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牲口
一、
我第一次进郑州,那是首次赶牲口。那时我才十来岁,一米二三的个头。从来未有出远门,最远到过南董沟。因为那里有亲戚,逢年过节走一走。对于郑州这个名,从小记忆在心头。是听奶奶讲故事,父亲年轻进郑州。在郑住了几十年,那里我家有房屋。是因老日扔炸弹,郑州乱成一锅粥。奶奶害怕丢了命,领着全家离郑州。回到老家老貔窝,当地也叫北大沟。我对郑州很向往,常想去那走一走。机会终于来到了,就是因为赶牲口。那是一九五一年,我家分了头牲口。是个紫色的骡子,四蹄两行有劲头。驮煤能驮三百斤,一天百里把路走。父亲赶着这骡子,三天两头进郑州。是从密县买的煤,次日卖煤进郑州。一趟能赚三块钱,能买一斗黑喜豆。那是我家摇钱树,吃喝穿戴不用愁。父亲卖煤起五更,让我拾粪跟后头。有天早辰五更股,父亲卖煤去郑州。让我拐个粪篮子,跟着拾粪后边走。天明走到三家店,看见东方出日头。我已拾了半篮粪,咧着粪篮往回走。父亲买了个烧饼,让我吃着乐悠悠。回头走到北坡顶,看见两人赶牲口。男的名叫陈永心,女的是个剪发头。我和他俩是近临,住的就是南北沟。因为他俩认识我,叫我跟他去郑州。当时我也很想去,跟在他俩后边走。边走路来边拾龚,拐不动了倒边沟。一直走到快尚午,俺才走到洋路口。我见两条火车道,还有一个火车头。
正好火车过来了,冒着黑烟往前走。俺等火车过去了,俺就穿过洋路口。往前走到布厂街,看到一座三层楼。顺着街道往里进,一直走到大同路。大同路可真热闹,一街两行尽高楼。门面装修极气派,卤的烧鸡流着油。往前走到南下街,有个煤行停街口。那里聚了一群人,还有一群大牲口。都是密县卖煤的,煤装排的一溜溜。才有几个买煤的,问问价钱往回走。在那等了两时辰,买煤人员又露头。煤行老板掂杆称,一边过着一边走。等到下午日偏西,还有些煤没买走。这时煤行焦急了,找着他的老户头,剩下的煤全卖尽。永心赶着牲口走。一直走到八里庙,吃吃饭来喂牲口。永心买了三碗饭,还有五个热馒头。让我吃碗捞面条,另带一个大馒头。那时可真饿饥了,馍饭好象往肚流。馍饭我都吃干净,永心问我夠不夠。我说可真吃饱了,肚子鼓的像皮球。饭店掌贵他姓麦,是个憨厚的老头。他说小孩你叫啥,这是头次来郑州?我说我名叫天保,今天跟他来郑州。我们正在说着话,见到过来两牲口。牲口驮着一个人,就是我父高遂柱。他见到我猛一愣,你咋会在这里溜。我就指着永心说,是他把我带郑州。父亲立刻跳下来,让我骑上了牲口。他在路上收着粪,一边收粪一边走。等到俺俩走到家,一下收了两驮蒌。从此我已上了路,赶了五年好牲口。从密到郑九十里,当时大多轱辘沟。马路大多两米宽,勉强能够过牲口。如果遇上对头帮,只能让到宽处走。新中国搞大建设,五三年始修公路。这段老路我走过,要过三河八道沟。这条古路数千年,马蹄踏过车迹留。
二
新的中国成立后,我家分了头牲口。还有二十多亩地,又有犁耙又有耧。父亲忙着去种地,还要天天赶牲口。又因他上点年纪,腰疼腿疼经常有。为了一家的生计,日夜都在发大愁,我家已有八口人,这个担子他来兜。当时我才刚十岁,但有较高的个头。父亲本想利用我,又怕我的年纪幼。怕我自小累坏了,成了残疾小老头。自从我去郑州后,见我壮实力量有。父亲有次对我说,让我替他赶牲口。我是心里想上学,又见父亲真发愁。因此我就停了学,接替父亲赶牲口。记得那是二月二,鸡叫头遍的时候。奶奶把我喊起来,吃了一碗小米粥。让我穿件新棉袄,还有黄饼一大兜。父亲牵出了骡子,把毛刷的很顺溜。然后备上了鞍子,又把口袋放上头。