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情出肝胆 拔俗自矫矫 ——刘炜评先生《京兆集——半通斋诗选二集》赏读

作者:曲江寻梦   2021年03月09日 09:28      1060    收藏
 文/ 孙民随
        粗略算起来,与半通斋主刘炜评先生结识,已经近二十年了。一直觉得他是一位奇人,更是一位达人。每次诗友聚会,他都会语出惊人,加上穿插清唱几段京剧、秦腔、花鼓戏,且唱得那么在行,无不使人解颐绝倒。就连他在台上的讲座,也时而来几句幽默,亦或几句方言,逗得台下笑声连连,气氛十分活跃。所以我以为,半通斋其人的奇,决定了其诗的奇。
        牛年早春,幸得到炜评先生签名的《京兆集——半通斋诗选二集》,珍之读之,如沐春风。所以在激动之余,冒然写点儿文字,许是不自量力,但总也不能辜负这个珍爱及平日之交往。
        翻开这本厚达349多页的《京兆集》,乃是妙笔生花的诗意记录。很难想象,这位在职的教授,大学学报的编审,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耕耘出了这么多硕果。正如薛瑞生教授在序一中所说:“他实乃众驾之马,余力无尽,不数年间,完成管理、编审工作之余,又文集、诗集迭出,竟达五六部之多。”不能不令人敬慕。
        读炜评教授的诗,感其集精气神于一体,聚品学德于一炉。实乃才子之诗、学者之诗、达人之诗、史家之诗。“半通斋”者,非“半通”也,实乃才与学融会贯通之士也。

        一,真诗如其人,读诗知其心
        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故而读诗,如对其人。炜评先生饱览群书,取古贤之长,增自身之才。其诗作多有用典,幽默中显秉性,笑侃里有旷达;遣词造句,随意自然;俚语乡俗,随即入诗;守正纳新,求正容变;机动灵活,引人入胜。
        翻开这部诗集,题目中含有戏谑之字者,竟达65处之多,还不算其他诗内的幽默成分。其中祝贺酬谢之作,更常常于“调”“谑”之间见出真挚情谊。如《戏赠友人远旅》:“腰圆何惧旅途难,眼宇五洲随处宽。旬月环球三万里,刘郎回作井蛙看。”自比“井蛙”,固是谦虚之语,但旨归却在于羡慕、赞赏友人的“爱玩”——行万里路是也。
        又如《报褚波学兄二首》其一:“卌年季子老长安,各守寸心天地宽。不为秦王吮尻痔,曹公百乘等闲看。”第三句典出《庄子·列御寇》,讲的是宋人曹商的腌臜事。庄子当面讽刺曹氏:“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此即成语“吮疽舐痔”的出处,比喻卑劣地奉承服侍权势者。此作以曹商事反衬所赠者人格的傲岸,并视为惺惺相惜者,立意之庄正,读者自可会心。
        与同学聚会,乃是人生之乐趣,以诗明意,是最佳选择。但要将三十年前的同窗38位一一写尽,实在太不容易了。《同窗素描七绝三十八首》,篇篇都是点睛之笔,浓妆淡抹各不相同却总相宜。如《王引萍》:
        心湾深处有澄湖,晴雨荡舟自裕如。
        一去西京三十载,声名塞上迈班姑。
        四句读过,一位宛如班昭那样的才女,跃然纸上。班昭是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完成班固未尽的《汉书》。汉和帝即位,多次召之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之为老师。诗谓这位同学“声名迈班姑”,当然是夸饰之语,但可以见出诗人对于远赴“塞上”、多年孜孜矻矻教书育人的女教授的推许。此作后附有房日晰教授评语:“前二句喻义绝妙。”已经恰到好处,不再赘述。
        部分赠答诗中,作者调侃自己,涉笔成趣,时有苦乐并在的意味。如《戏答友人问》是拿自用笔名开涮自己。作者用过多个笔名,以至“以假乱真”,此答问即以此“做文章”,令人读来忍俊不禁。其一写道:
        钝剑拙刀林浒行,鬼名自取乱逵名。
        无须剪径掏金玉,度牒活身留卫平。
      “林浒”犹“水浒”,林边水泽之地。以“鬼名”戏谑,来自于《水浒》的“李鬼”,这里指作者笔名“刘炜评”。第三句的“剪径”,即拦路抢劫。后两句说自己无须像李鬼一样去实践抢劫,因为还有本名“刘卫平”可作“度牒”以“活身”,这就话里有话了。按:旧时僧道出家,由官府发给凭证,谓之“度牒”。
        其二中又写道:
        浅薄诗文草芥轻,笔名三五乱真名。
        愧闻豹变增尴尬,晚号最宜称痿评。
       “豹变”,乃是友人的嘉赞,谓作者实力与年俱增,职位亦随之渐高。作者却闻之自愧而尴尬,说“晚号”还是宜用“痿评”,谐音“炜评”。所谓“痿”,当然是写不动了意思,其自谦与自乐,幽默与达观皆在诗内,妙趣之横生,非高手莫能为也。

        二、熟读历史,识见剀切
        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尤其冷静深刻的反思,乃是诗人历史观、世界观的诗意展现。炜评先生咏史,往往视角独特,体现的情怀与眼界,洵非俗常。如《商洛采风八首》中的《过商鞅广场》:
        厌看州城塑此君,如云吊客往来频。
        谁知革故鼎新者,元是天资刻薄人?
