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圣境
——致亲爱的母校
诗/宗良
序
在黄土高原的残垣沟壑中,吕梁山的南麓,有一个地处低洼的县城,周边河流在此汇集,而后进入黄河,这块低下湿洼三面环河的地方,称之为隰(xi)县。县城南有一座寺庙名为圣境寺,占地百亩,为河东巨刹,“结构宏敞,规模宏伟。前有东岳行宫,后有诸佛宝殿。其朱幡华盖,碧马金轮,绘塑之盛,称巨观焉!”
县城西,亦有寺庙一座,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千佛庵。门额题有“道入西天”,故又称之为“西天”。但与圣境寺殿内的精湛悬塑及彩绘相比,只能屈居其次,所以又被称为“小西天”,圣境寺被称为“大西天”。
我的母校,创办于1948年的“西山明珠”---山西隰县师范学校,就建校于“大西天”圣境寺。
1989年,走进你,像步入神圣的殿堂
怀揣十七年积攒的梦想和小心,抵近你
所有血脉在偾张,所有骨骼在歌唱
洁白的云朵从蓝天洒落
化作昕水河微微细浪
那时的幸福,像昕水河畔的石子
俯拾皆是,五彩斑斓
在为时不短的时光里
自踏进你殿堂的那一刻
便沐浴着悲悯的荣光
“有教无类,教学相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些动人的字眼植根于梦想
像故乡岭上的小树
与日俱增,茁壮成长
那年月,每一天都充满阳光
生活的犄角旮旯
处处辉映恩师的吉祥
贞元老师手握画笔、眉目慈祥
在晨曦初露的操场,在冰冷的河床
在萧瑟的山岗,在欢快的课堂
莘莘学子,皆是他爱的底版
有时用线条勾勒
有时用色彩装点
有时配以卷轴
有时嵌入相框
……
岁月的河流,已将记忆漂白
唯独这些画面,就像陈年佳酿
回味悠长,历久弥香
大涌老师发言让人如沐春风
他一开讲,定能赢得满堂喝彩与鼓掌
“高高山上一树槐”经他描摹
即刻化为脉脉情思、百转柔肠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稼轩居士断然不会想到,自己的悲愤
若干年后,被场景回放、形象再现
……
大涌老师引领我们
源流而上,追溯过往
在温暖的词汇里,叩问历史探访先祖
既有小情怀,更有大志向
如泉老师独居401室
就在我们宿舍邻旁
其实,就是一位兄长
写诗、涂鸦、拉二胡、侃大山
自号白开水,偶尔哼两句京腔
日子在达观自嘲中如水流淌
往来的风,运行的日月,以及
生活的点滴过往、寸缕艰难
他随手一捉,便化作绚丽篇章
韵味十足、溢彩流香
……
“一个人,可以不伟大
但,不能不高尚
生活,可以很平淡
但不能无梦想”
当然,还有100班的44位同窗
都是圣境寺心目中的栋梁
原本期望,人人化身鲲鹏翱翔
这么多年的风声传来
同窗大多数,仍是一只只信鸽
传道、授业、解惑
怀一腔热血,立三尺讲台,为万世师表
平凡的日子里,使命非凡
我经常在怀想您,在每一个陌生的城市
在每一次荣耀或者失落,每一次风起云涌的时刻
我总能想起院落深处,那座沧桑的殿堂
门前的古柏,以及,万历年就萌发的
美好愿望。当然,这些都不是您的初衷
当洪钟大吕在城南回响,穿越洪荒的诵经声
原本祈求平安,护佑吉祥,加持能量
而今,化身使者,沟通古今,播种希望
每个学子心中,都盛开着桃李芬芳
我不是金刚,亦非罗汉,更不是菩萨
甚至,无法留住您宏愿的道场
我们一个个远走高飞,留给您的
是一次又一次山高水长、秋水渐凉
我们怀揣初心,铭记沧桑
奔跑在播种、浇灌、耕耘的路上
然而,我们无法将您遗忘
尽管今天,您已封存了历史荣光
我的大西天,我的圣境寺
五十三年来,以及之后
每一颗心灵,仍将传递天使的善良
每一寸骨骼,仍将浸淫金刚的坚强
每一个生命,仍将挺拔园丁的脊梁
我的大西天,我的圣境寺
是您向我们敞开了慈爱的胸怀
宣示着星辰大海、日月风光
鸣响着历史过往、岁月悠长
启蒙着播种善良、耕耘希望
我愿是您殿前那棵古柏
时刻聆听晨钟暮鼓,与您朝夕相伴
地老天荒。我愿做您檐下那窝春燕
春暖銜泥,夏至返乡
年年带给人间生机与希望
可这些,已只能是一个梦想
在完成历史使命,封存时代辉煌
正式关闭圣境寺的殿堂,我只看到
隰县四中,站在您的肩膀
我的圣境寺,我的大西天
即使转身,仍做了通往彼岸的桥梁
不计较、不争执、不炫耀
我的大西天,我的圣境寺
谁经过您的殿堂,谁就加持您的荣光
谁注目您的脸庞,您就会为他播种希望
您是点燃信念的一粒火种
您是一条默默奉献的春蚕
您是广袤的尧都大地、西山热土
所有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
走向你,就走向一份神圣
走出你,就走出无数希望
(草于2021年5月)
——致亲爱的母校
诗/宗良
序
在黄土高原的残垣沟壑中,吕梁山的南麓,有一个地处低洼的县城,周边河流在此汇集,而后进入黄河,这块低下湿洼三面环河的地方,称之为隰(xi)县。县城南有一座寺庙名为圣境寺,占地百亩,为河东巨刹,“结构宏敞,规模宏伟。前有东岳行宫,后有诸佛宝殿。其朱幡华盖,碧马金轮,绘塑之盛,称巨观焉!”
