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凯健,1987年生于江苏启东。作品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林》《诗歌月刊》《诗潮》等刊。
乡音与远山(组诗)
小 春
年轻时的母亲,皮肤水润光亮
爱穿绿裙子
头发像稠密的垂柳,常常长出细小的分叉
这让人很容易记住她的名字
——小春
身高一米五五,体重四十二公斤
小小的春天站在黄土地里
油菜,花生,毛豆,甘蔗,小麦……
她孕育出了
几乎所有和田野有关的名词
季节更迭太快。刚刚,雪落在她身上
花白的头发,干瘪的皮肤,我发现
我的母亲,正在把春天得到的一切
一点一点还回去
读 书 记
夜读时,由于安静
我们随时都可能坠入
泛黄的书页里
这无关乎精装或是平装的版本
有时我也是
扉页的折痕。消耗空白,吞咽
几根宋体字的倒刺
一些笔记
正在蒸发,像慢性疾病的自愈过程
断章在游移
一枚书签
还卡在某个章节的腹部
我不确信藏进装订线,是否能让某个黄昏
复活
更多时候,典故是鲜亮的
而所有注释都在侧边蜷缩成
黎明前
最短的那根灯芯
沉默的木匠
老杉木开裂的十年里,他的坚持
是格格不入的固执
刨刀早已迟钝
工具箱底部
生锈的铁钉与干涸的墨迹,把量尺困在秋天
刨花架着刨花、墨线卷着墨线
那些直角拼接本就不合时宜
断齿的锯片和粉尘共振
尘埃落定的木纹里,我的榫卯在虚空悬浮
一柄锉刀,逆着年轮的方向
摩挲着停止流动的光阴
沉默地守着
被虫蛀掏空的接头处
一对不肯妥协的榫头
仍死死咬住
时间的豁口
木 雕
不想做栋梁,也不想让
刨刀、尺规、榫卯来架构生平
不愿成神像耳畔的雕花
聆听跪拜者的祈愿,我宁愿
继续包裹
青苔、树瘤与藤蔓的勒痕
放任所有纹理各奔前程——
可以是旋涡状,可以有裂隙
可以在西风里漫卷潮声,昼夜不息
还是做一根愚钝的朽木更自在些
放任南风翻动年谱,吹透我
完整的年轮,粗糙的日子
深处的隐痛,愈发温润
离锋刃最近时,竟生出绒毛般的暖意
做一根愚钝的朽木
我会把颤抖与疤痕交还给你
在你刀锋悬停时,突然
垂下手臂,郑重地
丈量起骨髓里淤积了三十六年的涛声
方 言
我说得很轻,怕惊动砖缝里的苔藓
声调在水泥缝里发芽
像老井底部
一直没有被打捞上来的月亮,在喉头
摇晃。每个爆破音都是
正在风化的界碑
站牌被普通话重新粉刷
锈蚀的辅音蜷缩在废品堆里
辨认彼此残缺的棱角
依稀间,我听见儿时高声唱出的童谣
城市删减了古老的颤音
我和一口喑哑的老井
都在练习,将沉默
死死压在喉咙根部,我害怕在某个拐角
会听见自己纯正的发音
“头条诗人”总第1126期,《星星》2025年第8期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