        商鞅原名卫鞅,从卫国来到秦国,因封地在商洛,被称作商鞅。商鞅的变法,使秦国强大。但残酷的政治斗争,又使他落了车裂下场。商鞅实行的愚民、贫民政策,对后世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连司马迁都称其乃天资刻薄之人。所以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段不平常的史迹,得出了“谁知革故鼎新者,元是天资刻薄人”的结论,堪与史圣共鸣。
        而另一首写明末将领袁崇焕的诗,却表现出无限怜悯之情。袁崇焕本是文官,因明朝危难,毅然不负重任,领兵御敌。先读《过袁崇焕烈士墓》之其一:
        清明泪奠广渠门,岂只煤山断国魂?
        截寸争沽西市日,此魂万姓已生吞。
        虽然袁崇焕或有某些被后人争议至今的过错,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心鉴日月、精忠报国的重臣。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够力挽狂澜于既倒,更有可能让明朝的起死回生者,必是袁公莫属。结果却在大敌当前、启用贤能之时,崇祯皇帝干出了自毁长城的蠢事来。作者下笔铿锵,掷地有声:“截寸争沽西市日,此魂万姓已生吞”,写出了刽子手在对袁崇焕施行凌迟酷刑时,不明真相的愚民,竟然争抢割下的人肉片。刽子手割一块,被妖言蒙蔽了的“爱国者”,狂热付钱取之和烧酒生吞,最终只剩下骨架。作者用“万姓”“争沽”之语,不仅形象地再现了荒诞绝伦的场面,更表达了椎骨彻心的哀痛。
        再看其二:
        半世功名万世留,直教后敌悯前仇。
        我来深恶红尘客,鸦噪莺鸣总不羞。
        一个“悯”字,从“后敌”的态度写出了袁崇焕人格的伟大。相对袁公来说,清朝就是他的“后敌”,乾隆皇帝竟然被“前仇”的勋业和遭际所触动,做出了为袁公平反之举动。而作者之所以“深恶红尘客”,是因为眼前熙来攘往者的“鸦噪莺鸣”,鲜有对于那段沉痛历史的深切读解,故而感到无比愤恨与悲哀。
        另外还有诸多咏史之诗,如《重读蒋延黻先生<中国近代史>有感》的颔联和颈联:“玉墀诺诺盈千士,病厦摇摇耸九天。装哑后来林少穆,扶乩日下义和拳。”极写中国社会之病态,就连林则徐这样曾经无畏禁烟的勇士,后来也面对先现实装聋作哑了,岂不哀哉!

        三、关注当下,悲悯生民
        《京兆集》中,屡有关于当下社会诸多现象的实写和表态,使读者不能不感动于作者对于天下事的热忱关注、鲜明臧否。
        当今国足赛事,无不牵动着各界及球迷的神经。每一场赛事之后,都会引起激烈的反响,包括传媒、网络等,成为社会热点。作者在工作之余,对国足每每关注,在银屏之前看得投入,看得动情。《观球打油一律》,就是作者观球的真实写照:
        昨夜看球二比零,挥拳直欲碎荧屏。
        又输豪赌三千块,白买鲜啤四十听。
        臭脚他羞称国足,哀嗟我屡向沧溟。
        咱娃何日真争气,抚慰老夫心脏宁。
        泱泱大国的国足,竟然又一次被剃了个光头,所以作者竟有“挥拳直欲碎荧屏”的非常举动。想到了为这场球赛的看好,竟敢“豪赌三千块”,“鲜啤四十听”,结果却输得惨不忍睹,大有欲骂“臭脚”羞他先人之冲动。但无奈之下,还是将希望寄托在“咱娃”身上。此诗可谓写得酣畅淋漓,感情充沛!正如诗后星汉教授的点评:“此类举动,炜评较之星汉,已属其次。闭目思之,国内教授,当属罕见。”其弟子王彦龙的点评更为直接:“莫如关机睡觉去也!”
