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科尔沁九章
1
科尔沁
蒙语原意为“弓箭手”
从通辽归来,
浓烈的科尔沁情结
久久不能稀释
我被这个多情的“弓箭手”
射中了
一直沉浸在蓝天白云
草原马群
聆听诗与歌
崇尚英雄的热土……
2
早在5000年前
旧时器时代
科尔沁草原
已经有人类栖息
这里曾是红山文化
契丹文化的发祥地
南宝力皋吐遗址和哈民遗址
打开了远古文明的通道
铁马狼烟金国界壕
残垣断壁燕国长城
印证着历史烟云的洗礼
瑰丽无比的库伦辽墓壁画
大道至朴,画境幽远
令人叹为观止
科尔沁草原
成吉思汗胞弟哈萨尔的领地
英雄辈出的沃土
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
爱国将领僧格林沁
民族英雄嘎达梅林……
照亮科尔沁民族文化的
璀璨星辰
3
“马背摇篮”
珠日河草原
孝庄文皇后
嘎达梅林的诞生地
牧民的天堂
草场一望无际
牛羊成群,香花遍野
那达慕哲里木赛马节盛会
人流象潮水来自四方
骏马的嘶鸣
吹响暸亮的号角
马蹄声声
踏响奋进的征程
草原象在沸腾
观看精彩的马术比赛
感受草原男儿的天地与豪情
聆听民族艺术家的天籁之音
是可遇不可求的享受
如能亲身踏马御风
随骑手一同追逐草原的落日
更是一生难忘
4
八百里瀚海
塔敏查干大漠
是另一番风景
大沙象一堆堆风蚀蘑菇
一座座荒废的城堡
加入沙漠之旅
难得一次诱人的探险
驼铃声余音缭绕
仿佛来自遥远的天国
科尔沁沙地
与科尔沁草原同样有名
中国四大沙地之首
沙尘暴的始作俑者
本是草原主体
掠夺性的开发
导致草原变成荒漠
嘎达梅林的后代
举起先辈的精神之旗
治理荒漠,守卫草原
治沙英雄的不懈与坚守
终于让沙化面积
呈现整体性逆转
曾经的“火沙坨子”
变成一片片葱郁的绿洲
5
大青沟是上天赐予
西部沙海的一道奇观
24公里长的沙漠大沟
绿树覆盖,静谧幽然
千万条泉水汇成一条长溪
常年不绝地滋养
四周古老的森林
徒步其间
结识无数珍奇植被
静心聆听大自然的隐语
蒙古栎树“鹿回头”
酷似一只回首远望的鹿
讲述着大青沟野生鹿的故事
呼唤它们再回大青沟
另一棵栎树“五兄弟”
有5根茁壮的枝干
好象同根生、共命运的五兄弟
多么巧合
科左后旗恰好主要居住着五个民族
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
“嘎达梅林小路”
让游人肃然起敬
为了反抗开垦草原而遭监禁
嘎达梅林出狱后毅然率众起义
起义队伍曾在大青沟休整,往返于此
登上高耸入云的冲胡勒瞭望塔鸟瞰
绿树丛中的毡房
多么象盛开的白莲
6
一棵神奇的千载古榆
见证了科尔沁的千年沧桑
干如巨柱、冠如伞盖、绿荫铺地
相传康熙帝沿辽河北征
带领将士在古榆下休憩
树旁的清泉饮之甘冽
当即被皇上封为“圣水”
圣水井遗迹尚存
游人争相畅饮
古榆园,建有
柯蓝散文诗碑廊
柯蓝的绝笔散文诗
献给音乐家麦新烈士
抗日战歌《大刀进行曲》
一个时代的记忆
麦新纪念馆是一座园林式建筑
一座元代佛塔矗立在园内
白塔与烈士墓碑对峙而立,相互交映
开鲁大地的标志
7
孝庄园,科尔沁的人文圣地
园内有达尔罕亲王府,孝庄故居博物馆
嘎达梅林纪念馆,后金与科尔沁部会盟遗址纪念碑
汤格尔庙,刚刚揭牌的中华诗词馆、孝庄书院
大口品尝散发着孜然浓香的烤全羊
悠扬的马头琴声
拉着长音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餐厅响起
草原微风传送着青草味
浸入游客心扉
孝庄园浪漫星空篝火诗会
拉开了帏幕
诗人和歌手们争相献艺
星星布满天空
弯月的清辉洒落在辽阔的草场
火光升腾,草原显得愈加神秘莫测
游客们翩翩起舞
优雅、奔放的现代交谊舞
与率真、粗犷的草原民族安代舞
融汇在一起
浪漫,热烈
8
一千多年前,科尔沁
曾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节点
恍惚可见当年的驼队
而今,新时代丝绸之路
正在延续
铁路网
草原的动脉,不冻的河流
还有无数只
飞往蓝天的铁鹰
大美科尔沁
心灵的一方净土
开启了多少文化人
精神之旅
9
通辽市有许多
让人心动的城市名片
诸如“内蒙古粮仓”,“草原文化旅游名城”
“中国马王之乡”,“中国黄牛之乡”
“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中国民族曲艺之乡”……
诗人们更在意“中国诗词之乡”
“科尔沁诗人节”
科尔沁有诗教的传统
也有诗歌群体
人们常说“诗与远方”
是啊,离开了诗
还能侈谈远方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