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弦和他的《仁庄纪事》

作者:右手江南   2022年06月14日 13:23      125    收藏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有句名言:“我的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莫言则说,“福克纳不断地写他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终于创造出了一块自己的天地。我立即感到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跳起来,在房子里转圈……”后来,莫言在小说里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把故乡的土地、河流、树木、庄稼、花鸟虫鱼、痴男浪女、地痞流氓、刁民泼妇、英雄好汉,统统写进了他的小说,构建了一个文学创作里的王国。
我不知道晓弦在写作《仁庄纪事》时,是不是受到了福克纳和莫言的启发,在十余年以“仁庄”为母题的诗歌、散文和散文诗写作中,晓弦手中的笔为仁庄鼓而呼,为仁庄流泪、发笑,为仁庄的人和事树碑立传。当“仁庄”这个名词一次又一次在散文诗的题目中出现时,我知道,晓弦又为发现仁庄的某些新鲜的细节而注入满腔的热情。
比如:“我是乡村炊烟忠实的守望者,手握竹条,打马串村。我有包公的黑脸和火焰的心情,爱用烟灰色的暧昧,涂抹村姑好奇的心。爱将自己,比作乡村欲望勤劳的清道夫,排除岁月瘀积的疼痛;爱把灶膛比作男人的最爱,比作旧年花事奇痒无比的耳朵。爱在竹子开花时,摘一束晃过童年屁屁的青竹条,做日子耳顺的扒子。”(《捅灶灰者说》)
晓弦对仁庄的书写是虔诚而执着的,心怀感恩,眼含泪水。对于逝去岁月留念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文字的形式,留住那些触动生命的细节。不仅仅是《捅灶灰者说》,在《父母的罱泥船》《为蟾蜍塑像》《豆荚的一记咳嗽》里,晓弦也用针脚般绵密的文字来记述他记忆中和现实的仁庄。其实,光看题目,你就能感受到仁庄如诗如画的美景和意境。读完《仁庄纪事》,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晓弦散文诗里的乡愁是刻骨铭心而抓人心肺的。他在回乡的道路上,尽管内心是那样的急切,但却走得很慢。慢,是一种写作的状态。慢工出细活,慢出节奏,慢出精品,也慢出心境。
他对仁庄的情感,有别于在场的仁庄村民,也有别于仁庄的漂泊游子。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或者出离于二者之外。晓弦对仁庄的审视,是一种对于江南乡村哲学的深层次思考。在写童年的人和事时,晓弦显得倔强而执拗,就是要回到过去,回到让自己心安的地方,回到疲惫心灵可以安息的港湾,回到父母身边。尤其是在乡村经验与过去岁月相重叠的地方,他的写作更显得清晰而惆怅。
我曾与晓弦探讨过“仁庄”的真实性。他用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仁庄”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很有韵味的江南乡村。这些年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虽有变化,但是变化没有北方乡村那么彻底和摧毁式重建。是的,摧毁式重建——就拿我家乡那个乡村来说,十余年的时间早已变得面目全非。所以,晓弦书写“仁庄”,是渐进式的,他得以很直观地去观察,得以从仁庄缓慢地变化中依旧可以觅到曾经的烂漫、温情、朦胧与希望。
比如:“夜深如村口的老井;母亲,我们隔着厚厚的泥坯墙而眠。今夜,我们母子俩各自的心思,沉浮于仁庄被霜露浸淫的夜色里。厚厚的泥坯墙,凸现出我幼年涂鸦于墙上的小草和星星,让我的两耳变成两个超导似的遥感,感受着母亲在某个时辰里涌来的疼与痛。妹妹曾半开玩笑地说,床边那只钟真好,说它会陪伴母亲,替母亲喘息,替母亲咳嗽,陪母亲呻吟,或者,耐心地听母亲絮叨桑麻和越来越轻的棉花……”(《隔墙有耳》)
诗人王学海说:“在《仁庄纪事》里,诗(写作)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诗人突破了诗人往往会喋喋不休围绕小我的呻吟,而高扬起飞翔的翅膀,把陆地也视为太空般地拥有张力的恢弘,同时,以文化对话似的方式,置诗人、自然与大众共处下的新探测,从而能让诗真正进入生活的本质。”
晓弦对仁庄的书写带有宏观地“体量”和微观地“测量”。散文诗的文本写得含蓄而朴素,对儿时场景的描写,总有那么一两句直指人心,短小的篇幅里,文字生动,意象很深邃。他在生命个体如何在乡村日常里寻找到自己诗意表达的位置,而进行着艰苦地探索和精心的准备。晓弦笔下的人物都是令人难忘的小人物,他们亲切、平凡、卑微却有着饱满的生存形象。长时间的诗歌写作和实践,晓弦在不断推翻、重建的写作道路上越走越远,作品写得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接近灵魂表达的唯一诉求。
晓弦是想在“仁庄”这个写作母题之下,用文学的形式,规范心灵的秩序,或者说,他将那些明丽的色彩、优美的旋律、简练的图卷以及复杂的人性统统融入到“纪事”的表达中,丰富自己隐喻的表达。让词语成经线,思想成纬线,一经一纬的纵横思考中,笔墨在仁庄自己找到自然的诗意。与其说晓弦像画匠一样在给仁庄进行文本的素描,倒不如说,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回到自己的童年,用童心去感受文学里的细腻、真挚和通透的画面感。
我喜欢夜读《仁庄纪事》。夜读,是想让读诗之心和晓弦一起,在浓稠的夜色里去亲近仁庄,捕捉那些感动人心的消逝了的但余韵悠长的诗歌之美。晓弦在虚与实之间,构建的“仁庄”书写体系,不断地锤炼语言,寻找贴切的用词,展现细致地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在一章又一章的散文诗写作中,呈现自己对“仁庄”乡村哲学的深层次见解和睿智思考。

——刊发于《浙江作家》2019年11期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4.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5.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双基时代文学本真性的哲学探析
  8.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9.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E组)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