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作者:曾索狄   2017年02月07日 08:42  新闻晨报    1141    收藏

原标题:

晨报专访《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走到第二季的《中国诗词大会》开播恰逢春节期间,引发了众多观众的追捧。前日,该节目点评嘉宾之一蒙曼在接受晨报电话专访时,特别强调节目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这就好像种子本来存在,只要一滴水、一缕风,它就能发芽”。

  何为诗心?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心里的
  晨报:这是您第二次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感觉有什么变化?
  蒙曼:一是覆盖面更广了,从参赛选手就能看出来,有小朋友,有少数民族,各行各业都有;二是赛制更公平了,今年轮流打擂的赛制,几轮下来,运气成分不断减少,实力的成分一直增加。最后就是今年的诗词的涵盖面更广,去年只是唐诗宋词,今年则是展现了中国诗歌文化的长河,从《诗经》到现在最美的东西,都试图呈现出来。
  晨报:嘉宾要准备的就更多了吧?
  蒙曼:是,面广了,咱们也要跟上,我很喜欢这样的状态。唐诗、宋词虽然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史上的两座巅峰,但必须要考虑诗歌的历史流动性,中国人不是到唐朝才有诗意,也不是到宋朝才有了词的审美,而是从《诗经》开始到当代中国,形成了中国人特定的审美方式,中国人表达美、品味美的方式都在这里。
  晨报:今年很多选手一登台就疯狂吸粉,包括上一季的陈更、上海的中学生武亦姝等等,会不会出现只重视背诵诗词的数量、忽略理解的情况?
  蒙曼:不可能,《唐诗三百首》的原序里就有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为你在吟诵过程中,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心里去的。比如说上海的武亦姝,她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她身上的大勇若怯,就是诗心。我觉得诗意都在她心中。过去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么回事。你说她对诗理解多少?不需要考她一个字怎么念,一个词怎么解释,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
  为何读诗?我们现代人比古人更需要诗歌
  晨报:《中国诗词大会》 大受好评,感觉对古典诗词的审美又回来了。
  蒙曼:其实古典诗歌可以和现代生活密不可分。现在人下班了,经常觉得无聊,打游戏或上网买买买。但这些真的那么让你愉快吗?仔细想想,古人与自然、与友人那种相亲相交的能力和习惯,反而特别值得今天的人羡慕。
  李白说“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没事干,我们就喝酒吧,不用多么精致的酒菜,就对着山花足矣,彼此没有心机也不用互相索求,就一杯一杯地喝,你醉了你就走了,明天还想喝,你再带着琴来。这种自在的、放松的真情其实是现代人最欠缺的。所以我觉得现代人可能比古代人更需要诗——古人生活中看到的都是诗,桃红柳绿,而我们看出来满眼雾霾。这时候你心里要是没有诗,你会感觉暗淡,所以诗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起很多作用。
  晨报:但是,我们往往觉得现代人对诗词似乎热情有限。
  蒙曼:还真不一定。有一年有家媒体上有个“我有一壶酒”的接龙活动,后来很多人去接那句诗,这说明中国人是有诗心的,它没有断,一直有萌芽在心里,一直有细胞存在,只是需要有外界力量来激活。这就好像种子本来存在,只要一滴水、一缕风,它就能发芽。
  晨报:您怎么理解这种诗心?
  蒙曼:诗心就是你看到美的时候,能够被触动。一个人只要对美有感受,有赞赏的冲动,不管以什么语言表达出来,都是美好的。我觉得现代人不要被功名利禄锁住,除了工作薪水等等,还要能看到一些别的什么的,能欣赏它,这就算是诗心了。
  如何读诗?贴合心境,怡然自得的状态最好
  晨报:单纯从这几年的文化节目来看,我们会发现,爱汉字会诗词的大都是学生,是不是在真正推动诗词普及方面,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蒙曼:所以我说不要太功利,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功利的。为什么得奖的永远是学生?学生是职业学习者,为学而生,学生最擅长考试,考试和比赛是一样的。但你看,节目中也有石家庄七十多岁的老先生,他的职业是修自行车,写诗看诗是他的爱好。他或许不能跟学生们比较,但诗歌在他那儿就断了血脉吗?不见得。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当然学生能打擂特别好,学生就是未来和希望,他们会长大,过几年会成为社会中坚,也会为人父母,那时候他们对诗的灵敏和喜爱,都会传达给其他人。
  晨报:对于喜爱诗词的观众来说,您会建议他们如何入手?
  蒙曼:鼓励大家读诗,就是要回到《诗经》和《唐诗三百首》。买《唐诗三百首》 可能是最正确的,《诗经》因为年代久远,还有诘屈聱牙之处。具体方法还是回到熟读。五言古诗看不懂,你可以从五言绝句开始;七律不行;你为什么不从七绝开始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定是可以理解的。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你贴合自己的心境看,不要说看诗是为了背,而是你要体会,怡然自得的状态最好。最怕的是“一日曝,十日寒”。很多人看诗,不是诗心而是功利的,你把“为了”的想法去掉就好,而是觉得美而读,体悟真善美,了解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喜欢了慢慢就有积累。我觉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部诗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我们说,李白、杜甫、白居易喝酒是一回事吗?李白为什么能“会须一饮三百杯”,因为他生在豪情万丈的时代,他眼里没有走不平的路,没有办不成的事;而杜甫为什么就愁饮?“酒债寻常行处有”,他的时代已经是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社会有各种隐忧,他对社会有很多不满;而到白居易,已经是中唐了,大家各过各的小日子,很闲适,所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为什么曹操能写出英雄诗,辛弃疾能写出战士诗,柳永则是落魄文人诗,这都是和他们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诗和史也是这样一直联系在一起。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