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远方,就在诗歌中

作者:师榕   2018年07月06日 10:41      353    收藏
访谈|诗人的远方,就在诗歌中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6-04-11

《师榕诗选》 
  师  榕著 
  ISBN  978-7-5490-0452-2
  2013年6月
认识作者
       师榕 本名潘勤,甘肃省华亭县人。1986年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著有诗集《师榕诗选》、《海在山外》等四部。曾获得第四届、第六届中国煤矿文学“乌金奖”,2015年《师榕诗选》获得第五届“甘肃黄河文学奖”优秀奖。现任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平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我在矿山生活了大半辈子/下井,上大学深造/当过工人,也蹲过机关/不幸又遭遇下岗/到头来,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工/我去过南方流浪,去外省打工/再返回到故乡的小城/我去报社当新闻记者/还去过一所中专学校教授语文/如今,为了养家和生计/我重新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杨家沟井”。从这些诗行中,可以看到平凉诗人师榕的履历,雪地上的脚印一般笃定而清晰。
这个春天稍早一些时候,师榕病了一场,作为诗人的师榕于病中在电话里讲,他得了跟诗人梁小斌一样的病。不知道这病是不是与他多年痴心写诗积劳成疾有关,但他说了一个肯定的细节,说自己因为总惦记着写诗,在33岁那年把用来结婚的钱出了诗集,耽搁了终身大事,以致现在52岁的他,儿子才十岁,在上小学。说起这些的时候,师榕语气复杂,愧疚、自怜,还有些许的骄傲。
       师榕还说起自己的诗集,但不是早年用结婚的钱出的那一本,而是另一本,叫《师榕诗选》。这是一本身量很厚实的诗集,16开400多个页码。由表及里依次是:白色冰原和蓝色海水两种意象组合配以请人题写书名的封面、作者简介、作者手迹、与文朋诗友的合影以及题词、两篇序言、主体部分的190首诗歌、两篇跋文、两部分附录,还有后记。这一切表明着,这本诗集著者是多么郑重其事。
      《师榕诗选》是师榕从1983年至2013年期间所创作诗歌精选后的结集,分为八辑,分别是“一场雪,落在杜梨树上”、“雪地里的骑手”、“秋风,掠过枝头”、“雨里,登黄山”、“海边奔跑的人”、“风拂动树叶的声音”、“阿梅在杜梨树下”、“黑暗中的钻杆”。附录部分是文学评论辑,诗人巨细靡遗地收录了关于前三本诗集《今冬无雪》《初恋的冬天》《海在山外》,以及这本诗集的散论或专论,还有自己关于他人的诗评。
       师榕的诗歌导师彭金山认为“应该把师榕归入纯情诗人一类”。的确,充沛真纯的情感是师榕诗歌内在的有效驱动,比如《春天里的最后一首情诗》中这样写道,“爱人,你引领我走进春天的门槛/我热爱缪斯,其次是你/我的爱人”,这种造语的直接和情感的饱满是其优势。另一方面,在激情挟裹之下,他的一些诗歌有时闪现出令人担忧的流畅,表现为技术上留白的不足,举例而言,这留白可能是语词上的虚,节奏上的跳跃。比如《什么能让内心一尘不染》一诗中,“一种炽烈的激情/拷问着我苦难的灵魂”这样的句子固然真挚宏大,但明显带有文艺青年式的腔调,好在,看这首诗末尾标注的创作时间:1999年。那时,师榕在诗歌上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理由犯错。阅读《师榕诗选》中收录的诗歌,可以看到师榕写作中明显的悖论:煤的黑与雪的白,山的促狭与海的广阔,个体的自吟与他者的关怀,年龄上的老练与诗情上的纯真。在每一组矛盾体中,前者无疑是师榕本体性的此岸,后者则是前者的投射,近似一种因于幻想的幻象。就年龄而言,师榕的诗歌创作,还处于黄金期,我们实在难以定论他的船应该留在此岸还是泅向彼岸。一切值得期待,就像诗人在煤矿期待白雪那样,读者应该抱以雪白的期待。而这本诗集,不应该过早地呈现出总结性的况味。
       前不久,许巍的一首新歌再次刷新了生活和远方的紧张关系。歌词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诗人师榕也说:海在山外。作为在矿区长大的孩子,向往大海天经地义;作为诗人,或许都不用借船出海,远方就在诗歌中,在诗歌的字里行间。

