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读诗,心有莲香(散文诗评论) ——《星星•散文诗》2020年第7期读后

作者:右手江南   2022年06月14日 13:23      36    收藏
今年,自费订阅了《星星•原创诗歌》《星星•诗歌理论》《星星•散文诗》三本刊物。每期杂志一到手,我就会把自己沉浸在杂志的书香里,欲罢不能。尤其是《星星•散文诗》上的原创散文诗,宛如一块块美玉,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2020年第7期的《星星•散文诗》,一共112页,选登了34位诗人的作品。作者阵容上,既有老诗人压阵,又有中坚力量撑腰,更有青年诗人初登诗坛,英气勃发。每个诗人的作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读后宛如饮了一杯美酒,回味无穷。
“最美中国”栏目中,打头的是江西作者王一木的《井冈山》(三章)。《十里杜鹃》《八角楼》和《黄洋界》等,抒发了作者心中对井冈山的崇敬之情,借助“红杜鹃”“八角楼”“黄洋界”等意象,展开联想,抒发内心的感慨,散文诗写得沉稳而有力,激情澎湃而又大气磅礴。和王一木的大气开阔相比,内蒙古诗人高坚的散文诗《万物在心》(二章)则显得小而轻,《瓦房牧场的风,都住在瓦房牧场的草尖上》和《草尖上的痛是幸福的痛》,题目本身就点了文本的题,高坚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独特而细微的细节,然后用语言去提炼和萃取,让细小的疼痛也有着切肤的诗意。浙江的弦河在《摄鸟的人》(组章)里,用一种思辨的方式审视自己的生活处境,他的散文诗节制、内敛,但是其文本中包藏的诗意却丰沛而有力度,值得细细回味。河南的陈宏宾,用《五月,去乡间菜园》(外一章)为题,带我们回到乡下,回到乡间的菜园,亲近泥土,在泥土中溯源,“娘的祖祖辈辈是农民,以劳动卫生,延续祖祖辈辈的香火”,这样的诗句读起来,直击心内的柔软部分。对于和诗人有着共同乡村生活经历的我来说,读这样的散文诗,亲切而又舒心。四川散文诗人雁歌用心用情歌吟着川西的风情,他在《川西行记》中,宕开笔墨,书写了“若尔盖草原”“诺日朗瀑布”“宝瓶口”“鱼嘴”“飞沙堰”等边地风情,读起来,豪情在胸,能够感受到诗人心中积存的诗情以及诗情幻变出来的诗境。
本期“名家有约”,刊登了章德益的散文诗。上海的章德益老师是一位有着近四十年创作履历的老诗人。他的散文诗《我只是一个没有退路的卒子》(组章),把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事物作为写作素材,加以筛选、提炼,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诗意,这本身就是有难度的写作。《一天的写作之后》《火柴盒与打火机》《照相底片》《棋手》《旅行者》《旧房子》《现代孝子》《装了几颗假牙》等读后,掩卷沉思之余,感叹人生的变化之快和人际苍茫的无力之感。章德益老师透视现代生活的中被异化的部分,他的散文诗有哲思和哲理的意味,读后,让人会情不自禁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生存困境。而思想的结晶形成散文诗后,让读者从文字里领略了诗人穿透文字的思绪和思考。
“发现”栏目,宛如聚焦的探照灯,寻找散文诗群里的优秀作者。黑龙江的孙沛写作的《像风记得花的味道》(三章),每一章都有独立的意象和风格,或关注底层的“拾荒老人”,或靠近平凡的“石油工人”,或者豪情满怀,去拥抱“全天下的诗人”。孙沛的散文诗中,洋溢着诗人的悲悯之情,体味人间冷暖,知趣复杂人生,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的人。浙江邵文苑在《我会一直盛放》(三章)中,用告白式的抒情,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进行自我剖析,想象力奇特,且收放自如。散文诗读完,如饮了一瓶烈酒,顿觉五脏六腑有燃烧的幻境。河南陈怡帆在《待那春风》里写了《镜中玫瑰》《鲸鸣,鲸落》《从疾风到暮雨》《那年,那月》等四章散文诗,篇幅短小,但颇有人生复杂的况味在诗中荡漾。四川唐俊龙在《继任者》(三章)中,把对词语的驾驭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让语言呈现事物的本质,让语言来叙述那彻骨的人生经验。吉林周已琪的作品《奔向你的月亮》(四章)是爱情诗的文本,但如果仅仅读出爱情的诗意却又未免单薄,诗人用一颗敏感的诗心,在现实生活中温习那些动人的细节,然后记录成文,闪烁着诗性的光辉。
