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深处,千年文脉的芬芳绽放!——诗歌《今日赶赴一场与梨花仙子的约会》赏析

作者: 2025年02月21日13:22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原文:
今日赶赴一场与梨花仙子的约会
——观赏宁阳县凤凰山梨花节抒怀

作者:赵士东

亿万年前
一位凤凰仙子
羡慕人间的繁华和幸福
遁入凡尘化成了一座高山
矗立于鲁中大地
这就是宁阳县的凤凰山
亿万年后
又有一位梨花仙女
逃离那凄冷幽深寂寞无助的天宫
携千载思念万种风情
化作千树万树的梨花
洒落在凤凰山上
瞬间映入了我的眼睑

望着手中这枝梨花
我不禁想问
它是东汉那位尊兄重道孝贤博学的神童孔融
闻香识书荫下参礼的那株梨花吗
亦或是建安七子刘桢书院里
那株冠盖如荫摇曳多姿的梨花呢
还是二度出塞的岑参
在胡天八月的边关之夜
送别武判官归京时
盛开在天山山路上的那树梨花呢

它是马嵬坡前
天生丽质难自弃爱恨交加哭无泪的
杨贵妃凤冠上的那枝梨花吗
还是那枝让白居易都心生怜悯嗟叹不已的梨花呢
亦或是晏殊与情人月下相会时
那树娇羞嗔怒百媚生的梨花呢
还是杨基眼里
水晶帘外娟娟月下
层层白雪压枝头的那朵梨花呢

还有苏轼在徐州做官时
寄给远在密州的好友孔宗翰的
那株惆怅东栏独清明的梨花呢
他曾赞叹凤凰山
至今齐鲁遗风在
十万人家尽读书

这枝梨花是幸运的
它享尽了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太平盛世
但它又是不幸的
它阅历了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安史之乱
穿越了近一千八百多年的风霜雪雨
在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石阶旁边
在远离尘嚣清香弥漫的田园陇上
我邂逅了这枝粉妆玉琢如银似雪的梨花

我在六百多年树龄的梨树王的龙干虬枝上
探寻厚道儒商勤俭持家的基因密码
我在观音庵节孝廊的秦砖汉瓦上
汲取齐风鲁韵礼仪之邦的文化滋养
我在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里
寻找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年记忆
我在龙盘虎踞芳香四溢的紫藤树旁
畅享晚霞满天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
我在鸟鸣深涧中鱼翔清湖里
静静地聆听
那激荡着乡村振兴美丽嬗变的恢宏乐章

我怀抱着这枝梨花
痴迷于它的娇柔
沉醉于它的芳香
高山流水巧遇知音
清风明月幸会故友
我追逐着春风和阳光
拥抱着山川和河流
在田畴阡陌间车水马龙中
跳跃着澎湃着一曲曲
梨花飞雪好客宁阳
乘势而上崛起成峰的动人音符

此时此刻
凤凰山上的梨花已汇流成
一片白浪滔天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
将我彻底淹没了
又将我的五脏六腑淘干洗净
最终融化于它的怀抱



                                                                                梨花深处,千年文脉的芬芳绽放!
                                                                ——诗歌《今日赶赴一场与梨花仙子的约会》赏析

                                                                                                (一)

         这首诗以宁阳县凤凰山梨花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将梨花与历史、文化、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梨花的美丽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不仅描绘了梨花的自然之美,还通过梨花串联起历史人物、典故和情感,赋予梨花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诗的开篇以凤凰仙子与梨花仙子的传说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对梨花的多重联想,将梨花与孔融、刘桢、岑参、杨贵妃、白居易、晏殊、杨基、苏轼等历史人物和典故联系起来,赋予了梨花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联想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描绘了诗人在凤凰山梨花节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田园风光、乡村变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乡村振兴的赞美与期待。最后,诗人以梨花为媒介,抒发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生动感,展现了诗人对梨花、对自然、对文化的深情厚谊。

                                                                                                 (二)

        这首长诗是一幅以梨花为经、以文脉为纬织就的锦绣长卷。诗人以"梨花"为时空的密钥,叩开华夏文明的青铜重门,让一朵朵古典意象如星斗般散落在宁阳的山水之间。凤凰仙子的羽衣化作山峦,梨花仙子的裙裾幻为雪浪,在神话与现实的交错中,历史长河里的文化精魄次第苏醒。
       诗中游走着千年的文脉图腾:孔融树下读书的剪影里藏着儒家文明的密码,刘桢书院飘落的梨花瓣凝结着建安风骨,岑参边塞诗中的梨雪依然在胡天飞舞。这些星辰般的文化符号,在诗行间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杨贵妃凤冠上的梨花与晏殊月下的花影重叠,苏轼笔下"惆怅东栏"的清明梨雪与今日山野的芬芳交融,历史褶皱里的文化记忆被重新擦亮。
        诗人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触,将六百年的梨树王化作基因螺旋,在虬枝龙干间破译儒商精神的遗传密码;让秦砖汉瓦幻化成音符,在观音庵的廊柱间演奏齐风鲁韵的交响。这种时空的错位与重构,恰似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穿越时空而来,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点染出新的色彩。
       当"梨花飞雪"的古老意象与"车水马龙"的现代图景相遇,当"青梅竹马"的童谣与"天伦之乐"的晚霞交响,诗歌完成了对文明传承最诗意的诠释。凤凰山上的梨雪汪洋,既是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更是五千年文明基因的显性表达,将每个朝圣者的灵魂淘洗得晶莹剔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