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起之地
两千年前,汉武的旌旗割裂高原的雾霭
一匹彩绸从白崖升起,悬作南中的天幕
马蹄叩响青铜的回音,云南县从此生根
在云与山的褶皱里,播种“祥瑞”之名
禾米河裹挟金沙江的体温,蜿蜒成脐带
母亲的血脉,喂养稻穗与杜鹃的合唱
钟鼓楼俯身拾起散落的史诗,青铜器上
拓印着耕牛、战戟,和一场未干的祭祀
商队驮着盐巴与茶马,穿越古城的晨昏
石板路磨亮驼铃,驿站的风吹皱了马帮的旗
虚怀若谷的城池,用百载光阴让渡姓名
只留一片绮霞,替未眠的史官续写序章
二、山河列传
清华洞
时间的獠牙啃噬岩壁,溶洞深处
钟乳垂悬成凝固的泪,石锑与神话对弈
灰鹤衔来摩崖的残片,拼凑青铜时代的祷词
墨客提笔,将嶙峋的黑暗点化为星辰
天峰山
金字塔般的峰顶,托起三教的香火
道袍、袈裟与儒冠,在沙尘中织就经纬
彝人的打歌踩碎寂静,黄莺衔走经卷的注脚
信徒与游客,皆是众神膝下的子民
金顶山
石龙倒挂,神斧劈开九霄的锁
丹凤衔紫烟,云海在林涛中翻涌成潮
攀上金顶的人,听见崖壁醴泉的私语
——山峦是凝固的浪,历史是流动的刀
三、云楼叙事
六层楼阁从传说中拔节,立于山巅
彩云南现,不再是史册里褪色的隐喻
琉璃瓦接住落日,飞檐刺破雾霭的茧
登临者与云并肩,俯瞰城池如展开的族谱
文献馆藏匿方志的魂魄,纸页间
茶马古道复活,马蹄声撞响青铜编钟
游客的镜头截取云影,而诗人提笔
将钢筋骨架,译作一首未押韵的骈文
夜晚,楼体被光镂空成灯笼
云海翻涌如帛,裹住星群与未眠的眺望
有人在此拾到沈从文遗落的句子:
“云南的云,是冰雪与热浪的私生子”
四、人间烟火
市集速写
白族阿嬷的扎染铺开一片洱海的蓝
火把果串成项链,叫卖声里裹着蜜
孩童追逐彩虹伞,撞翻一篓菌子的梦
松茸与鸡枞,在竹筐里酝酿山神的恩典
节庆之诗
三月街的铜鼓擂醒沉睡的祖灵
火把节,烈焰舔舐夜幕,灰烬中
彝人打歌的足印,拓成大地的新图腾
傩面舞动时,神与人的界限被月光融化
母亲河畔
禾米河收容洗衣妇的絮语、渔网的褶皱
暮色中,少年将情歌叠成纸船
载着未寄出的信,漂向金沙江的怀抱
而母亲们弯腰,把星辰种进稻田的皱纹
五、时空叠影
红军渡江的号子,仍在金沙的漩涡里打转
七只木船摆渡历史,草鞋踩过的滩涂
如今长出缆车与观景台,羽绒服掠过雪山
像一场褪色的梦,被装裱进旅游手册
聂耳的墓址在西山沉睡,而《义勇军进行曲》
被游客哼成断续的调,混入海鸥的啼鸣
睡美人的发梢垂下滇池,石龙倒挂的金顶山
与摩天轮对望,构成超现实的等高线
“青春诗会”的诗人,在彩云楼下拾级
顾城的影子与00后的韵脚重叠
他们争论:该用青铜器还是二维码
篆刻这个时代,最烫手的浪漫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