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行吟》
秋 白
(一)
车行在库木塔格,大漠黄沙,茫茫无际。深秋的新疆鄯善,寂静辽阔,不断涌进眼帘的沙尔湖大戈壁,不断变幻图景的瀚海高天,带来强烈的穿越感觉。?滴滴滴?手机提示声音响起,是好友国华的微信。
?今夜的月亮好圆好亮,可惜你不能与我同赏,井下虽没有十五的月亮,但你在开采亿万个太阳,你就是我心中的太阳,比天上的月亮更美更亮。今夜的月亮也许好圆好亮,可惜我不能与你同赏,天上的月亮虽然明亮,哪有善良的心灵透亮,你就是我心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美更亮。?好温暖的文字,好熟悉的语境。国华在微信中注释:这首《中秋月》是1983年中秋写给妻子的一首习作,表达了煤矿工人朴实的情怀,现翻出来与亲们分享。
时光流转,倒回在30年前。彼时,我刚满19岁,在东江边上,茂岭山下的宝源煤矿?开采光明?。国华是矿宣传科的新闻干事,大家公认的笔杆子,也是我们一班?文学青 易国华作品集《与时光对坐》序
年?的?头?。《中秋月》在当时的《资兴矿工报》刊登后,反响热烈。不多久就在矿区广为流传,很多?小兄弟?还能随口朗诵。
一股热流突地从心底升腾,车窗外罗布泊吹来的凛冽寒风似乎也有了温度。在沙漠公路行驶的颠簸中我用颤抖的手给国华回信:三十多年前读过,今天读来依然打动。是的,恍若隔世,那种纯粹!我现在新疆,回味更觉悠长。 岁月无痕,却在勾起记忆的一瞬间汹涌奔来。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尤其是朦胧诗的异军突起,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尽管生活在贫瘠的矿山,但我们对?文学梦?的?激情燃烧?近乎狂热。每天在繁重的矿井劳动后,一群?热血青年?聚在一起读书写诗谈文学,青葱岁月中,不知天高地厚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国华长我8岁,在来矿山之前还担任过民办教师,发表过一些文学作品,明显的比我们沉稳持重。加上他文质彬彬的清秀,温文尔雅的性格,丰富的阅历和知识,每次聚会他都是颇具气场的?带头大哥?,宣传科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成了我们几乎每天必到的?会所?。他那样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的习作谈意见,做修改,那样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地为我们讲故事,说感慨。虽然我们乡音各异,对文字的感受也各不相同,理解和表达的水平更参差不齐,但国华兄长式的包容和师长般的宽厚,以及他招牌式的微笑是
我们那帮人多年后的共同回忆。
我的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是国华数次润色后发表的,无法想象一个当年不满20岁的年轻人在书写了无数?废纸?后成功见报后的喜悦与激动,这也为我后来坚持30多年一直到今天还在以码字为业,与文字纠缠,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不久,我也调入矿宣传科,与国华成了办公桌对坐的同事。工作中朝夕相处,穷困时相濡以沫,加班到通宵达旦,畅谈至东方既白,痛饮到酩酊大醉,落寞时相互抚慰,成功后开怀大笑。尤是琴台邮诗唱和,匡庐飞羽传书,彭城尺素寄语,那段岁月那段情,国华以良师益友的醇厚,对我的人生成长和文学创作,做了最初的酿造。
30多年来,国华转换了多个岗位,担任过多个单位的党政领导,但他初衷不移,手中的笔始终在努力创作。公务再忙,诗心独守。红尘万丈,静处一隅。深沉的外表下是胸中丘壑,心底波澜。30年来,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执着地唱着如歌的行板,与诗歌,与文学,与当年的梦想,相向而行,不离不弃。当厚厚的《与时光对坐》书稿摆在我面前时,我诚惶诚恐翻开的是光阴的刀雕斧凿,是岁月的金钩铁划,是国华一路走来的人生印迹,也是与他同时代的一代人的心路历程。30年,国华收获了沉甸甸的生活馈赠,也记取了他对时光无算的汗水付出和时光对他的慷慨回报。正如他的夫子自况:人间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是时光吟唱的凄美之
歌,如果你将时光冷漠,你的梦想就会化作泡沫,如果你把时光蹉跎,你的心灵就会变成沙漠,如果你与时光对坐,你的世界就会孤独寂寞,如果你与时光默契合作,你的生命就会绽放花朵,如果你与时光牵手相约,你的人生就会一路欢歌。
(二)
?心底始终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而不是荒凉的沙漠。我时刻悉心地珍爱着那封存于心的绵绵亲情、深深友情、悠悠乡愁、匆匆过往。?《与时光对坐》里,国华把作品分为?诗垄新行?,?古韵新声?,?杨柳新枝?,?岭南新语?,四个章节,集中了他在新诗、旧体诗、歌词、散文等领域创作的成果。
国华诗文最大的特点是?情?,这是贯穿全集的主线。血浓于水,情动于中,满纸都是?浓得化不开?深情。清代诗人袁枚说?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袁枚主张作诗要本乎自己的真性情,抒发真实情感。创作时要独出新意,作品既要新鲜,同时又要自然有趣,确实这是写诗的要义。?随园弟子半天下,好诗不过写性情。?国华深谙其道,深得其旨。
?我格外思念我的父亲,看到那巍巍的青山,就想起父亲那厚实的背影,那脊背曾承载着多少人生的艰辛,看到那浩
