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时代和历史之间的诗人陈思同

作者:陈思同   2018年12月17日 12:14      300    收藏

行走于时代和历史之间的诗人
 ——陈思同“大诗歌”解读  

[绿岛] 

                                  

          一、“大诗歌”的历史定位

          诗人陈思同坚定不移地将自己诗歌的审美意愿定位在政治抒情诗的高度,并以“大诗歌”的体式和情怀,站在宏阔的、全新的时代前沿,书写着领袖人物的喜怒哀乐。这种将重大的政治题材生活化、人性化、诗意化、意向化的艺术处理,客观而公正地说,应是从诗人陈思同的笔下肇始的。他开创了“大诗歌”书写新时代的来临,构建了新时期政治抒情诗的新的格局和新的品位以及高度,同时也为诗歌走进领袖人物和政治生活,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通道。
          那么,何为“大诗歌”,我们又如何理解“大诗歌”的基本概念。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对于:大时代、大往事、大历史、大转折、大情怀、大未来的诗性关注与情感表述 (呈现) 。我以为,这种既具时代本质乃至高屋建瓴的抒情视野,又独具诗歌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人文关怀感召力的持续书写,并形成了一种渐已成熟的在新时期政治抒情诗写作的典范。
         在我国诗歌的历史上,政治抒情诗作为一种重大的题材并不少见,历朝历代的诗人门都不乏用诗歌的体裁来抒发自己远大的政治情怀和理想与抱负。建国以来,以贺敬之、郭小川等一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形成了我国政治抒情的滥觞,接下来应是以李瑛、柯岩等一大批诗人为代表的第二代政治抒情诗人,后来的是以诗人峭岩、桂兴华、王怀让、罗高林等形成第三代政治抒情诗人群体。
         实事求是地讲,政治抒情诗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具体时代的局限,总体上带有概念化、模式化和口号化的特点,而从客观上削弱了诗歌文本审美的存在。上世纪下半叶朦胧诗崛起之后,中国诗歌全方位进入大自由、大区域、大流派的写作态势,这期间政治抒情诗从高高的政治神坛走向了广大的民间视野。

          
        二、陈思同“大诗歌”的艺术特质

         陈思同的政治抒情诗暨“大诗歌”态势的写作,开始于21世纪初,作为警察诗人他先后出版同类题材的诗歌作品集四部,多次获得全国诗歌大奖赛大奖,并在《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发表诗歌作品一千余首。

          1、诗歌作品中概念化、程式化、口号化、非诗化因素的剔除,代之以人性化、意向化、亲情化、细腻化表述方式的确立。情感与温度细腻的浸润,生活与生命骨骼的支撑;正义与时代必然的诉求,高蹈情怀与大视野的包容并举;诗歌内在审美与思想高度的近乎完美的融入、契合,无不构成陈思同诗歌独特的表现气质。

          2、诗歌的尊严与时代感召的驱使,让诗人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创作并完成了大量具有正能量、真情感、大胸襟、大艺术含量的诗歌作品。在此,诗人秉持诗歌高尚、圣洁属性的尊严,在不失诗意的前提下去表现、塑造在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栩栩如生的审美主体的确立,以达到诗歌之美的境界。  

          3、诗歌语言的质朴、醇厚,彰显了诗歌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在诗歌众多意向生成之后,情节的设置、情感的布局、形象的跳跃,完全由诗歌的语言来完成。而陈思同的诗歌语言恰恰那种亲和、畅达、深切、自然的那种,正是这种质感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于人物的形象肌理之中,以达到亲和、质朴的巨大的感人魅力。

         4、陈思同的大部分诗歌作品,都是从小处(人性化或生活化)入手,大处着眼,继而达到旨意宏阔、辽远之意境。

           以上几点,业已构成当下诗人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同时也为新时期政治抒情诗的写作方向,开辟了一条重要的具有典型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审美范例。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018-12-11(北京)


          绿岛:著名诗人、评论家,系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华夏新诗研究会会长,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法人、执行会长,《新国风》诗刊副主编,《新诗界》诗刊副主编,《伊甸园》诗刊总编。曾出版诗集、散文集、长诗、诗歌评论集等著作二十余部,其中长诗《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获”首届当代中国长诗大赛”金奖,获“第三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2017年,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百位最具实力诗人”荣誉称号。绿岛主张独立而自由的心灵写作,并认为诗人的全部话语权是作品(诗歌),而非诗歌以外的任何东西。

          陈思同,河南省尉氏县人。1973年生。中共党员。三级警督。政协委员。河大客座教授。开封市公安局文联常务理事、副主任。宣传科长。已创作书籍10多部。曾任《开封日报》、尉氏县纪委特邀记者。在《人民日报》等发稿1000多篇。
          创作时政诗歌·大诗歌《习近平之路》近450首。“大诗歌”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领导、国家信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大诗歌”至少5次在全国诗歌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并2次将一等奖奖金10000元全部捐赠贫困儿童。
          陈思同家乡的村名无梁庙陈被县政府命名为县城的一条路名。
          2018年10月25日到梁家河学习。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4.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7.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诗歌大擂台,公开征集挑战者!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