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小麦技术的日子里

作者: 2024年05月15日13:41 浏览:3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在当小麦技术员的日子里    

       高天保

   2024年5⺼14日

公元一九七二年,我当小麦技术员。住在白寨寨沟村,在那住了一年半。任务是管种小麦,其实是在管全面。按照不同的季节,技术一环扣一环。秋季开始种麦时,拌种就是个重点。春季开始种棉花,主要抓的是种棉。夏季是抓管玉米,玉米如何夺高产。秋季又抓小高梁,二茬高粱搞试验。我是住在石洞沟,任老庆的家里边。任老庆是村干部,是个优秀的党员。推广技术很热心,无论干啥走在前。此队队长叫丁永,也是一位老党员。原来他是村主任,后把队长职务担。此人高高的个头,长着一个赤红脸。说话好像敲洪钟,办事公道又能干。就是说话不好听,从来不讲啥情面。但对工作很认真,没有虚假的半点。此村三百多亩地,住着二百多人员。多数人口都姓丁,近亲近族不好管。由于丁永心公道,干活总是走前边。推广农业新技术,不怕失败误生产。项项技术都支持,无论物质和人员。此队条件也不错,有着百亩好大滩。还有部份的坡地,种地运粪有点难。五八年时修水库,门前修了道土堰。后来淤成一块地,成了一个砚汪滩。真是队里粮食屯,年年都能夺高产。就是麦子怕倒伏,如有倒伏产量减。所以丁永很欢迊,来个小麦技术员。指导科学来种地,希望年年夺高产。我到他村住队时,正是农历九月间。秋季作物正在收,准备种麦的条件。丁永又给我配了,聪明能干的青年。帮我推广新技术,使我干啥不困难。当时正是种小麦,我搞一块试验田。地址在村东边上,面积约有三亩三。除了上足底肥外,精耕细作两三遍。种子丰产的二号,合理密植不敷衍。冬季又锄两遍草,麦苗长的黑严严。春季又治两遍虫,到了收获得高产。此地单收和单打,摊到场里又晒干。总收麦子一千五,亩产超过四百三。比着同等的地块,每亩多收一百三。社员个个都欢喜,丁永夸我很能干。我还在那地头上,搞了小片试验田。种了十二个品种,培育新种的试验。按照品种各特点,进行杂交的试验。授粉工序已成功,杂交麦穗沉甸甸。只是时间太短了,次年我就回家园。没有继续搞下去,留下许多的遗憾。另外搞的新技术,保存薯秧的试验。先在村西靠墙根,选择一处储藏点。条件背风和向阳,不怕冬天天气寒。挖上一个长型坑,长短约有一丈三。上边盖块塑料布,还有一层大草苫。坑里堆上肥沃土,再把薯秧截成段。秧上薯叶不去净,上边留上一两片。吸收自然光和热,保持秧苗的新鲜。促使薯秧扎下根,次年栽秧好使换。不过工作比较累,天天都要动草苫。好天草苫揭起来,到了晚上重盖严。做此工作叫秀英,是个能干的青年,干了一冬和一春,没有一句的怨言。但是试验没成功,算是交了学费钱。第三推广小高梁,选个地块村西边。是块种薯肥沃地,面积约有三亩半。种是沁阳引进的,具说能够夺高产。原来种的高梁是,高杆垂穗关爷脸。亩产最多三百斤,这是一贯的习惯。对于种植小高梁,是否能够得高产。干部心里没有数,若不成功落埋怨。但是丁永很支持,试验种植坚决干。结果种植成功了,夺了五百斤亩产。政府又提了新招,二茬高梁的试验。在这中原的地方,霜降以后天气寒。二茬高粱能成熟,这是谁也没有见。但是丁永仍坚持,二茬高梁的试验。就是头茬收了后,割掉上面的秫杆。留下根子不用动,根上再长高粱杆。因为农历的七月,太阳还是红炎炎。很快新杆长出了,八月地面全遮严。到了九月已出穗,但是已经天气寒,高粱籽粒没长饱,使得试验丢了脸。社员有的不满意,耽误几亩好麦田。我也觉着很卸气,在这住着失脸面。丁永就给群众讲,试验哪会无风险。群众怨气给消了,积极支持的经典。我虽住在石洞沟,但是还要管全面。寨沟十二生产队,隔三岔五跑一遍。遇到技术的难题,我就主动去指点。如果我也不太懂,就找公社技术站。公社站长郝松林,就是我们的靠山。公社住村有干部,是管工作的全面。李草义与卢秀菊,都是优秀的党员。不但工作抓的好,还帮我来解困难。后住干部杜琼花,又有魄力又能干。协助我来作工作,解决许多的困难。我的工作在寨沟,属于白寨西南点。西南共有五个村,五个村庄连一片。牌坊沟,黑峪沟,山白寨沟三岔口。点长名叫丁明章,领着五位技术员。工作经常来检查,每个大队转一遍。工作抓的很出色,年终评奖得模范。后来上级有规定,撤销住队技术员。但在我的印像中,这个经历不平凡。现在把它记下来。如今老了作笑淡。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