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爱妻明子的七律第331首·七夕之日恨贤妻
文/九文-2017-8-28-12:00作于南京马群
风雨萧萧荡涤尘,难邀七夕共良辰。
妻栖陋室遮清户,影隐蓬茅拒故人。
日落黄昏留燕子,谁吹褐笛遣芳春?
飞花潭水浮残韵,不及汪伦李白醇。
注释:
醇:
酒的浓浓香味。在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汪伦与李白送别之前,两个人在桃花潭饮酒送别的深深情感味道就像美酒一样浓烈!二指我和爱妻之间的情感。但把今日的不是往日的我和爱妻之间的情感同古人比较就不及其味浓烈了。
说明:
我的结句:
飞花潭水浮残韵,不及汪伦李白醇:
出自典故李白的诗句: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我在我的作品中借用了李白与汪伦叙酒叙诗之深深情感的意境来比较今日我与爱妻明子(昔日朝夕相处,感情深厚·····)的感情,实在是无法比较而痛心!这也是我内心的伤感离愁!也表达了我对爱妻情感的惋惜和不满之情。真是一言难尽·····
文/九文-2017-8-28-12:00作于南京马群
风雨萧萧荡涤尘,难邀七夕共良辰。
妻栖陋室遮清户,影隐蓬茅拒故人。
日落黄昏留燕子,谁吹褐笛遣芳春?
飞花潭水浮残韵,不及汪伦李白醇。
注释:
醇:
酒的浓浓香味。在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汪伦与李白送别之前,两个人在桃花潭饮酒送别的深深情感味道就像美酒一样浓烈!二指我和爱妻之间的情感。但把今日的不是往日的我和爱妻之间的情感同古人比较就不及其味浓烈了。
说明:
我的结句:
飞花潭水浮残韵,不及汪伦李白醇:
出自典故李白的诗句: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我在我的作品中借用了李白与汪伦叙酒叙诗之深深情感的意境来比较今日我与爱妻明子(昔日朝夕相处,感情深厚·····)的感情,实在是无法比较而痛心!这也是我内心的伤感离愁!也表达了我对爱妻情感的惋惜和不满之情。真是一言难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