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成都广播电视台听堂FM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 “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今天我们一起赏析卡明斯的《春天像一只或许的手》。
爱德华·埃斯特林·卡明斯,美国诗人、画家。卡明斯的诗歌以奇特和怪异著称,他对诗歌创作的格式、发音、拼写和句法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创造了一种全新而又特殊的诗歌表达形式,因此人们对他的作品褒贬不一。他的诗歌最初并没有引起诗界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才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他是继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美国最广为人知的诗人。
● ● ●
✦我们一起来听听卡明斯的诗歌《春天像一只或许的手》,译者是赵毅衡。
春天像一只或许的手
春天像一只或许的手
(小心地来自
乌有) 布置
一面橱窗给人张望(让人们
看着它布置
小心翼翼地
调换位置,这里一件
陌生的那里一件熟悉的)而且
小心地变换每件东西
春天像一只或许的
手在橱窗里
(小心地来来
回回搬动新的
旧的东西,让人们
仔细看着它
移来一个或许的
花的碎片,搬走
一时空气)而且
决不会打破任何东西
春天是卡明斯诗中乐而不疲的题材之一。由于他标新立异,春天在他诗中的意象从不落入旧套,都有新鲜生动的意象。在《春天像一只或许的手》这首诗里,春天被新颖别致地比喻成一只“手”,再联想到这是双使泥土苏醒,万物萌动,创造的、勤劳的、神奇的“手”,它任劳任怨地把世界布置成万花锦簇、光怪陆离的“橱窗”,供人欣赏,而且这双“手”来去无踪。诗歌里“或许”和“手”的搭配更体现了卡明斯善于制造生僻词的技巧。他突破了惯有的修辞手法,奇异的配搭造成“间离”效果,使诗的语言获得丰富的弹性与张力,能引起读者的新奇感,震惊与思考。
时序变更、新陈代谢,春天布置、搬移东西,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行进,“陌生的”、 “熟悉的”默默在改变面貌。这里诗人的描写在以实写虚上产生动效,并加强了诗的戏剧性效果。
整首诗分成两大部分,而尾部都有有意跨行,一句独成一段的强调句式。这是卡明斯特有的常用技巧,他有意地把连贯的句子移入下面一段,造成强烈的“切分效果”增强力度美,这也成了卡明斯诗中强烈性格的基因。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卡明斯的诗歌《春天像一只或许的手》,今天就赏析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主播:涓子,成都广播电视台文学音乐节目资深主播,文学高编,大学客座教授。编播多部广播短剧、文学专题获国家及省市多项大小奖;发表诗文多(首)篇于国内文学刊物;为广播电视台专题及广告短片多件配音,为央视电影频道译制片多部配音。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