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词的起承转合

作者: 2020年11月18日16:43 浏览:195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李清照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有教材注 :“争通怎,表疑问。”
    如何理解“争”字?
    首先要解决一个从何入手的问题。文似看山不喜平。文有起承转合,诗有起承转合,词亦不例外。而无论起承转合都有顺逆之别,这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切入点。承有顺承有逆承,顺承为相呼相应,逆承为相反相对。《如梦令》承在后半。“争”字为“惊”字所顺承,即后头暗地里从身边劈里啪啦窜飞的水鸟,照应了前面下意识黑灯瞎火争先恐后的打桨,两个暗中的动作合成一组和谐的动态。转亦有顺转逆转,顺转为相生相长,逆转为相克相消。《如梦令》转亦在后半,也与这个“争”字有关。“误”字为“争”字所顺转。即酒后嬉逐,驾舟闯入水深荷密之处,约略延宕,即又顷刻为争相打桨所带起,仿佛歌中休止符,并非为着完结和直下而是为着造势和生长。而无论承转,“争”字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顺着前头“兴”字铺开。把它说成“怎渡”,那就成了不顺之笔,成了一脸无可奈何惊惶的自问,这尽管固然是带来了一点人语的气息,然而却是不仅偏离了那个“兴”字的基调,损害了整体的意境,而且也失落了大家气派。
    其次,还有一个语汇习惯问题。李词仅《声声慢》一首,“怎”字两出,词人都用的是本字“怎”,而没有用所谓代字“争”,比如,“怎敌他晚来风急”;又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争”字与“怎”字各有分工,并非互通。而一定要把《如梦令》“争”字读作“怎”字,这就又违反了同一律。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