        对于底层百姓的生活,作者给予了更多的同情和怜悯。如《西大北校区天桥下逢卖柿老者》:
        破帽遮头掩怆神,半笼霜柿覆街尘。
        营生愧说教书苦,最苦摆摊寒夜人。
        作者路经天桥,见到“破帽遮头”的卖柿老人为生计而摆摊直至寒夜,从而联想到自己——固然“教书苦”,但面对卖柿翁,又还能说什么呢!中唐时担任盩厔县尉的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半通斋的这首绝句,展现着与大诗人白居易相同的的悲悯情怀。
        还有《新畲田词五首并序》《重读<畲田词>有感》等诗作,都是怜民情结的表现。《新畲田词五首并序》其三写道:“打夯人怜暖脚人,何曾情话炕头陈?春耕秋获同甘苦,不悔南邻嫁北邻。”描写农村夫妻同甘共苦,互相知冷知热的恩爱之情。而其五的首联“社鼓金秋报小康,暖心标语满村墙”,则又形象地反映了当今农村奔小康的感人画面。“社鼓”报捷,标语“暖心”,村里满墙都是,一派欢乐景象。

        四、风流倜傥,纵横捭阖
        诗词作品,既是学识才气的反映,又是个性胸襟的彰显。《京兆集》作者视野辽阔,才情充沛,为人洒落,诗笔自由,其作品立意往往卓尔不群,甚至可用放荡不羁来形容。作者为诗,不仅根植“缘情”“美刺”传统,更能立足当前,放眼天下,鞭笞时弊,针砭邪恶,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故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吃喝拉撒,可成妙趣。不少诗作凸显着作者的个性,乃至做人的准则。这里不妨随意选上几首中的金句,以窥全豹:
        《吴郎设席口占依前韵》:
        莫误狂奴是贱男,身心两造并痴憨。
        经行水火如天浴,收拾妖魔掷潲泔。 
        来世援桴还耍二,今生狡窟不求三。
        鲸吞大白西京夜,醒脑平明有橘柑。
        颔联“还耍二”与“不求三”,写得幽默诙谐,又率真径直,可谓恣肆洒脱。
        另外还可从《酣睡》这首绝句里,再次领略作者的诗品、人品:
        夔鼓倒头掀逆鳞,无忧高枕独孤身。
        丰隆腔调谁能夺?鼻息天生不仰人。
        后二句的自问自答,尽写睡眠时的悠然自得。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心态舒坦自信者,又何须仰人鼻息?
        在《网辩收兵打油一律》中:“千辩到头真费劲,三声滚蛋各回村。”读过真是解馋,不避俚俗的“滚蛋”一词,信手拈来入诗,用得多么豪爽!作者的爱憎分明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感古今刘氏事有作》中的其一:“悲吟黎阁思中垒,软骨儿郎莫姓刘。”姓刘者就该有骨气,出语显得有点“霸道”,然正可见出作者的自惜羽毛!同题第三首又云“盖棺最怕千夫指,羞了先人羞后人”,自期自律更进一层。
        对于人间古今楷模,作者的敬仰发自心底。“史幸颖毫逢巨手,天教雄主伴畸人。”(《太史公颂》)“星空万古悬双灿,度我心灯迈俗尘。”(《重读李杜集》)“心仰三闾血气真,诗祈工部授风神。”(《席后绝句五首呈秦中诗友》其五)“我生偏爱圣人蛋:屈子范滂方孝孺。”(《读文有感》)“忍看遗容对故人,此身恨不赎其身。”(《悼陈公忠实先生》)其中诗圣杜甫在作者心目中尤其具有精神标高的地位,集中多篇作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推重之情。
        作者的创作体式多样,既有诗词,也有散曲。如《【中吕·山坡羊】春衣》:
        早衣午换,午衣晚换,薄薄厚厚都穿遍,乍温馨,又凄寒,这春好似美人面,脾气不知谁个惯。阴,也瞀乱,晴,也瞀乱。
        这首散曲将乍暖还寒,春寒料峭的“春感”,写得恰如其分。衣服一天几换,天气犹如“美人面”一样“不确定”,又是谁将它“惯”成了这个样子呢?曲尾的“瞀乱”是陕西方言,念“木乱”。
        再如《【正宫·塞鸿秋】忆昔戏和沙鸥庐词客》:“牛儿啃草坡梁上,稼娃光脚村头唱。出秦入楚翻花样,调荤搭素舌尖荡。吼时麻辣烫,歌罢饥寒忘,爷娘频笑猕猴相。”一幅秦头楚尾地乡村放牛娃的生活场景,活泼泼展现读者眼前。

        五、坦诚情怀,谦和君子
