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2013年国庆节期间,带着不到七岁的儿子参观国家博物馆,热血沸腾,慢慢的耐心给儿子讲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屈辱史,五年多过去了,现仍然历历在目,现在儿子12岁了,让我高兴的是他的“爱国情怀”从那时候就植入了。那时候我还不会写诗,特别是近年陆续从央视看到习总书记发表的“关于历史问题”的若干讲话,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2019年1月9日下午写了这首诗。
走进历史的伤口,
踏入民族蒙黑的一幕,
我义愤填膺,
如鲠在喉,无法声张。
老师,再见!
我无法再安静的成长,
车流滚滚已把我的志向带向远方。
老师,再见!
是你给了我知识,
让我有了神圣的尊严,
如果不是你给我一个灶烧起一把火,
我无法知晓——
“从哪来,到哪去”的历史“镜子”的宽广。
走在每一个展厅鲜活的场景,
聆听今日古今之中国,
激动而悲怆!
亲眼目睹5000年的血雨腥风,
我深深知道“炎黄子孙”的辉煌
也曾参杂着国格、人格屈辱的悲伤。
老师,再见!
我沉重的脚步,
像拖着镣铐的双脚踩踏在敌人的胸膛,
热血沸腾的眼神像利箭射向群狼!
老师,再见!
好男儿要去远方,
我要从巴蜀大地走向群狼曾经入口的地方,
我要拿自制的坚船利炮消灭豺狼邪恶的思想。
老师,再见!
我要提着血淋淋历史的心脏走上讲堂,
让那些失去知觉的人们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踏入民族蒙黑的一幕,
我义愤填膺,
如鲠在喉,无法声张。
老师,再见!
我无法再安静的成长,
车流滚滚已把我的志向带向远方。
老师,再见!
是你给了我知识,
让我有了神圣的尊严,
如果不是你给我一个灶烧起一把火,
我无法知晓——
“从哪来,到哪去”的历史“镜子”的宽广。
走在每一个展厅鲜活的场景,
聆听今日古今之中国,
激动而悲怆!
亲眼目睹5000年的血雨腥风,
我深深知道“炎黄子孙”的辉煌
也曾参杂着国格、人格屈辱的悲伤。
老师,再见!
我沉重的脚步,
像拖着镣铐的双脚踩踏在敌人的胸膛,
热血沸腾的眼神像利箭射向群狼!
老师,再见!
好男儿要去远方,
我要从巴蜀大地走向群狼曾经入口的地方,
我要拿自制的坚船利炮消灭豺狼邪恶的思想。
老师,再见!
我要提着血淋淋历史的心脏走上讲堂,
让那些失去知觉的人们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