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梅寻得的苦闷—读乔吉(双调.水仙子)

作者:曲阿布衣   2019年02月11日 10:02      415    收藏
《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读罢此曲,掩卷思之,你会不禁为它那独特的节奏所吸引。“冬前冬后”“溪北溪南”“树头树底”,在这接二连三、反反复复而又摇摇摆摆的旋律中,首先就会产生一种十分鲜明轻快的动感。踩着这俏皮的小过门儿,诗人登场了。那是早春天气,乍暖还寒,酒后微醺的诗人,飘飘然徜徉在乡间小路上,心情淡泊,信步闲行。逐渐的,诗人加快了脚步,一会溪南一会溪北,似有所感;或往树上或往树下,似有所寻;终于,在孤山之下停了下来。这时,阵阵冷风从山上轻轻而下,夹带着淡淡清香,沁人肺腑。循香而望,梅树一株,突现眼前,诗人的眸子顿时放射出异样的光彩。在一片枯木秃枝中,独有梅树显示出勃勃生机,那怒放的白花,犹如披在树冠上的一层薄纱,素雅清淡;那簇满花朵的树枝,又如伸出的洁白长袖,迎风摇曳。春天的信息,全然是从这里生发出来。诗人兴奋不已,如遇朝思暮想的故人,健步上山,直奔梅花树下,伫立端详,如呆如痴,陶醉在对梅花、对春意的迷恋之中。这样过了不知多少时光,远处隐隐传来凄凉的笛声,才打破了孤山上的寂静,也惊醒了诗人出世般的梦幻,重又归依到现实的氛围中来:夜幕降临,周围的一切——包括梅花在内,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之下,失去了光彩,初萌的生气被逼人的寒气窒息了,美好的事物被无情的黑暗扼杀了。
仔细揣摸这“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的意象,非物,非我,亦物,亦我,物我融汇一起,复臻于化境。而从中我们却分明听到了笔底下诗人的叹息。是呵,春天来了,大地复苏,这在严冬之后本当给人以新的活力,但是诗人反省自己,处境依然萧索,前途依旧渺茫,竟没有一丝希望,即或是刚刚萌生的一丝希望,也被这淡月昏黄的沉沉寒夜又一次地吞噬。这绝非我们读者的主观臆测,肯定是诗人的痛苦的内心独白,不然,他也就不会在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欣喜之后,笔锋一转,反而要哀叹“春断肠”了。
全曲突出在一个“寻”字。梅,是春天的使者,所以寻梅即是寻春。寒冬经久了,亟盼春天的到来,本是人之常情。诗人兴致勃勃地寻,即缘于此。问题在于诗人在准确地捕捉到春天的信息,而且在经历了一番狂喜之后,却又黯然神伤起来。这样就一变寻春而为伤春。一般伤春,多伤在春之归去;而诗人伤春,却伤在春之未来。看那感伤的情思,不绝如缕,与寻梅时的急切,得梅时的喜悦,恰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反映了暂时的喜悦与长久的忧愁的矛盾。希冀摆脱忧愁而去寻春,又由于忧愁的无法摆脱而又伤春起来——而且,因为在寻到春之后更感知忧愁的无法摆脱,所以对春的感伤情绪反倒更加浓重。这种情绪的起伏转化,遂成为透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精致的窗口。
此曲作者乔吉(一名吉甫)是元代后期的著名曲家,除著杂剧十一种(今存三种)外,尤以散曲名世。散曲之作,至今存世二百余篇,数量之丰仅次于同时代的另一散曲名家张可久,故后世亦以张、乔并提,并比之为“唐之李、杜”(明李开先《乔梦符小令·序》)。可是,这样一位多产而优秀的曲家,却生不逢时,落魄一生。钟嗣成《录鬼簿》将他编入“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之列,又记下了他的如下行状:
吉甫字梦符,太原人。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美容仪,能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居杭州太乙宫前。有《题西湖》〔梧叶儿〕百篇,名公为之序;江湖间四十年,欲刊所作,竟无成事者。至正五年(1345)二月,病卒于家。
不难看出,诗人客居异乡,浪迹江湖,过的是穷困潦倒的生活。这方面,在他的散曲创作中也多有反映:“世情别,故交绝,床头金尽谁行借?今日又逢冬至节,酒,何处赊?梅,何处折?”(〔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不过,诗人似乎并不甘心为贫苦所困,他十分达观,这种达观也多半来自他那愤世嫉俗的傲骨。试看他的一首〔正宫·绿幺遍〕《自述》:“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披风抹月四十年。”这就是说,四十年,他都是在这样玩世不恭,傲岸不俗,而又孤芳自赏中度过的。他在另外一首《自述》曲中,竟至这样勾勒着自己的肖像:“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仗撑天。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不应举(的)江湖状元,不思凡(的)风月神仙。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双调·折桂令〕)在另外一首〔双调·殿前欢〕中,他将自己的心迹表述得更为坦荡:“懒神仙,懒窝中打坐几多年。梦魂不到青云殿,酒兴诗颠。轻便如宰相权,冷淡如名贤传,自在如彭泽县。苍天负我,我负苍天!”这种出世脱俗的情态,只能来自那不平社会的压迫。理所当然的是,诗人那敢于“我负苍天”的筋骨,也正是在“苍天负我”、备受摧残的经历中逐渐锤炼出来的。《太和正音谱》评“乔梦符之词,如神鳌鼓浪。若天吴跨神鳌,噀沫于大洋,波涛汹涌,截断众流之势”,语虽朦胧,不易捉摸,但大致是指其出世脱俗,乃至惊世骇俗,是不会错的。
但是,这种风格绝不是梦符散曲的全部。它也还拥有另外的一面,即在“出世”无成、“脱俗”不能的时候,势必会产生无法摆脱、更无法傲然处之的深沉的苦闷,有如〔水仙子〕《寻梅》者。这是受寒风凌逼的春天的苦闷,这是被黑夜吞噬的梅花的苦闷,这是横遭恶势力扼杀的一切富有生机的美好事物的苦闷,当然,也是在那世情浇薄、世道昏暗的压迫下的诗人的苦闷。这种苦闷无所不在,即使在兴冲冲地寻春所引起的喜悦之后,也最终被不由自主的伤春搞得兴致索然了。此曲以欢快的节奏起头,以沉闷的调子结束,先扬之,后抑之,造成情绪的起伏跌宕,巧妙而又深沉地借喻自身的处境。如此傲世之大才,也只能在黑暗中挣扎,向黑暗中走去,直至生命的尽头。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