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南诏往事
南诏往事
白玛曲真
第一首
山河的模样没有改变,就如天空之上
五彩的云朵,在滇池河流中
依旧贴紧大地,阻挡着风风雨雨的脚步
古树抽绿,草木如昨
在南方之南,所有的风景都在轮回
就如南诏后人们,重新找回曾经的故园
洪荒泛滥,天地一片苍茫
在一次次水深火热中,活过来的祖先
肤色未曾改变,血液循环的方向
如一枚尖利的指引针,朝着阳光升腾处
周而复始的旋转,不停留
不远行,不曾忘记自己最初的根脉
蝼蚁一样的人类,贴着泥土的气息
负重前行,继续耕田劳作
一生一世,沿着祖先留下的土地
栽桑种麻,上山砍柴
下河打捞生活,娶妻生子
无怨无悔地守望着,深情温暖的家园
第二首
头顶羽毛的贵族,保留着最后的尊严
依旧烧水烟,坐在火塘上方
把自己高贵的风水,放在高鼻梁的顶峰
睁眼是天,闭眼是地
不为人间烟火,卑微低头
不为生活艰辛,痛哭流泪
南诏,被遗忘的往事
古城门口的巨石,早已经风化成土
每一个家族,坐落在往昔的繁忙中
而今,都已沉默不语
每一道门,朝着南方打开
每一扇窗,朝着天空开着
背靠着大山,洱海的河流很长
掀开流水的盖头,仍有长工在足迹
在河滩上,没日没夜地劳动
钱家的兄弟,仍活在自己的命里
他家的犁耙老牛,还在东山顶上
耕种暮春,最后的水稻
第三首
一座山,连接着一座山的高度
一直延续到古南诏地,褐色的城墙下
木门打开,号角响起
头顶五彩羽毛的老人,摇动牛皮铜铃
向天空,念经祈福
一方山水,有一方水土的风景
保留着,亘古不变的信仰
生生不息之河,流过多少沧海桑田
洪荒泛滥,山河疮痍
依然有血性的民族,守住了祖先的土地
暴风雨来了,泥石流来了
洪水来了,冰雹来了
干旱来了,水涝来了
蝗虫来了,猛兽来了
在毕摩的咒语里,统统赶往德布洛莫鬼山
第四首
大山深处,古老的核桃树开花了
清风吹过,如彝人古老的歌谣
高高低低地,响彻寂静的山野
枝头上的花朵,一瞬间落了一地
青溜而细长的花茎
一大片的桑麻,泛起灰白的叶子
被风吹过,如浪花一样起舞
阿妈採割一大捆桑麻,背回家
泡在屋前屋后小溪里,用青石压住
再用竹片,一条条勒出米黄色的麻线
南诏的女人用麻线穿针引线,缝补衣服
一缕缕桑麻绳,捆绑着生活的苦乐
祭祀时,老人扯下一束
拴在草人身上,洒上米酒
被驱逐的鬼魔,一并带到大山外
第五首
群山环绕处,青山绿水相应
一日三餐的日子,没有人想去读万卷书
走万里路,虽然她们仍然长着那些不死的记号
但我要问,在难南诏大地上
谁曾经金戈铁马,领族人铁血英雄
谁将生死度外,一腔热血保家卫国
在大理的城墙上,我用手指划过斑驳的石头
寻找石匠留下的指纹,甚至他们的味道
在每一处缝隙里,看一眼过往的生活
泥土房下,炊烟袅袅
灰头土脸烧火的人,只能侧身站在锅炉边
打望生活的酸甜苦辣
南诏的大地,被时光褪去了颜色
那些盘踞大山大河的朝代,已被风雨掩盖了足迹
寺庙的晨钟暮鼓,掠过江山两岸消逝在天外
那些活过来的南诏后人,在在自己命里
明白了生,明白了死
明白了时光的苍茫,沧海桑田的流转
第六首
一个南诏的男人,应该会骑马射箭
摔跤打斗,执剑天涯
不必玉树临风,不必君临天下
头顶天菩萨,把善根留在骨子里
像祖先一样活着,开山修路
爱着亲人,一次次把洪水拦在腰下
开垦荒山荒地,大力发展农耕文明
一年年后,水到渠成
从东到西的地方,稻麦飘香
山河无恙,牛羊满山
开山挖矿,发展手工业经济
南诏的剑甲,曾名扬四海
一方山水,有一方山水的德性
和平时期,南诏人开始了和亲结盟
恩威并施的治理,让周边小国礼尚往来
文化交融,各民族和谐相处
汉礼夷风,相得益彰
安宁祥和的日子,牛羊满山遍野
风调雨顺,稻花飘香
第七首
佛教文化传入南国,人们有了信仰
开始修建寺庙,如今的崇圣三塔
在洱海两岸,屹立千年
君臣协力,英才辈出
阁罗凤智勇双全,异牟寻归唐复好
清平官辅政,罗苴子守边
文武兼备,国势日隆
从历史的足迹来追寻,南诏往事纷繁
自唐开元盛世,皮罗阁一统六诏
建号南诏,立国三百载
其威震边疆,独特的山川地理
北接吐蕃,东邻大唐
西通身毒,南达交趾
疆域辽阔的南诏古国,物产丰饶
茶马古道,商旅不绝
长久的安宁,必有爆发的喧闹
然而盛世难久,内忧外患
权臣擅政,诸子争位
战乱从北而来,民不聊生
当时的大唐开始衰败,无力南顾
南诏国,开始随风飘摇
天复二年,郑买嗣开始篡位
南诏国一夜覆灭,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
然其遗风余韵,至今犹存
大理古城,段氏遗泽
白族风情,皆是南诏之遗痕
南诏古国,虽已远去
其历史之厚重,文化之灿烂永载史册
第八首
多年后,在去和来之间
