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秋语(散文诗)

作者: 2020年04月29日22:19 浏览:184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一)夕阳号子

     九月。望不断的田野。
     我走进村庄, 村庄便走进了油画。
     夕阳加深,诱发收割机膨胀的欲望。号子訇响,铁腕征伐,一垄垄镀金的稻田悉数臣服。
      仪式,与野草无关。狗尾,雀舌,鬼针,空谈生存哲学,正一步步走向秋的悬崖。
     回归的节奏激昂。有声无息间,世界隐隐露出苍凉的额头。
    谷茬儿,用残躯固守领地。历经死亡无数,重生的信念从未泯灭。齐刷刷地直刺天空,也刺向伫立田头的父亲。古铜的余晖勾起往昔,镰刀,再也割不动岁月。
    鸟雀终于可以大胆偷食,欢跃着衔来一缕缕炊烟。或浓或淡,正是乡愁。



三)  柿子红了
   
    深秋,独爱一树红柿。
    红裳疏叶,道尽词中肥意瘦境。如果被那灼烫的眼睛点燃,成一团火。冷,会急于逃掉。
    从尘世路过的我,能感知它背后的寒凉。风霜染枝头,秋最擅长的技法,无人能够幸免。
    树龄不大,果,甚热闹。单家独院的一隅,倒也清静,大多雅居之趣。
    夕照下的柿闪着金,总是让母亲痴望。她立在院囗,满脸红霞,成了柿树的侧影。我沉到重叠的记忆中去,很难拔出被爱淘浣的忧伤。
   摘下的柿需要存放,和我摘的一段时光焐在一起。旁边是可待因。

三)那片豆荚

      晚秋。意外碰到一片绿豆荚。
      在萧瑟中注入绿意需要缘份,那豆荚等了一万年,也未可知。无数细木棍叉举,绿藤缠得毫无章法。豆荚垂在蔓上,一簇一簇,引诱着我的手。人心的纠结大抵如此。
      廖寂的荒野暗示着主人的漫不经心。冷遇时时都在上演。如果把一种冷种到骨子里,此刻的风最拿手。
     摘豆荚须轻。重不致命,但会致伤。伤口愈合交给时间,我也会痛。不忍留下未长大的嫩荚继续长,冬站在门口,会让它吃透世间所有的苦寒。
     捧着豆荚而归,把它还给烟火。辗转的来和去,没有区别。


四)忆及草塘

     提及草塘,不能没有蛙声。
     依稻田,远民居,环山,坝区。某种际遇里,逝去也会慢下脚步。
    属于蛙声的记忆很遥远,水深莫测,蒲苇丰茂。村庄的天空,便是草塘的天空。一次次走过草塘,便跌进村庄的臂弯,暖得不想起身。
     高架桥越过头顶,如今的草塘一半活在阴影里。临秋。塘,擦干眼泪,皴裂的脸终于露在阳光下。蒲草萎了半截,没有水的滋养,日光,令人惧怕。
     无人再去草塘,更没有鱼的消息。站在路边,凝望,失去诗意。我,心里游着一条固执的鱼。
    不想借满山红桔去看十里桂花。可秋风吹出的苇絮告诉我——
    要去草塘,需经过一段过去。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