“品格”栏目中,叶逢平的散文诗含蓄、节制而充满温情。他的《转换坐姿》(组章)我反复读了四五遍,读叶逢平的诗,我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诗歌语言中所散发的真挚地诗情,以及追求简洁、清亮语感时的节制与纯粹。一首诗,在他的笔下,似乎字和词都背上了铁锹,向着远山开进,只为在山峰中挖掘出一条通向光明之路的秘道。而这条秘道是诗人的诗歌美学的储存地,也是诗人诗歌艺术的安置地。费城的名字最近在各大刊物频频亮相,《雪落的人间》(组章),似乎要在散文诗中恢复汉语诗歌优雅、纯真的美感,亲近生命,然后写细小的情节衬托良善的心境。张道发是我非常喜爱的散文诗作家,他的《小牛在田野里撒欢》(组章)延续了诗人立足乡间,写浓情乡土诗的风格和传统。张道发的散文诗更接地气,读他的散文诗,眼前会情不自禁地浮现乡野的画面,甚至能够感受到露珠沁在皮肤上的凉意。四川李茂鸣的散文诗虽然也是乡土题材,但是《故乡是一个怀抱》(组章)却多了一份回望和审视。他在写记忆里的乡村,和张道发的在场书写不同,李茂鸣的乡村记忆是经过岁月和风霜淘洗后的定格底片,带有一丝隐痛和朦胧。山东刘向民的作品《时光,把着村庄的脉搏》则运用了民谣的抒情风格,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极强。不论是《草尖悄悄绽放的声音》《汩汩流来一茬茬春秋》还是《收割照亮了原野》《一阕阳光在尘世》,把齐鲁平原的乡土乡情写得深情而真挚,文字功底深厚。江西的殷红在《树和投影》(组章)中,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这声音来自心灵深处,“靠近流水和鸟儿的地方”。读《春风走动的声音》,可以看出,王志彦注重词语传递出来的情感力量。王志彦的诗,像天际闪烁的繁星,肉眼看见的是它的微光,用心去触碰的才是光芒里的永恒。在短制的诗作里,体现了诗人对民族语言的尊重。王志彦的诗歌写作是自觉且自律地,他的诗歌指摘向上而拒绝向下的放纵或者口语化的流俗。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心灵吟咏的结晶,有立场,有温度,有力量,也有自己的态度和方向。
“少数民族诗人”栏目,精选了六位诗人的作品,分别是苗族的杨犁民、藏族的花盛、土家族的高本宣、藏族的司玉兴、蒙古族的索河以及满族的墨凝。杨犁民的散文诗组章《渐渐远去的雪落》,聚焦“麻雀”“马桑”“雨”和“雪”等意象,慨叹旧日时光的匆匆逝去,追忆那份缓慢带来的美好以及愉悦的感受。读这组散文诗,很容易让人想起木心的《从前慢》,字里行间能让人回归到心灵的安宁时刻。花盛的散文诗有很强的辨识度,在组章《在一滴浪花的世界里》,诗人的写作更像是赤子对故乡的告白,抑或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深情地独白。尤其是《洮河》,写出了心中的真情,融入血脉的真情。土家族的高本宣,在《树木辞》(组章)中,以“树”为写作对象,与其说诗人在写“树”,倒不如说以“物”喻人,借“物”抒情。他的散文诗短小精炼,更像是佛家的偈语。藏族诗人司玉兴的《远山》,写出了大雪封山时的空寂与神性的良善光辉。蒙古族的索河,在《灰姑娘》(外一章)中,将优雅的抒情进行到底,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墨凝的《打折的生活》(二章),则带着诙谐和俏皮的笔调,写出了跃动的生活情趣。