那个神秘的地方,仍然有令人心动和向往
只有往事和梦中人,重新聚在一起
才能指出其中,我和你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我在人间,深深地记住了自己
是一只飞鸟,想要飞越的万水千山
我所生活的世界,却把我的翅膀染成黑色的石头
我只能在大峡谷深处低飞
有人,从遥遥的天际而来
银河之上的雪花,从玉龙雪山缓缓飘向洱海
大理段家,打开了世界最宽大的后院
王爷和夫人,站在墙上
在泛黄的记忆力,在祖先的队列里
谁是我的前世,我是谁的今生
风儿急促,风儿往南,吹往南诏
越过淮河,看不见走过的背影
我知道,古人们还常常在姓氏的基因里开会
一些低眉顺眼的人,在家族的血管里顺流而下
部分人来到了今天,只是我已说不出
我到底是这些亲戚中的哪一个
第九首
昨天,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历史记忆的留存
对于今天,这个物质主义泛滥的现实世界
其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特别是从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而言
每一个时代的多元文化,都有不可替代性
其灿烂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他们的语言
独特的服饰,简易的文字
传统的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如今,都在广泛地使用和流传
如果时间穿越回去,会不会看清祖先的模样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他们伟大的制度,扯蛋和荒唐的梦想
他们的酒量和胆量,是不是一样的高达至上
那些曾经的美人,彪悍豪气的小伙子
在草原洼地,匆匆而过的白马
如今是谁遗忘的先祖,谁永恒的血脉
山河依旧,流水一去不回
我在南方与北方,行走着前世之旅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长江黄河两岸
在高原,在塞外
在河谷洼地,在日月交替的时光里
与你一眼,便是万年的相逢
白玛曲真
第一首
山河的模样没有改变,就如天空之上
五彩的云朵,在滇池河流中
依旧贴紧大地,阻挡着风风雨雨的脚步
古树抽绿,草木如昨
在南方之南,所有的风景都在轮回
就如南诏后人们,重新找回曾经的故园
洪荒泛滥,天地一片苍茫
在一次次水深火热中,活过来的祖先
肤色未曾改变,血液循环的方向
如一枚尖利的指引针,朝着阳光升腾处
周而复始的旋转,不停留
不远行,不曾忘记自己最初的根脉
蝼蚁一样的人类,贴着泥土的气息
负重前行,继续耕田劳作
一生一世,沿着祖先留下的土地
栽桑种麻,上山砍柴
下河打捞生活,娶妻生子
无怨无悔地守望着,深情温暖的家园
第二首
头顶羽毛的贵族,保留着最后的尊严
依旧烧水烟,坐在火塘上方
把自己高贵的风水,放在高鼻梁的顶峰
睁眼是天,闭眼是地
不为人间烟火,卑微低头
不为生活艰辛,痛哭流泪
南诏,被遗忘的往事
古城门口的巨石,早已经风化成土
每一个家族,坐落在往昔的繁忙中
而今,都已沉默不语
每一道门,朝着南方打开
每一扇窗,朝着天空开着
背靠着大山,洱海的河流很长
掀开流水的盖头,仍有长工在足迹
在河滩上,没日没夜地劳动
钱家的兄弟,仍活在自己的命里
他家的犁耙老牛,还在东山顶上
耕种暮春,最后的水稻
第三首
一座山,连接着一座山的高度
一直延续到古南诏地,褐色的城墙下
木门打开,号角响起
头顶五彩羽毛的老人,摇动牛皮铜铃
向天空,念经祈福
一方山水,有一方水土的风景
保留着,亘古不变的信仰
生生不息之河,流过多少沧海桑田
洪荒泛滥,山河疮痍
依然有血性的民族,守住了祖先的土地
暴风雨来了,泥石流来了
洪水来了,冰雹来了
干旱来了,水涝来了
蝗虫来了,猛兽来了
在毕摩的咒语里,统统赶往德布洛莫鬼山
第四首
大山深处,古老的核桃树开花了
清风吹过,如彝人古老的歌谣
高高低低地,响彻寂静的山野
枝头上的花朵,一瞬间落了一地
青溜而细长的花茎
一大片的桑麻,泛起灰白的叶子
被风吹过,如浪花一样起舞
阿妈採割一大捆桑麻,背回家
泡在屋前屋后小溪里,用青石压住
再用竹片,一条条勒出米黄色的麻线
南诏的女人用麻线穿针引线,缝补衣服
一缕缕桑麻绳,捆绑着生活的苦乐
祭祀时,老人扯下一束
拴在草人身上,洒上米酒
被驱逐的鬼魔,一并带到大山外
第五首
群山环绕处,青山绿水相应
一日三餐的日子,没有人想去读万卷书
走万里路,虽然她们仍然长着那些不死的记号
