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 ——纪念诗人杨牧

作者: 2020年03月17日20:35 浏览:217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招魂
——纪念诗人杨牧

灯火阑珊,隔薄薄的纱帘
隔两千公里黯淡夜色
一湾清浅之外,传说
终篇于子夜* 的边缘
南国花季*才刚刚开始
水湄千丝袅袅嫩绿鹅黄
雾霭中泊着依稀当年那只灯船
时光的命题却悍然公布答案
厚重诗册缄口不言
春过秋过多少无眠,这尾声
收束恁地武断

岛上海水正蓝
就响在耳畔,惊涛如雪一声声
拍岸。璀璨那无垠星图
眸子闪烁,莫非
已解读瓶中寓言?
柏克莱喧哗街头
故乡是挥之不去的影子
平平仄仄说着
一首诗的完成
年轮在树的心底漾开,一圈
家园风景依稀,一圈,在诗简
更许多叹息落在凝神的窗前
那葳蕤草木,客中命笔赠诗
记否海岸几叠,云山几重?
三十载北美看惯枫叶又红,倦游来归
岛上旭日铿然作响
一如当初告别时的模样
只是酒侣住杯,诗朋星散
青涩文字与谁重温?
连日昏睡里春天悄悄红了花枝
那打儿论文里太多问题亟待求证*
更莫提,莫提枕上镜中
三千白发尚未命名
市声惊扰了午后,云舟*踏浪
如何竟自顾纵一苇所如不肯回程
侧耳,在泪光深处
尽是历史的追问与垂询
向那帧渐远的背影
而随你怎么质疑,问忧戚的山* 
抑或,指远天参差北斗为凭
连迟钝的百度词条也证实
方向,已经归零 

窗处的夜色连着窗外的夜色
都在一声喟叹中搁浅
总疑瑟瑟院中紫丁香在哭泣
借着清冷月光赋一纸招魂
再风情禁忌,管他是渡非渡
罢了,饭局与讲义,免疫了肺炎*
仍铜壶烹茶,在多风的岛上
一只介壳虫钓悸动的古典 
就这样吧,文学史那一页还未及句点
由他们以什么方式落款
且追瘦瘠的光中兄去听武林别传*
如今鬓边也雪飞,病关节喋喋不休
唯有剔透诗句,纵非翩翩少年
圆过,缺过,亦不问几番阴晴粉墨
此刻,陪我远赴阔别已久的岛屿
静听,那海雨山风的悲吟
在东海岸,在
从未老去的花莲 


3月14日
注释:
*子夜:得知诗人去世消息时,已是午夜时分,后来才知他是13日下午去世的,但想到他有《子午协奏曲》,所以未作修改。 *“花季”是诗人第二本诗集。后方多处借用诗人诗集及散文集的名字,“水之湄”、“灯船”、“介壳虫”等。 *1995年,杨牧结束了30年的海外任教返台,2013年回到出生地花莲,任台湾东华大学荣誉教授。 * 杨牧诗作《云舟》:早年是有预言这样说,透过/孤寒的文本:届时都将在歌声里/被接走,傍晚的天色稳定的气流/微微震动的云舟上一只喜悦的灵魂。 *忧戚的山:杨牧《瓶中稿》中《林冲夜奔》:山是忧戚的的样子。 *散文集《方向归零》(台北:洪范,1991)。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肆虐,故有是语。 *悸动的古典:《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杨牧是位‘无上的美’的服膺者,他的诗耽于‘美’的溢出--古典的惊悸,自然的律动,以及常使我们兴起对古代宁静纯朴生活的眷恋”。 *这里提及的是2017年12月14日去世的余光中先生和2018年10月30日去世的金庸先生,两位先生都是一直以来的偶像,在这里,也是对他们的一次纪念。 *诗人出生于台湾省花莲市。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