“文本”栏目,发表了支禄、川江号子的散文诗和创作谈。在《放牧风马牛》组章中,支禄继续书写着西部风格的散文诗,开阔而大气。读支禄的散文诗很容易让我安静下来。一是他的散文诗文本从西部的风景出发,将河流、沙漠、塞上、岩画作为书写对象,让我这个对西部无限向往之人,借助支禄的文字完成了对西部尤其是新疆地域风景的神游;二是,支禄的那些心怀乡愁的文字,以及对故乡人和事的记录与描摹,让我这个拥有同样乡村生活经历的农家子弟,得以再次纸上返乡,在童年的记忆里重温大红灯笼的喜庆,人间烟火的温暖;三是,支禄的一些散文诗获奖作品,其写作技巧独特,想象力丰富,值得我反复阅读,静心学习。支禄的散文诗,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散文诗的整体气息匀称,在写意和抒情上,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思考。不论是写新疆、故土还是其他题材,他总能用一颗诗人敏感的心去发现,提炼出文本的核心。在写作的角度切入上,他也很善于用一种诗意的节奏感和美感去表达或飘逸或奔放或婉约的美。支禄散文诗的诗歌语言美而纯净。阅读《放牧风马牛》,犹如眺望远方的戈壁和沙漠,那立体的身影,是一个吟唱民歌的西北汉子,他在唱粗犷的西部民歌。那发自内心的吟唱方式,是本真的,是来自灵魂的颤音,也是泣血的,有着生命源头和诗歌真情的起伏与赞颂。川江号子的《九寨之水》,深情记述着诗人的“九寨情缘”。八小节的散文诗更像是八个节拍,让整组诗有了音律上的共融与相通。诗人对于九寨的情感,是真诚贴近的,对于“水”这个意象的筛选也是情有独钟的。川江号子用书法中行书一样地运笔姿势,行云流水般地抒发心迹,写出了一个川人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在人间”栏目侧重对现实生活的介入,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诗人们用心去讴歌和吟诵。比如四川伍荣祥在《未言之事》(三章)里,写时光的流逝,写生命的隐忍,写尘世的苍茫,每一章散文诗都在还原事物的本真和情感的赤诚。浙江杨静龙在《味蕾上的舞蹈》(二章)里,以《台湾肠包肠》和《上海糯米团》为题,展开抒情,呈现了生活温情的一面以及有温度的人间烟火气。上海朱锁成在《对岸》(外一章)中,写出了自己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对岸》和《住址》都暗藏着无尽的人生况味。新疆蔡淼的《生活所述》(二章),其文本犹如被风沙磨砺后的岩石,光华而有形。对“沙枣”的比喻,亲切而温暖,而蔡淼眼中的“世界”是对故乡的深情向往,是对故乡父母的深情留恋。云南成仁明的《生命充满盐粒》(外一章),没有回避现实生活带来的痛感,而是直抒胸臆,直指生活的最痛处,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陕西肖建新的《清晨的荷花》,则用荷花的清芬与素朴,点缀了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安徽蔡兴乐的《微光》(外二章),用词简洁、有力,他在散文诗里强调了“分水岭”这个地理概念,然后展开想象,情真意切。河南王剑的《落》(二章),以“雪落”和“果落”为题,意为成熟时的心境和孤独时的心境,让人在自然中参悟着一切。
2020年的《星星•散文诗》我每期必读,读完后,喜欢在杂志上随手记上一些读后感。第七期的读后感写得更为详细,遂成此文。“天上有三颗星星,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一颗就是诗歌”,而《星星》诗刊现在一分为三,成了旬刊,是否有意接受三颗星星的暗示,则不得而知。读《星星》,生活处处都有诗意;读《星星•散文诗》,则在炎热的盛夏,心中升腾起一股莲香,沁人心脾。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4.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5.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双基时代文学本真性的哲学探析
  8.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9.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E组)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