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推车,雁行于口外
方言弥漫,生计惟艰
雁北土径,祖先的步履无痕
大槐树枝繁叶茂,儿女在高原上谋生
寻得可盛满饭碗的食
有一眼泉,便有一间泥坯屋落荒而生
在太阳的出没间找隙传宗接代
要问乡关的故事
让草木娓娓道来
从根开始
★
道光年间,晋北天镇县平远堡
一个姓梁的年轻人出口外谋生
来到一个叫二道河的地方
听人说佑安寺庙地可租种
便租了庙地,春种冬归
几年后,姓梁的与当地人熟悉
又包了庙里的修缮
带着家乡的画匠和泥水匠干活
光绪年间,朝廷放垦
山西人出口外不再雁行
梁家人举家迁出口外
在佑安寺前定居
除继续给佑安寺修缮庙宇
还开了客店与缸房
并不再租种庙地
买下庙地七十余亩
光绪末年,俄国学者游历蒙古
途经此处,在其《蒙古游记》中
不具名提到巧尔基庙附近有三家客店
其中一家即为梁家店
梁姓人从此正式在此开花展叶
立村“梁家村”
梁家村村主名为梁四清
其兄曾任抗日同盟军师长
其五弟与十四苏木章盖合伙开商号“雨亭全”
后因其五弟病亡,商号遭财东算计
梁家股份变异、卖地还债
梁四清被押解归化坐监
后得亲戚相帮,攀上国民政府高官为远亲
得以脱困回乡
梁四清有六子
六儿子参加了解放军老三团
在阳高战役中牺牲
大儿子名为梁佐
人称大先生
在佑安寺做管帐先生
并参与测绘修建了当地一条大渠
其学问在当地有口皆碑
大先生不善世侩
不知经营生活
到土改时,做成分为“上中农”
梁佐与二弟梁佑共生九男二女
梁家村后又吸纳逃荒口外的张、李等姓
本世纪初,佑安寺重建
梁家村要被莫名搬迁
梁家后人情何以堪?
2017、5、30
注:佑安寺在今内蒙古兴和县团结乡十四苏木。旧曾为清代蒙古正黄旗旗庙,文革时遭毁,现正重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