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失去的岁月

作者: 2019年01月01日14:00 浏览:28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花甲之年重聚,脑海里一张学生时代的面孔;眼前一张今天略显老太的面孔……感慨万千,作诗
谁没有过丑小鸭式的童年?
谁没有过刻骨铭心的初恋?
谁没有过终生难忘的幸福?
谁没有过开怀的欢颜?

举起的酒杯里
有入学时的回忆;
有成长中的烦恼;
有十八岁的青涩;
有毕业时的笑容;
也有不能诉说的泪水;
更有中年忘我的奋斗!
还有今天步入花甲的惬意。

安康的祝福,
无法让我们返老还童。
岁月的流逝,
如秋日宁静的亮马河水,
在不经意之间,
与我们渐渐远离……

遥想当年,
在那懵懂无知的时候,
哪个女孩没有耍过小小的脾气?
哪个男孩没有爬树打架让父母着过急?
弹球,跳房子就是儿时的游戏。
窝头、白菜、豆腐填满了那没有油腥的胃里。
你看你,
迷迷糊糊就冲进了教室,
抄写生词的时候,
才发现忘带了铅笔橡皮。
邻桌的女同学生气地噘着粉红的小嘴,
挑了一枝秃了头的铅笔,
一点儿也不情愿地扔给了你。
学农劳动时,
清汤寡水的饭菜,
无法支撑发育的身体。
在那连老师都不知所措的时代,
我们还是为期末考试着过急。
在那情感萌芽的年龄,
却嗅不到少男少女爱的信息。
冬天的教室里冷得令人瑟瑟难捱,
夏天的课桌上留下了青春的汗迹。

曾几何时,
造纸厂的烟渣臭气,
三轧钢流出带酸碱的污泥。
察慈胡同的春风中,
飘着从院里探出枝头的枣花香,
西中街小学那饱经风雨的参天大树,
静静地守候在几经战乱的延年寺里。
上关那淡绿色的豆汁,
凝结着老北京的思绪。

你听(侧耳细听)
晨曦中,
那清脆的马鞭声;
傍晚十分,
那冬储大白菜的叫卖声。
在那些消失的胡同的上空,
仿佛还飘荡着母亲呼唤儿女回家吃饭的声音

你看(凝神端详)
上关大车店进进出出的马车夫,
下关小酒馆儿里就着水疙瘩,
抿着小酒的老头儿。
暖阳的冬日,
三角地商场前,
解开油光锃亮的黑棉袄,
捏咬虱子的老汉。
还有马掌铺里小伙记那宽大的围裙。
忘不掉的是:
上学时,
早点铺那扑面而来的炸油饼的香气……

四十多年了,
也许今天的我们会画错往事的坐标,
然而,只要提起东直门外的一街一景,
一草一木,
眼前就会闪现旧时的胶片,
一帧帧的生动清晰。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我们愿意坐在明亮的教室里,
安静地听上几节课。
虽然会忘记刚刚讲过的内容,
但我们眼前会浮现出学生时代的画面。
用略显迟缓的大脑,
把记忆的碎片仔细梳理。

我们曾经信仰过主义,
可我们今天更崇尚幸福!
在那歌唱“爹亲娘亲不如神亲”的年代,
我们还不懂世故。
此时此刻,
我们要感谢父母,
是他们的爱,
把我们带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
是他们在那艰辛的时代,
用微薄的收入,
养育我们成人。
从降生的那一刻,
便奏响了你我人生的序曲。

有道是,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终有一天,
我们同样会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个世界。
尽管肌体会化为灰烟,
可我们圣洁的灵魂 ,
会各自奔向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在一个新的星球中,
披上另一种躯壳,
如凤凰涅盘一般
浴火重生,
传承我们今生今世的情谊!

那么来吧,
让我们以管鲍之情,
把我们今天的重逢,
眼前的喜悦,
杯中的佳酿,
感怀的神情,
用鲜红的热血,
谱写少年之谊,
用记忆的刻刀,
铭刊在心壁。
用我们心灵之手,
竖起永恒的丰碑!

再甘醇的美酒,
也会有喝尽的时候。
再热爱的亲人,
也会有辞别的瞬间。
再欢快的宴席,
也会曲终人散……

笑待耄耋无须杖,
与君纵酒会有时!
注释:
与分开了四十年的中学同窗再聚,感慨万分! 我们这些1973年开始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的进入同一中学,同一教室的人,今天已经开始步入花甲之年了。 学生时代的记忆终生难忘。 马掌铺、污染的工厂、胡同的枣花香……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