让我骑到骡身上,跟着俺村牲口走。俺村共有十八户,大多人家赶牲口,任金榜、任万灵,满仓得印陈明富。玉成叔、小振叔,任年成,任小五。大多都是我长辈,一块私跟赶牲口。有的一家赶个骡,有的赶着两牲口。牲口大都有名讳,名子叫着挺顺口。黑鬃马、大青驴,土黄骡子爬山猴。紫铜马、白玉蹄,兔子耳朶大牤牛。好媳妇、懒婆娘,金睛眼,冲天猴。我家骡子最老实,起个雅号叫温柔。两户人家较偏僻,隔着一条小河沟。为了出发的整齐,走时相互打招呼。吼吼吼吼叫几声,听到应声开始走。上了大坡聚齐了,牲口排成一长溜。上坡过了米饭组,走到庙东轱辘沟。接着过了老妮坟。到了光林寺桥头。过了南边鸡鸣冢,走到蔡家石磨沟。牲口趟过王寨河,又过油房房山头。后队刚过韦家窝,前头已经过卢沟。白石坡、中王庙,乔沟桥、三岔口。王家窝、官夫桥,赵家坡、陈路沟。碾盘岗,五里店,马昌河,到梁沟。梁沟是个小煤窑,煤堆堆的相山头。买煤人员一大群,按照顺序排成溜。驮煤牲口也很多,大多都拴在糟头。俺村人员走到了,派我专门看牲口。野地有家卖饭的,设的有槽喂牲口。我把草料倒槽里,再撒麸子和黑豆。洒上水来再搅匀,专门尽心喂牲口。当时太阳一格高,我的肚子也咕噜。看见饭铺大锅菜,白罗卜片掺豆腐。我把黄饼掏出来,交给饭铺的老头。他把黄饼切了切,放到菜锅来焖透。然后盛到大碗里,加了些菜辣椒油。我这肚子也饿了,狼吞虎咽吃个够。牲口喂好饭吃饱,我到煤堆去转游。看见俺村的大人,抬煤装煤忙不休。为了把煤来装好,用绳紧紧扎住口。有的煤底没装净,用手搓进袋里头。我见周围有树稍,伸手拿住往前走,帮助大人扫煤底,都夸我有眼色头。大人把煤装好后,回到饭铺看牲口。有的忙着添草料,有的忙着饮牲口。有的一旁抽袋烟,有的瞌睡低着头。大家把馍都拿出,泡在火热菜里头。停了一会焖好了,盛到个个碗里头。大家吃饱付了钱,都到槽上牵牲口。牵着走到煤场地,牲口排了一长溜。互相帮助搁上装,前边牲口开始走。搁装是个掏力活,我的力小发了愁。大人没有难为我,大伙一齐来动手。帮我把煤搁好了,我跟大伙一块走。日头偏西走到家,我的脸色像煤球。父亲把煤卸下来,奶奶拉我小黑手。问声孙子累不累。我说不累是胡诌。姐姐端出洗脸水,让我洗洗小黑手。到了次日的早辰,我又卖煤去郑州。起身走过刀条岭,顺路过过北大沟。张小湾、三家店,三李西头轱辘沟。列壃坡、桐树洼,过小塞、到台郭。下坡到了辘辘河,侯寨大坡坡很陡。拐了三个之字形,上到侯寨的街头。过小仓、经张仙,翻过一道小土沟。走过一个黄水桥,河水潺潺往下流。黄岗寺、七里闫,中午走到洋路口。穿过大街和小巷,到了煤店店里头。还是大人帮助我,卸煤过称抬杠头。卖罢煤后去吃饭,我是照护喂牲口。城里的饭就是好,锅馈油条吃个够。回家骑到牲口身,唱着小曲乐悠悠。从此一直干下去,刮风下雨没停手。有年冬天下大雪,大雪下有三尺厚。牲口它可认路径,顺着老路往回走。我披一条煤口袋,骑着牲口缩着头。回到家里混身雪,下了牲口不会走。两条大腿成硬棍,眼泪鼻涕往下流。奶奶给我做热饭,吃饱热饭才好受。有年夏天下瀑雨,混身衣服都湿透。好好道路冲坏了,只好绕到野地走。虽然赶牲口吃苦,累的混身酥骨头。但是跟着大人们,说说笑笑不觉愁。天天挣的有钱化,一家老少不发愁。奶奶夸我好孙子,我的心里乐悠悠。一下赶了五年整,直到入社那年头。我家牲口入了社。我已十五岁出头。开始上学去读书,不再在家赶牲口。但是我还想念它,那段生活苦与悠。认为乡情浓似蜜,时时甜在我心头。当时若无众人助,我是很难赶性口。虽说众人都出力,最多还是玉成叔。每次装卸都是他,不要分毫的报酬。五年一千多日子。他帮从来走前头。心想真该谢谢他。我的玉成好叔叔。对于众人的帮忙,我也永远记心头。赶牲口阿赶牲口,少年驾过的小舟。现在回忆挺甜蜜,顺便写了顺口溜。
