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立夏,又称春尽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示夏天的开始,是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2024年的立夏在5月5日(农历甲辰年三月二十七日)。据《历书》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表示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万物繁茂。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时至春尽日,杯酒饯春归,
迎夏去南郊,赤帜祈丰岁,
蝼蝈鸣田间,蚯蚓出土围,
王瓜生藤蔓,三候启葳蕤。
农事夏为大,百谷并秀发,
蚕麦迎风长,薯稻冒雨插,
豆粱除杂草,苞棉护苗芽,
春到秋过渡,关键在初夏。
养生与民俗,贵在能互补,
尝新夸瓜果,斗蛋争瑞福,
五色饭防病,七家茶消暑,
饮食有规律,心脉畅无阻。
辞春入夏,万物繁茂日渐长,
争分夺秒,国计民生共向阳。
迎夏去南郊,赤帜祈丰岁,
蝼蝈鸣田间,蚯蚓出土围,
王瓜生藤蔓,三候启葳蕤。
农事夏为大,百谷并秀发,
蚕麦迎风长,薯稻冒雨插,
豆粱除杂草,苞棉护苗芽,
春到秋过渡,关键在初夏。
养生与民俗,贵在能互补,
尝新夸瓜果,斗蛋争瑞福,
五色饭防病,七家茶消暑,
饮食有规律,心脉畅无阻。
辞春入夏,万物繁茂日渐长,
争分夺秒,国计民生共向阳。
注释:
饯春,置酒醴送走春天。人们因明媚春光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
尝新,立夏习俗,品尝新鲜瓜果,如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嫩笋、蚕豆、黄瓜等。进入立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应合理补充营养。
斗蛋,立夏游戏,把煮好囫囵蛋放在编织好的丝网袋里,挂于孩子颈上,进行斗蛋。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破者认输。
五色饭,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吃了可以强身健体,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
七家茶,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也可以说是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