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他是楚国贵族。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为左徒。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联齐抗秦。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后自沉汨罗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政治斗争中失利的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沁园春.端午节.怀念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楚辞”创建。
七雄(注1)相倾扎,秦国变法,国力强盛,向外扩展。
夫子忧国,力主法治,改革政治任能贤。
南后派,眉外欲投秦,讥馋屈原。
秦国攻陷楚都,屈子抱负再难实現。
疾笔而奋书,《天问》《九歌》,《九章》《离骚》,发泄忠怨。
五月初五,《怀沙》沉汨(注2)。百姓打捞齐悲怜。
划龙舟,河里扔粽子,纪念屈原。
注释:
(注1):七雄:即战国七雄:秦、楚、韩、魏、赵、齐、燕。(注2):《怀沙》沉汨:屈原在写下最后一篇《怀沙》后,抱石自沉汨罗江。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