高天保
20丨9年11月22日
一、
我第一次进郑州,那是首次赶牲口。那时我才十来岁,一米二三的个头。从来未有出远门,最远到过南董沟。因为那里有亲戚,逢年过节走一走。对于郑州这个名,从小记忆在心头。是听奶奶讲故事,父亲年轻进郑州。在郑住了几十年,那里我家有房屋。是因老日扔炸弹,郑州乱成一锅粥。奶奶害怕丢了命,领着全家离郑州。回到老家老貔窝,当地也叫北大沟。我对郑州很向往,常想去那走一走。机会终于来到了,就是因为赶牲口。那是一九五一年,我家分了头牲口。是个紫色的骡子,四蹄两行有劲头。驮煤能驮三百斤,一天百里把路走。父亲赶着这骡子,三天两头进郑州。是从密县买的煤,次日卖煤进郑州。一趟能赚三块钱,能买一斗黑喜豆。那是我家摇钱树,吃喝穿戴不用愁。父亲卖煤起五更,让我拾粪跟后头。有天早辰五更股,父亲卖煤去郑州。让我拐个粪篮子,跟着拾粪后边走。天明走到三家店,看见东方出日头。我已拾了半篮粪,咧着粪篮往回走。父亲买了个烧饼,让我吃着乐悠悠。回头走到北坡顶,看见两人赶牲口。男的名叫陈永心,女的是个剪发头。我和他俩是近临,住的就是南北沟。因为他俩认识我,叫我跟他去郑州。当时我也很想去,跟在他俩后边走。边走路来边拾龚,拐不动了倒边沟。一直走到快尚午,俺才走到洋路口。我见两条火车道,还有一个火车头。
正好火车过来了,冒着黑烟往前走。俺等火车过去了,俺就穿过洋路口。往前走到布厂街,看到一座三层楼。顺着街道往里进,一直走到大同路。大同路可真热闹,一街两行尽高楼。门面装修极气派,卤的烧鸡流着油。往前走到南下街,有个煤行停街口。那里聚了一群人,还有一群大牲口。都是密县卖煤的,煤装排的一溜溜。才有几个买煤的,问问价钱往回走。在那等了两时辰,买煤人员又露头。煤行老板掂杆称,一边过着一边走。等到下午日偏西,还有些煤没买走。这时煤行焦急了,找着他的老户头,剩下的煤全卖尽。永心赶着牲口走。一直走到八里庙,吃吃饭来喂牲口。永心买了三碗饭,还有五个热馒头。让我吃碗捞面条,另带一个大馒头。那时可真饿饥了,馍饭好象往肚流。馍饭我都吃干净,永心问我夠不夠。我说可真吃饱了,肚子鼓的像皮球。饭店掌贵他姓麦,是个憨厚的老头。他说小孩你叫啥,这是头次来郑州?我说我名叫天保,今天跟他来郑州。我们正在说着话,见到过来两牲口。牲口驮着一个人,就是我父高遂柱。他见到我猛一愣,你咋会在这里溜。我就指着永心说,是他把我带郑州。父亲立刻跳下来,让我骑上了牲口。他在路上收着粪,一边收粪一边走。等到俺俩走到家,一下收了两驮蒌。从此我已上了路,赶了五年好牲口。从密到郑九十里,当时大多轱辘沟。马路大多两米宽,勉强能够过牲口。如果遇上对头帮,只能让到宽处走。新中国搞大建设,五三年始修公路。这段老路我走过,要过三河八道沟。这条古路数千年,马蹄踏过车迹留。
二
新的中国成立后,我家分了头牲口。还有二十多亩地,又有犁耙又有耧。父亲忙着去种地,还要天天赶牲口。又因他上点年纪,腰疼腿疼经常有。为了一家的生计,日夜都在发大愁,我家已有八口人,这个担子他来兜。当时我才刚十岁,但有较高的个头。父亲本想利用我,又怕我的年纪幼。怕我自小累坏了,成了残疾小老头。自从我去郑州后,见我壮实力量有。父亲有次对我说,让我替他赶牲口。我是心里想上学,又见父亲真发愁。因此我就停了学,接替父亲赶牲口。记得那是二月二,鸡叫头遍的时候。奶奶把我喊起来,吃了一碗小米粥。让我穿件新棉袄,还有黄饼一大兜。父亲牵出了骡子,把毛刷的很顺溜。