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诗歌的时代意义

作者:郭茂全   2020年03月25日 09:40  光明网    8118    收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从古到今,人类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都在诗歌中有所表现。“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可谓抗灾诗歌赓续绵延的写作传统。家国罹难,诗歌何为?近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优秀的抗疫诗歌不断涌现。它们以鲜活生动的意象、深沉质朴的话语、真诚饱满的情感,构筑起一座坚强的情感阵地、精神堡垒。作品较好地记录了抗疫期间人们的心灵律动、情感脉搏,讴歌了生命的可贵、人性的美好。这对于传达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移人志者莫深于义。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大义是诗歌的灵魂。抗疫诗歌的核心情思,就是大爱与大义。优秀作品中,蕴含着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自然万物的敬畏。“让我们把全部的爱编织成风,/送到每一个角落,以人类的名义。/让我们用成千上万个人的意志,/凝聚成一个强大的生命,在穹顶/散发出比古老的太阳更年轻的光。”诗人吉狄马加的《死神与我们的速度谁更快》,生动书写了中国全民抗疫的伟大实践,耐人寻味。“面对着沧海桑田/我喊一声——亲爱的人民/会有多少心怀深情的草木从岁月深处醒来?/他们肩并着肩,手挽着手/一起构成大地的起伏/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证实/人民与祖国,已经相爱了生生世世”,苏雨景这首《亲爱的人民》,同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在抗疫诗歌中,大爱在喷发,大爱在奔流。“我看见火山喷发的大爱/我看见长河涌流的大爱/我看见无私无畏的大爱/在一层口罩的防护下/祖国的大爱如此默默无声”,洪江这首《大爱无声》直抒胸臆、直抵人心。因为心中有大爱,人们才会悲悯苍生,才会不怕牺牲,才会选择坚强,才会逆风而行。“在这个春天。在这场从未经历过的寒流中/祖国啊!请将我的每一滴热血,都煎熬成疫苗/每一行,就是一座痊愈的城市”,许岚这首《请将我的每一滴热血,都煎熬成疫苗》,读来催人泪下。在作品中,诗人们抒发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凝心聚力之爱,也表达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炎黄赤子之爱。

涓流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在抗疫诗歌中,祖国之爱、人民之爱与亲人之爱水乳交融。祖国无恙、人民无恙、亲人无恙,成为诗人们共同的期盼。例如,“家中,还是那盏夜灯/为你燃亮,还是那层层皱纹/那稚气牙语,那整理衣衫的爱/等你平安,归来”,出自任慧君的《等你,归来》;“妈妈,我不哭了,我等到爸爸回来再哭/孩子,到那时候,妈妈就陪你一起哭,我们/用很多很多的眼泪,把祖国/洗干净”,出自黄亚洲的《孩子,我们现在不哭》;“母亲,我把指纹留下了/像盛夏的树叶,留下了脉络/我必须向着阳光生长/向着武汉,两江交汇的地方”,出自吕游的《请战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少抗疫诗歌,是报声平安的“家书”,也是献身祖国的“请战书”。例如“我在一线,妈妈/请不要为我担忧/白衣战士/听到了祖国在召唤/这世上哪有什么天使/不过是天职和使命/成为圣洁的精神信仰”,出自张春莉的《一封家书》;“如果此刻,你看到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看到她有多么需要我/你就会明白,她的家人多么盼望着她/正如我那般渴望见到你”,出自鲁娟的《三封信》。在这些“家书”中,祖国与亲人之间爱的抉择,构成了诗歌情感的强磁场,让人深受感动。

在抗疫诗歌的意象谱系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的,今夜/我要向所有护卫生命健康的人致敬/是甘洒热血的担当和勇气/使他们成为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叶玉琳《致敬》)。抗疫诗歌创作,就是诗人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的最好方式。黄亚洲的《钟南山到达武汉》、郭新民的《向一座山致敬》、陈崎嵘的《江南的幽兰》、王久辛的《这些高尚的人》、李自国的《我的中国,我的英雄》、丘树宏的《你是光,你是爱》、姜红伟的《你们是白衣战士》、邵悦的《逆行者》等,都表达了对抗疫勇士、“中国脊梁”的礼赞。可以说,优秀的抗疫诗歌,就是在为时代勇士画像,为时代英雄立传,为时代精神撰史。

抗疫诗人心系疫区,心系同胞的生死安危。例如,“生有多重,死就有多重/武汉,在每个人心上,生死就是重量,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揪心的武汉啊/今晚你拥抱了多少哭泣/就拥抱了多少慈悲、善良和爱”,出自方健荣的《武汉,醒过来的春天》;“亲爱的武汉的姐妹兄弟/亲爱的湖北的姐妹兄弟/加油!挺住!/你们的背后/有无数个你我/在为爱守候,为爱前行”,出自丘晓兰的《来自心底的黎明》。与城同悲,与人共情。龙红年的《请给武汉挂一盏灯》、刘汉俊的《致敬武汉人民》、胡世远的《我们轻唤武汉的名字》等诗作,都表达了对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的温暖祝福与同胞之爱。

以诗战“疫”,以爱攻“毒”。无论身在哪里,诗人们都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关怀着抗疫的勇士。“我只想拿起手中之笔/用最朴实的语言文字/用最真挚的诗句/记录下许许多多‘逆行者’/以性命为代价的请战”,出自王晓波的《以诗之名》;“我多么希望那些文字用燃烧的热量/去熨烫那些冰凉的手/去抚慰那些无助的眼神/去驱散那一缕忧伤”,出自龙小龙的《致敬》。诗人的心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并以“身入”“心入”“情入”的姿态投入创作。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检视诗人之德的特殊战场。防控病毒需要隔离,但诗心、诗情不能与时代脱离,审美距离也不应成为诗人置身事外、沉默不言的理由。“在这个需要呐喊的时刻,诗歌不能缺席/必须在场,像勇猛的战士,去挑战死亡的威胁/那些逆行者,以及受难者,不仅需要药物,更需要信心和勇气”,出自田湘的《我不能给诗歌戴上口罩》。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诗歌虽然不能杀死肆虐的病毒,但其中涌动的情感暖流,能够抚慰人心。因为传递关爱,医者增强了救治的信心和战斗力;因为传递关爱,患者增强了康复的信心,以及身体免疫力;因为传递关爱,读者增强了“大我”意识、家国情怀。抗疫诗歌表现了大爱大德,表现了中国人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爱国精神,其时代意义不容忽视。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存正气而崇德,垂诗文以明道。疫情当前,诗歌创作要积极讴歌勇士的逆行,展现民族的坚强,传递人间的温情。与此同时,文艺评论工作者也应该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审视当下的抗疫诗歌,开掘其时代意义,发现其审美价值,导引其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3. 四海共鸣 诗耀星河——记“文明的回响: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开幕式
  4. 吴思敬|《百年新诗学案》总序
  5. 2025年德令哈市第七届海子诗歌季在杭州隆重启幕
  6. 安琪:“海事,不再是一个假设”——读张于荣海洋题材长诗集《与一条船谈论大海》
  7. 徐贞敏|为了所有先我们而来的诗人:《爱丽尔集》译后记
  8. 诗歌“不轻易赞美这世界”,赞美爱、悲悯、勇气与正义
  9. “诗歌点亮白塔”主题诗歌征文活动评选结果公示
  10.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