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2011年秋,以珠江的秋色、秋景、秋情为主题,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创作了八首诗,经多次修剪,裒集成列,归总为“秋兴八赋”,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秋 歌
东流逝水袅云西,世事喧阗笑顿迟。
宁为灯蛾明处死,不学巴狗傍人低。
长天漫漫无穷路,大道茫茫有绿枝。
再到沧江擒巨鳄,悲歌可作壮行诗。
注解:
1、顿迟:困顿迟缓。
2、灯蛾明处死:明·高岱《灯蛾》:“宁投明处死,不向暗中生。”
3、傍人低:明·储巏《屡卜居未遂》:“傍人门户终低首。”
秋 叹
两岸霓光缀夜空,秋江曜彩染成虹。
心随潋滟同增减,酒伴豪情共富穷。
画饼功名人已老,白云莼浦意尤浓。
尘埃野马徒劳眼,月影山河在梦中。
注解:
1、画饼功名:指功名利禄像画中的饼一样,中看不中用。《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2、白云莼浦:指思亲念归之情。白云,《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莼浦,喻故乡。《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3、尘埃野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有如春天生机勃发的万物。《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月影山河:《淮南子》:“月中有物者,山河影也。”何薳《春渚纪闻》:“王荆公言月中仿佛有物,乃山河影也。”
秋 兴
雾锁羊城景色宜,高楼错落影迷离。
云山望断烟波尽,珠水苍茫暮霭低。
雁至方知时序换,人穷始味故交稀。
弥天四海游方外,我未息肩尚负羁。
注解:
1、云山:广州白云山。
2、珠水:珠江。
3、弥天四海:东晋名士习凿齿与名僧释道安初见,自称“四海习凿齿”,道安对以“弥天释道安”。见南朝·梁·代慧皎《高僧传·道安传》。
4、息肩:放下身上的担子。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叟》:“至老未息肩,至今无病骨。”
5、负羁:追随众人一起劳碌。
秋 望
明空似洗契沧江,杳渺白云在陆阳。
孤雁一声惊岁晚,珠江万里叹秋凉。
西飙败木添凋色,北岸汀菊为谁黄?
癯弱椿庭疾榻卧,酸风入眼泪千行。
注解:
1、陆阳:大陆的最南端,即广东省徐闻县。山南和水北为阳。
2、西飙:秋风。
3、汀菊为谁黄:指心情郁闷,无心赏菊。唐·朱庆馀《旅中过重阳》:“故乡篱边菊,今日为谁黄?”
4、椿庭:父亲的代称。写此诗时父亲卧病在床。
秋 怀
淡雾垂帘镇海楼,秋霜粒雨琵琶洲。
铺霞寂水轻轻黯,镀彩孤云缓缓幽。
日迫崦嵫浮暮霭,年将半百壮风流。
常因性癖难炎世,岂悦他人皮骨瘳?
注解:
1、镇海楼:座落于广州市越秀山的至高处,楼高五层,广州人称为“五层楼”。
2、琵琶洲:位于广州琶洲大桥南。
3、崦嵫:崦嵫山在甘肃省境内,传说是太阳落山的地方。
4、性癖:指人固有的对事物的偏好。
5、皮骨瘳:指自己的身心受到损害。瘳,读抽音,损害。
秋 感
一玦明月嵌秋空,偶有光云碍目瞳。
落木萧骚人已悒,阑风飒爽意犹雄。
江南岭北蜉蝣客,海角天涯断雁踪。
四面石林妨视野,抬头仰望叹苍穹。
注解:
1、玦:读决音,有缺口的玉器。这里指半圆形的月亮。
2、萧骚:落叶的声音。
3、悒:忧愁。
4、阑风:夜风。
5、蜉蝣:一种小昆虫,朝生暮死。比喻人生短暂。
6、石林:形容高楼林立且密集。
秋 月
清空雨霁啼鹁鸪,淡翳偷光洒漉除。
沆瀣洇衣披月影,轻飔弄袂上云衢。
沧波荡漾漂银色,碧落支离洗玉壶。
雪兔终归霓火僭,无常否泰总阙如。
注解:
1、鹁鸪:鸟名,黑褐色的羽毛,天要下雨或刚晴时,常于树上咕咕叫。有的地方称水鹁鸽。
2、淡翳:指云雾。
3、除:台阶。
4、沆瀣:夜间的水气。
5、洇:液体渗入或渗出。
6、轻飔弄袂:宋·张先《倾怀·碧澜堂席上有感》:“草色栖萤,霜华清暑,轻飔弄袂,澄澜拍岸。”
7、云衢:云中的道路。宋·惠洪《中秋对月》:“玉轮同看上云衢”。
8、碧落:景物在水中的映像。
9、阙如:残缺,这里指缺憾。
秋 语
天昏雨濑沙河涌,火树斑驳汽物隆。
举箸倾杯脊令影,谈新话旧鲤鱼风。
席间叹发因灯白,笑里讥颜借酒红。
岁月如流难再返,情怀俯仰若飞鸿。
注解:
1、题记:2011年10月14日与小学同学陈耀在珠江与沙河涌交汇处饮酒,有感而发。
2、汽物:指汽车。
3、脊令:也称鹡鸰,生活在水边的一种鸟,常常成群结队在一起。喻为同甘共苦的兄弟。《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3、鲤鱼风:指九月风或秋风。唐·李贺《江楼曲》:“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4、俯仰:一起一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