,不复故乡人
小儿怀中涕,饥肠腹中鸣
口中呼嫂母,幼弟扯衣行
抽柴当烹煮,米瓮无余赢
枯草当珍馐,问君能不能
满身病浮肿,陋室折柱庭
一挺挺六年,几上望乡台
上送公婆老,下保儿女全
小弟呼母嫂,惯会耍痴缠
生平实可哀,归去实可怜
他乡几十载,乡音何曾改
恍惚音容在,儿孙泪雨泠
此去泉台路,再不能相见
自娉钱娄辈,农桑累此生
本是明珠子,潦倒变埃尘
穷苦居乡下,不复故乡人
小儿怀中涕,饥肠腹中鸣
口中呼嫂母,幼弟扯衣行
抽柴当烹煮,米瓮无余赢
枯草当珍馐,问君能不能
满身病浮肿,陋室折柱庭
一挺挺六年,几上望乡台
上送公婆老,下保儿女全
小弟呼母嫂,惯会耍痴缠
生平实可哀,归去实可怜
他乡几十载,乡音何曾改
恍惚音容在,儿孙泪雨泠
此去泉台路,再不能相见
注释:
我作不了格律诗,格律诗需要对仗,我很难写出惊艳的句子。喜欢这种唐代以前的古体诗,没那么多限制,可以随便转韵,不限字幅,可直抒胸臆。总觉得限制太多,很难出好诗。像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这种古乐府,慷慨激昂,若是依格律来写,恐怕不会这么激昂。况且以前的格律诗严格,是因为要唱出来的,现在写诗又不用贴合乐谱,个人感觉古体诗更能直抒胸臆。纯属个人理解,不喜勿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