愿成为一个“仰望天空”与“扎根大地”的诗人

《兰州晨报》:《师榕诗选》收入了你1983年至2013年的诗歌作品,30年间,你的诗学观念产生了怎样的更新?
师榕:从1979年上高中开始业余写作算起,我在陇东写诗已有37个春秋了。1983年我在庆阳师专中文系进修学习,给我教写作课的彭金山老师是我诗歌道路上的引路人,对我学诗帮助很大。还有当时《飞天》杂志的诗歌编辑张书绅和何来老师,我参加了该刊的刊授学习,他们热心地指导我写诗,从前辈诗人身上,我学到了作诗和做人的根本道理。1990年代出版的两部诗集基本上属于青春期写作,2000年以后出版的《海在山外》和《师榕诗选》则是中年写作状态的产物。
       年轻时为了看海,响应心灵的呼唤,我自费去了青岛、杭州、宁波、广州、上海、大连。大海,是奔流不息的河流的归宿。大海,同样是我诗歌的归宿,这就是我的海洋情结。我以为,西部现代诗不应逃避对海洋文化的敏感和觉醒,它更应审视西部人的“现代意识”。我的诗歌追求开放、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的审美观照,这也是我把第三部具有艺术命题意义的诗集冠名为《海在山外》的因缘。2013年,我的带有总结性意义的《师榕诗选》出版了。这使刚刚进入知天命之年的我,总算对自己和关注我的朋友们有了一个交代。从选择爱上文学的那天开始,我就是一贯固执地坚持诗歌的审美和语言的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诗学经验引领下,我抱诚守真,一路前行。
《兰州晨报》:序言中提到你诗歌写作的“内化”特征,但在诗集中又呈现了许多外向的现实关怀的诗作。你如何理解和把握二者的结合?
师榕:我确实是一个不断构筑自我心灵史倾向的书写者。但我本身在社会底层活着,这些年来我经历过下岗,也有过去南方打工的生活,不管日子多么艰苦,处境多么艰难,我始终选择与诗相伴,一贯坚持诗人必须真诚、正直、坦率、勇敢、纯粹地书写现实,诗人应该直接与现实进行对话,呈现诗歌文本批判性和审美感的结合。
《兰州晨报》:还发现,收录到这本诗集的诗歌,几乎每一首里都有“我”——当然这也是许多诗人的习惯。你如何看待诗歌中“我”的存在?它仅仅是一种表达的惯性,或者进入诗歌状态的一种姿势、切入视角?还是有一些其它的艺术需要?
师榕:诗歌写作中少不了诗人的自我情感关照,因为诗歌首先表达的是作为生命主体的诗人的情思和独特生命体验。“我”的存在,它仅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也确实是我进入诗歌写作状态的一种姿态。我想起哲学家蒂利希的一句话,他说:“艺术所要呈现的是‘无论如何与我相关’的事物,诗歌也如是。”这其实表明了诗人对自我及外部世界的一种语言上的承担。
《兰州晨报》:有诗评家指出,你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者”。在此方面,这些年你做了哪些努力?
师榕:诗人姚学礼与庄伟杰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有关我的诗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问题。姚学礼提到:“师榕依托传统走向了现代,蓝色文化成了他的最后归宿。他申言要将大海搬回故乡,这意味着他将西部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合。”庄伟杰也说:“师榕诗歌最为动人和可贵的亮点,在于他能超越词语,直抵生命的感动,捕获到时间与生命进程中的活性因子,发出自己深情的心声。从这个意义上说,师榕诗歌是属于现代的而非后现代的,同时也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者,更是西部诗群中有着自己独特审美理想和追求的实力派诗人。”
从我开始学诗,我一直不忘汲取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我偏爱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诗歌。当然,外国诗歌也是经常阅读的,我又喜欢波德莱尔、弗罗斯特、罗伯特·勃莱、默温、叶芝、切·米沃什、辛波丝卡、特朗斯特罗默、索德格朗等诗人的作品。
《兰州晨报》:可以看出,你的诗歌一贯保持着充沛的生命激情,在不利的一方面,它会不会影响到你的表达节奏?以至有些诗歌写得很“满”。你是否认同?你如何把控这种激情?
师榕:我早年的诗歌由于过于注重结构的完整,确实存在你所言写的“满”的弊端。我很认同你的这个观点。有人说我是一个激情型诗人,但激情也有衰减的时候。中年以后,理性思维的积淀开始发力,思想的力量会使诗歌变得更加深沉和耐人寻味。在表达节奏上,今后还要更加注重诗的跳跃感,让诗歌再灵动自由一些。我愿成为一个“仰望天空”与“扎根大地”的诗人,朴素地活着,并且写作,从中获得快乐,足矣!

                                   (本文选自《兰州晨报》2016年4月9日“文化”版   作者:兰州晨报记者张海龙)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现场图速递|带你直击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拉诗人的动人瞬间
  4.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5.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6.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7.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8.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9.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10.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