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风里终于有了不一样的甜香。不是淮河汛期时裹挟的泥腥,也不是煤城深处隐约的炭火气,是丹桂花苞憋了一整个夏天,终于在凉意漫上枝头时,把甜香揉进了淮南的晨雾里。
这香,飘在八公山的石阶上。晨练的老人提着鸟笼走过,笼里的画眉也沾了三分甜,鸣声脆得像刚剥壳的糖炒栗子。山脚下的豆腐坊冒着热气,磨浆的石磨转了千年,把桂香也磨进了乳白的豆浆里,舀一勺,是淮南人最熨帖的晨光。
这香,漫过淮河的堤岸。驳船拖着长鸣缓缓驶过,甲板上的船工仰头接住一片飘落的桂花瓣,随手夹进翻旧的日历里——那一页,或许记着归期。河边的芦苇荡泛着浅黄,桂香混着水汽飘过来,给每一根苇穗都镀上了温柔的糖霜。
公安小区巷口对面的牛肉汤摊子早早就支棱起来。粗瓷大碗排在案头,牛油在滚汤里化开,浮起一层金黄的油花,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荆芥和一勺红亮的辣油,热气裹着肉香腾起,恰好与头顶飘落的桂香撞个满怀。蹲在小马扎上的食客吸溜着粉丝,额头沁出细汗,桂花瓣偶尔落在汤碗边缘,甜香混着热辣,是淮南秋日最鲜活的滋味。
街口老槐树旁的糖炒栗子摊也跟着热闹,铁皮锅里的栗子滚得沙沙响,和着桂香飘得很远,勾着放学的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不肯走。谁家的窗台摆着刚摘的桂花枝,风一吹,花瓣落在晾着的蓝布衫上,像是给日子绣了朵不褪色的花。
这是淮南的金秋,是丹桂花把甜香撒进淮河浪里,撒进八公山的褶皱里,撒进牛肉汤的热辣与寻常人家的烟火里的季节。风过处,每一缕香都在说:秋来了,日子,也该像这桂花与汤味交织的清晨一样,慢慢甜透、暖透了。
丹桂飘香的季节,淮南——我来了!
2025/9/16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