县城西,亦有寺庙一座,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千佛庵。门额题有“道入西天”,故又称之为“西天”。但与圣境寺殿内的精湛悬塑及彩绘相比,只能屈居其次,所以又被称为“小西天”,圣境寺被称为“大西天”。
我的母校,创办于1948年的“西山明珠”---山西隰县师范学校,就建校于“大西天”圣境寺。
1989年,走进你,像步入神圣的殿堂
怀揣十七年积攒的梦想和小心,抵近你
所有血脉在偾张,所有骨骼在歌唱
洁白的云朵从蓝天洒落
化作昕水河微微细浪
那时的幸福,像昕水河畔的石子
俯拾皆是,五彩斑斓
在为时不短的时光里
自踏进你殿堂的那一刻
便沐浴着悲悯的荣光
“有教无类,教学相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些动人的字眼植根于梦想
像故乡岭上的小树
与日俱增,茁壮成长
那年月,每一天都充满阳光
生活的犄角旮旯
处处辉映恩师的吉祥
贞元老师手握画笔、眉目慈祥
在晨曦初露的操场,在冰冷的河床
在萧瑟的山岗,在欢快的课堂
莘莘学子,皆是他爱的底版
有时用线条勾勒
有时用色彩装点
有时配以卷轴
有时嵌入相框
……
岁月的河流,已将记忆漂白
唯独这些画面,就像陈年佳酿
回味悠长,历久弥香
大涌老师发言让人如沐春风
他一开讲,定能赢得满堂喝彩与鼓掌
“高高山上一树槐”经他描摹
即刻化为脉脉情思、百转柔肠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稼轩居士断然不会想到,自己的悲愤
若干年后,被场景回放、形象再现
……
大涌老师引领我们
源流而上,追溯过往
在温暖的词汇里,叩问历史探访先祖
既有小情怀,更有大志向
如泉老师独居401室
就在我们宿舍邻旁
其实,就是一位兄长
写诗、涂鸦、拉二胡、侃大山
自号白开水,偶尔哼两句京腔
日子在达观自嘲中如水流淌
往来的风,运行的日月,以及
生活的点滴过往、寸缕艰难
他随手一捉,便化作绚丽篇章
韵味十足、溢彩流香
……
“一个人,可以不伟大
但,不能不高尚
生活,可以很平淡
但不能无梦想”
当然,还有100班的44位同窗
都是圣境寺心目中的栋梁
原本期望,人人化身鲲鹏翱翔
这么多年的风声传来
同窗大多数,仍是一只只信鸽
传道、授业、解惑
怀一腔热血,立三尺讲台,为万世师表
平凡的日子里,使命非凡
我经常在怀想您,在每一个陌生的城市
在每一次荣耀或者失落,每一次风起云涌的时刻
我总能想起院落深处,那座沧桑的殿堂
门前的古柏,以及,万历年就萌发的
美好愿望。当然,这些都不是您的初衷
当洪钟大吕在城南回响,穿越洪荒的诵经声
原本祈求平安,护佑吉祥,加持能量
而今,化身使者,沟通古今,播种希望
每个学子心中,都盛开着桃李芬芳
我不是金刚,亦非罗汉,更不是菩萨
甚至,无法留住您宏愿的道场
我们一个个远走高飞,留给您的
是一次又一次山高水长、秋水渐凉
我们怀揣初心,铭记沧桑
奔跑在播种、浇灌、耕耘的路上
然而,我们无法将您遗忘
尽管今天,您已封存了历史荣光
我的大西天,我的圣境寺
五十三年来,以及之后
每一颗心灵,仍将传递天使的善良
每一寸骨骼,仍将浸淫金刚的坚强
每一个生命,仍将挺拔园丁的脊梁
我的大西天,我的圣境寺
是您向我们敞开了慈爱的胸怀
宣示着星辰大海、日月风光
鸣响着历史过往、岁月悠长
启蒙着播种善良、耕耘希望
我愿是您殿前那棵古柏
时刻聆听晨钟暮鼓,与您朝夕相伴
地老天荒。我愿做您檐下那窝春燕
春暖銜泥,夏至返乡
年年带给人间生机与希望
可这些,已只能是一个梦想
在完成历史使命,封存时代辉煌
正式关闭圣境寺的殿堂,我只看到
隰县四中,站在您的肩膀
我的圣境寺,我的大西天
即使转身,仍做了通往彼岸的桥梁
不计较、不争执、不炫耀
我的大西天,我的圣境寺
谁经过您的殿堂,谁就加持您的荣光
谁注目您的脸庞,您就会为他播种希望
您是点燃信念的一粒火种
您是一条默默奉献的春蚕
您是广袤的尧都大地、西山热土
所有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
走向你,就走向一份神圣
走出你,就走出无数希望
(草于2021年5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