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簌,江西崇仁人,中国作协会员。有组诗见《人民文学》《诗刊》等期刊,入选多个年度选本。获第八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18届华文青年诗人奖、2020江西年度诗人奖、第四届江西谷雨文学奖诗歌等。著有诗集《攀爬的光》《在我的故乡酩酊大醉》。
白马与梯田
梯田蜿蜒,带着游龙失控的意识
清亮的灌水田在雾霭中飘摇
田埂窄长,长满茸毛般碧色深草
梯田迂回折叠的怀抱里
望天丘接近于一个圣洁的灵魂道场
雨声喧嚷,我们频频回首在雨中
等待着什么。有什么正缓慢地击穿——
碎裂,滚动,弥散,直至界限消失
内心潮润,甘愿折断一对湿重的翅膀
深陷天边那片铅灰色积雨云
我止语。屏息。拒绝打破山谷的宁静
在一场白色雨雾的对视中
一匹白马静立危崖,突然调转头
它眼里的清澈与空无,正是我们
丢失已久,并要寻找的自己
桐花为信
桐花如成群的野鸽子
把翅膀,晾在五月黛绿的树梢
素白,浩荡,席卷高速公路
两旁的山谷。那使人忧伤的素白——
孤独华美如你,闪电的秘密
投河的白云,奔波的逆流而上的香丘
草木气息混合新鲜的桐花香气
搭成梯子。攀缘至一座圆形废墟
我用汹涌的热泪,饲养着一个梦
我的梦正梦着另一个梦*:
漫野桐花开,沸腾与尖叫
一只玄鸟吃掉了正在做梦的野鸽群
*引自张枣诗句
空椅子
生锈的压水井断了手柄,干渴着深喉
枯黄的苔草边,原先栽有一架葡萄
儿时的阿斯巴甜——
我听见果实滚动,藤蔓转瞬萎落
两棵香樟面目扭曲,它们曾是
我们的故知,儿时在树下拣樟籽
打樟籽枪。堤坝下的一片湿地
挤满梭梭草和蓬头蒲苇
当山顶露出绿色,鹁鸪出现在林梢
从昏暗的偏房醒来,木格窗透出莹白
外婆从山上采“止痢草”归来
粗瓷雷钵里捣烂,撒几粒白糖,兑一瓢冷水
草药的涩香与甘甜于舌尖漫散
外婆的雕花老木床、醋坛、斗笠、锡壶
还在原处。它们饱读寂静,日日夜夜
外婆坐过的空椅子,落满了雪
黄昏速记
彤云在天幕围困一小块冰蓝
一棵老乌桕树间,珠颈斑鸠发出
野蛮而刚勇的咕咕啼叫
声音的旗帜引导我,走向那火光
如果我们是石头,或者火焰
哑默。或者疯狂,沙漏与时钟
同时呈现一个黄昏的逝变与疾奔
暮霭推移着世界的虚幻性
眼前的黄昏,不同于以往或者未来的
任何一个,天边的风滚草
自由放纵地燃烧
我萎靡的精神,在火光中为之一振
河流简史
河流从不停止对未来之路的探索
我们陈旧的生活轨迹
与想象中的生活,判然有别
你以南辕北辙的路径,经过我
生命的空洞和虚无
以柔软无骨,击碎磐石之坚
以一道涌动的幕墙,放映更迭的一生
遥远的路在催促你,使你无暇理会
暗长于生命岩罅的忧苦
九月花开在野
“寂寥,开心,皆在秋暮”*
如秋天里一条安静的河流
持守内心的阒静与安宁
缓慢,清醒,隐忍。无所谓方向
*出自与谢芜村俳句
“头条诗人”总第1132期,“中国诗歌网”原创版9月第3期
周簌的诗浸着自然灵韵与生命思考,质地清透又厚重,将自然意象转化为极具张力的情感容器。她的语言如"灌水田在雾霭中飘摇"般既具土地质朴的"甜",又含现代意识的冷冽。通过"白马眼里的清澈与空无"等物我互渗的瞬间,在梯田、桐花、河流等意象中完成对故乡的形而上学重构。语言如流水般灵动,于景物描摹中织入情感与哲思,尽显江西地域滋养的细腻诗心。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