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成千古,
平墟有井泉。
游人逾万众,
献液过千年。
平墟有井泉。
游人逾万众,
献液过千年。
注释:
相传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周王之长子泰伯和二弟仲雍为让成全周太王传位于三子之心愿,自愿让位并出走到当时的江南之地。当周朝建制天下之后,寻泰伯之后人封地于吴国,于是在泰伯初到江南之地, 即今日之梅村,逐渐形成了吴国的都城。
泰伯庙, 至德寺,是后人为纪念泰伯将其旧居改建的,所谓“即宅为祠”。历朝修建,也基本上在原址。庙内主要建筑为至德殿。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侧,井水清澈可口。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南朝刘昭《后汉书·注》云:“无锡县东,皇山泰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吴地记》也云: “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每到正月初九泰伯生日庙会那天,来井吊水洗手的人特别多,说是沾一沾泰伯遗风。如今井水仍然清澈甘甜,可食用。唐朝李绅有诗曰:“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这个梁鸿就是被有德无容的孟光举案齐眉的那个。因作五噫歌得罪汉章帝,隐姓埋名流落到吴地。
2004年秋游泰伯庙,观泰伯井有感而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