秋 白
(一)
车行在库木塔格,大漠黄沙,茫茫无际。深秋的新疆鄯善,寂静辽阔,不断涌进眼帘的沙尔湖大戈壁,不断变幻图景的瀚海高天,带来强烈的穿越感觉。?滴滴滴?手机提示声音响起,是好友国华的微信。
?今夜的月亮好圆好亮,可惜你不能与我同赏,井下虽没有十五的月亮,但你在开采亿万个太阳,你就是我心中的太阳,比天上的月亮更美更亮。今夜的月亮也许好圆好亮,可惜我不能与你同赏,天上的月亮虽然明亮,哪有善良的心灵透亮,你就是我心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美更亮。?好温暖的文字,好熟悉的语境。国华在微信中注释:这首《中秋月》是1983年中秋写给妻子的一首习作,表达了煤矿工人朴实的情怀,现翻出来与亲们分享。
时光流转,倒回在30年前。彼时,我刚满19岁,在东江边上,茂岭山下的宝源煤矿?开采光明?。国华是矿宣传科的新闻干事,大家公认的笔杆子,也是我们一班?文学青 易国华作品集《与时光对坐》序
年?的?头?。《中秋月》在当时的《资兴矿工报》刊登后,反响热烈。不多久就在矿区广为流传,很多?小兄弟?还能随口朗诵。
一股热流突地从心底升腾,车窗外罗布泊吹来的凛冽寒风似乎也有了温度。在沙漠公路行驶的颠簸中我用颤抖的手给国华回信:三十多年前读过,今天读来依然打动。是的,恍若隔世,那种纯粹!我现在新疆,回味更觉悠长。 岁月无痕,却在勾起记忆的一瞬间汹涌奔来。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尤其是朦胧诗的异军突起,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尽管生活在贫瘠的矿山,但我们对?文学梦?的?激情燃烧?近乎狂热。每天在繁重的矿井劳动后,一群?热血青年?聚在一起读书写诗谈文学,青葱岁月中,不知天高地厚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国华长我8岁,在来矿山之前还担任过民办教师,发表过一些文学作品,明显的比我们沉稳持重。加上他文质彬彬的清秀,温文尔雅的性格,丰富的阅历和知识,每次聚会他都是颇具气场的?带头大哥?,宣传科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成了我们几乎每天必到的?会所?。他那样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的习作谈意见,做修改,那样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地为我们讲故事,说感慨。虽然我们乡音各异,对文字的感受也各不相同,理解和表达的水平更参差不齐,但国华兄长式的包容和师长般的宽厚,以及他招牌式的微笑是
我们那帮人多年后的共同回忆。
我的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是国华数次润色后发表的,无法想象一个当年不满20岁的年轻人在书写了无数?废纸?后成功见报后的喜悦与激动,这也为我后来坚持30多年一直到今天还在以码字为业,与文字纠缠,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不久,我也调入矿宣传科,与国华成了办公桌对坐的同事。工作中朝夕相处,穷困时相濡以沫,加班到通宵达旦,畅谈至东方既白,痛饮到酩酊大醉,落寞时相互抚慰,成功后开怀大笑。尤是琴台邮诗唱和,匡庐飞羽传书,彭城尺素寄语,那段岁月那段情,国华以良师益友的醇厚,对我的人生成长和文学创作,做了最初的酿造。
30多年来,国华转换了多个岗位,担任过多个单位的党政领导,但他初衷不移,手中的笔始终在努力创作。公务再忙,诗心独守。红尘万丈,静处一隅。深沉的外表下是胸中丘壑,心底波澜。30年来,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执着地唱着如歌的行板,与诗歌,与文学,与当年的梦想,相向而行,不离不弃。当厚厚的《与时光对坐》书稿摆在我面前时,我诚惶诚恐翻开的是光阴的刀雕斧凿,是岁月的金钩铁划,是国华一路走来的人生印迹,也是与他同时代的一代人的心路历程。30年,国华收获了沉甸甸的生活馈赠,也记取了他对时光无算的汗水付出和时光对他的慷慨回报。正如他的夫子自况:人间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是时光吟唱的凄美之
歌,如果你将时光冷漠,你的梦想就会化作泡沫,如果你把时光蹉跎,你的心灵就会变成沙漠,如果你与时光对坐,你的世界就会孤独寂寞,如果你与时光默契合作,你的生命就会绽放花朵,如果你与时光牵手相约,你的人生就会一路欢歌。
(二)
?心底始终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而不是荒凉的沙漠。我时刻悉心地珍爱着那封存于心的绵绵亲情、深深友情、悠悠乡愁、匆匆过往。?《与时光对坐》里,国华把作品分为?诗垄新行?,?古韵新声?,?杨柳新枝?,?岭南新语?,四个章节,集中了他在新诗、旧体诗、歌词、散文等领域创作的成果。
国华诗文最大的特点是?情?,这是贯穿全集的主线。血浓于水,情动于中,满纸都是?浓得化不开?深情。清代诗人袁枚说?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袁枚主张作诗要本乎自己的真性情,抒发真实情感。创作时要独出新意,作品既要新鲜,同时又要自然有趣,确实这是写诗的要义。?随园弟子半天下,好诗不过写性情。?国华深谙其道,深得其旨。
?我格外思念我的父亲,看到那巍巍的青山,就想起父亲那厚实的背影,那脊背曾承载着多少人生的艰辛,看到那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