但我要问,在难南诏大地上
谁曾经金戈铁马,领族人铁血英雄
谁将生死度外,一腔热血保家卫国
在大理的城墙上,我用手指划过斑驳的石头
寻找石匠留下的指纹,甚至他们的味道
在每一处缝隙里,看一眼过往的生活
泥土房下,炊烟袅袅
灰头土脸烧火的人,只能侧身站在锅炉边
打望生活的酸甜苦辣
南诏的大地,被时光褪去了颜色
那些盘踞大山大河的朝代,已被风雨掩盖了足迹
寺庙的晨钟暮鼓,掠过江山两岸消逝在天外
那些活过来的南诏后人,在在自己命里
明白了生,明白了死
明白了时光的苍茫,沧海桑田的流转
第六首
一个南诏的男人,应该会骑马射箭
摔跤打斗,执剑天涯
不必玉树临风,不必君临天下
头顶天菩萨,把善根留在骨子里
像祖先一样活着,开山修路
爱着亲人,一次次把洪水拦在腰下
开垦荒山荒地,大力发展农耕文明
一年年后,水到渠成
从东到西的地方,稻麦飘香
山河无恙,牛羊满山
开山挖矿,发展手工业经济
南诏的剑甲,曾名扬四海
一方山水,有一方山水的德性
和平时期,南诏人开始了和亲结盟
恩威并施的治理,让周边小国礼尚往来
文化交融,各民族和谐相处
汉礼夷风,相得益彰
安宁祥和的日子,牛羊满山遍野
风调雨顺,稻花飘香
第七首
佛教文化传入南国,人们有了信仰
开始修建寺庙,如今的崇圣三塔
在洱海两岸,屹立千年
君臣协力,英才辈出
阁罗凤智勇双全,异牟寻归唐复好
清平官辅政,罗苴子守边
文武兼备,国势日隆
从历史的足迹来追寻,南诏往事纷繁
自唐开元盛世,皮罗阁一统六诏
建号南诏,立国三百载
其威震边疆,独特的山川地理
北接吐蕃,东邻大唐
西通身毒,南达交趾
疆域辽阔的南诏古国,物产丰饶
茶马古道,商旅不绝
长久的安宁,必有爆发的喧闹
然而盛世难久,内忧外患
权臣擅政,诸子争位
战乱从北而来,民不聊生
当时的大唐开始衰败,无力南顾
南诏国,开始随风飘摇
天复二年,郑买嗣开始篡位
南诏国一夜覆灭,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
然其遗风余韵,至今犹存
大理古城,段氏遗泽
白族风情,皆是南诏之遗痕
南诏古国,虽已远去
其历史之厚重,文化之灿烂永载史册
第八首
多年后,在去和来之间
那个神秘的地方,仍然有令人心动和向往
只有往事和梦中人,重新聚在一起
才能指出其中,我和你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我在人间,深深地记住了自己
是一只飞鸟,想要飞越的万水千山
我所生活的世界,却把我的翅膀染成黑色的石头
我只能在大峡谷深处低飞
有人,从遥遥的天际而来
银河之上的雪花,从玉龙雪山缓缓飘向洱海
大理段家,打开了世界最宽大的后院
王爷和夫人,站在墙上
在泛黄的记忆力,在祖先的队列里
谁是我的前世,我是谁的今生
风儿急促,风儿往南,吹往南诏
越过淮河,看不见走过的背影
我知道,古人们还常常在姓氏的基因里开会
一些低眉顺眼的人,在家族的血管里顺流而下
部分人来到了今天,只是我已说不出
我到底是这些亲戚中的哪一个
第九首
昨天,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历史记忆的留存
对于今天,这个物质主义泛滥的现实世界
其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特别是从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而言
每一个时代的多元文化,都有不可替代性
其灿烂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他们的语言
独特的服饰,简易的文字
传统的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如今,都在广泛地使用和流传
如果时间穿越回去,会不会看清祖先的模样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他们伟大的制度,扯蛋和荒唐的梦想
他们的酒量和胆量,是不是一样的高达至上
那些曾经的美人,彪悍豪气的小伙子
在草原洼地,匆匆而过的白马
如今是谁遗忘的先祖,谁永恒的血脉
山河依旧,流水一去不回
我在南方与北方,行走着前世之旅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长江黄河两岸
在高原,在塞外
在河谷洼地,在日月交替的时光里
与你一眼,便是万年的相逢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