        从不居高临下,毫无凌人盛气,和诗友相互尊重,坦诚交流,是我对半通斋主的一贯印象。想着我本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直至退休,老而无为,和教授相差天壤之别,无可比性。但他每次都称我为“孙兄”,令我动容。而我也直接称他“炜评”,没有加“教授”头衔,更觉拉近了距离。记得那次和炜评在微信里交谈时,我敲出了“炜平你好”的字样,他即刻回复道:“怎么不让俺说话了?”我一看,原来是少了个言字旁。面对他的幽默和诙谐,我便忙说;“呵呵岂敢!君乃前度刘郎,有高祖的不拘小节,武帝的雄才大略,刘梦得的豪迈俊爽,基因尚且如此,于今又有何说?”几句玩笑,活跃了气氛。
        记得那年,群管说轮我在群里给大家上课,不能再推辞了。于是我就准备了一篇《诗词创作漫谈》,是关于什么是好诗,如何写好诗的内容,其中引用了著名教授叶嘉莹先生关于好诗的几个要点,还有古今诗人的诸多论述。只是怕水平有限,把握不准,就发给了炜评教授,想让他把握一下。刚发出去又后悔了,想着炜评每天那么忙,我这篇八千多字,得一会儿看的。但又扯不回来了,便赶紧留言,说是不必看了。谁知没过多久,他不但看了,而且是逐句逐字地看,看得很认真,很仔细,提出了不少的修改意见,使我大为感动,觉得很是过意不去很,白白地耽误了他那么多宝贵时间。
        和高人为伍,与智者同行。和炜评教授交往的时间长了,自然受益匪浅。作为教授,炜评总是站得高,望得远。在这本诗集后边关于《旧体诗的现代性问题》的论文,使我又想起了炜评教授在讲座时的情形。他每次都能将诗词创作和时代结合起来,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出了旧体诗入史、与白话诗对话、写出“地球村”时代的精神气象等重大命题,无不令人耳目一新。记得2018年10月份的一天,参加了炜评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讲座后,回来有感而发,写了首《在西大现代学院聆听刘炜评教授讲座》的律诗:
        每每聆听总是新,探究原旨最高深。
        迷途灯塔能明目,境界格局难入门。
        诗路茫茫常困惑,物华缕缕欲牵魂。
        据经博论缘其道,莫使浮云遮在心。
        炜评先生既写诗,也写散文,不但写旧体诗,还写新体诗,可谓全面发展,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在创作旧体诗方面,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探索,不断创作,与全国知名教授、学者开展交流,经常参加高层论坛等等,可算是文学领域里的佼佼者了。  正如省诗词学会会长孟建国先生在《京兆集》序二所言:“自从霍松林先生黄钟绝响,长安骚坛虽诗潮涌动,千红万紫,却尚缺扛鼎之人。假以时日,我们能寄望于半通斋先生乎?”建国先生说得十分中肯,这“寄望”也属于同仁们。                                                                                                                                                                             
        《京兆集》内容丰厚,看点多多,恕不能一一赏读,所点评者也自忖难以到位,故而暂且写了这些,仍觉意犹未尽,不妨作一律为结。
        读刘炜评教授《京兆集——半通斋诗选二集》:
        欣闻京兆最真情,纸上纷纭万象呈。
        腹内乾坤皆妙趣,眼中世态任阴晴。
        诙谐常伴生花笔,臻语时因才子风。
        应是谦恭作学问,源头活水话丰盈。
                                                                                              2021年3月7日  星期天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4.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5.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双基时代文学本真性的哲学探析
  8.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9.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E组)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