然后备上了鞍子,又把口袋放上头。让我骑到骡身上,跟着俺村牲口走。俺村共有十八户,大多人家赶牲口,任金榜、任万灵,满仓得印陈明富。玉成叔、小振叔,任年成,任小五。大多都是我长辈,一块私跟赶牲口。有的一家赶个骡,有的赶着两牲口。牲口大都有名讳,名子叫着挺顺口。黑鬃马、大青驴,土黄骡子爬山猴。紫铜马、白玉蹄,兔子耳朶大牤牛。好媳妇、懒婆娘,金睛眼,冲天猴。我家骡子最老实,起个雅号叫温柔。两户人家较偏僻,隔着一条小河沟。为了出发的整齐,走时相互打招呼。吼吼吼吼叫几声,听到应声开始走。上了大坡聚齐了,牲口排成一长溜。上坡过了米饭组,走到庙东轱辘沟。接着过了老妮坟。到了光林寺桥头。过了南边鸡鸣冢,走到蔡家石磨沟。牲口趟过王寨河,又过油房房山头。后队刚过韦家窝,前头已经过卢沟。白石坡、中王庙,乔沟桥、三岔口。王家窝、官夫桥,赵家坡、陈路沟。碾盘岗,五里店,马昌河,到梁沟。梁沟是个小煤窑,煤堆堆的相山头。买煤人员一大群,按照顺序排成溜。驮煤牲口也很多,大多都拴在糟头。俺村人员走到了,派我专门看牲口。野地有家卖饭的,设的有槽喂牲口。我把草料倒槽里,再撒麸子和黑豆。洒上水来再搅匀,专门尽心喂牲口。当时太阳一格高,我的肚子也咕噜。看见饭铺大锅菜,白罗卜片掺豆腐。我把黄饼掏出来,交给饭铺的老头。他把黄饼切了切,放到菜锅来焖透。然后盛到大碗里,加了些菜辣椒油。我这肚子也饿了,狼吞虎咽吃个够。牲口喂好饭吃饱,我到煤堆去转游。看见俺村的大人,抬煤装煤忙不休。为了把煤来装好,用绳紧紧扎住口。有的煤底没装净,用手搓进袋里头。我见周围有树稍,伸手拿住往前走,帮助大人扫煤底,都夸我有眼色头。大人把煤装好后,回到饭铺看牲口。有的忙着添草料,有的忙着饮牲口。有的一旁抽袋烟,有的瞌睡低着头。大家把馍都拿出,泡在火热菜里头。停了一会焖好了,盛到个个碗里头。大家吃饱付了钱,都到槽上牵牲口。牵着走到煤场地,牲口排了一长溜。互相帮助搁上装,前边牲口开始走。搁装是个掏力活,我的力小发了愁。大人没有难为我,大伙一齐来动手。帮我把煤搁好了,我跟大伙一块走。日头偏西走到家,我的脸色像煤球。父亲把煤卸下来,奶奶拉我小黑手。问声孙子累不累。我说不累是胡诌。姐姐端出洗脸水,让我洗洗小黑手。到了次日的早辰,我又卖煤去郑州。起身走过刀条岭,顺路过过北大沟。张小湾、三家店,三李西头轱辘沟。列壃坡、桐树洼,过小塞、到台郭。下坡到了辘辘河,侯寨大坡坡很陡。拐了三个之字形,上到侯寨的街头。过小仓、经张仙,翻过一道小土沟。走过一个黄水桥,河水潺潺往下流。黄岗寺、七里闫,中午走到洋路口。穿过大街和小巷,到了煤店店里头。还是大人帮助我,卸煤过称抬杠头。卖罢煤后去吃饭,我是照护喂牲口。城里的饭就是好,锅馈油条吃个够。回家骑到牲口身,唱着小曲乐悠悠。从此一直干下去,刮风下雨没停手。有年冬天下大雪,大雪下有三尺厚。牲口它可认路径,顺着老路往回走。我披一条煤口袋,骑着牲口缩着头。回到家里混身雪,下了牲口不会走。两条大腿成硬棍,眼泪鼻涕往下流。奶奶给我做热饭,吃饱热饭才好受。有年夏天下瀑雨,混身衣服都湿透。好好道路冲坏了,只好绕到野地走。虽然赶牲口吃苦,累的混身酥骨头。但是跟着大人们,说说笑笑不觉愁。天天挣的有钱化,一家老少不发愁。奶奶夸我好孙子,我的心里乐悠悠。一下赶了五年整,直到入社那年头。我家牲口入了社。我已十五岁出头。开始上学去读书,不再在家赶牲口。但是我还想念它,那段生活苦与悠。认为乡情浓似蜜,时时甜在我心头。当时若无众人助,我是很难赶性口。虽说众人都出力,最多还是玉成叔。每次装卸都是他,不要分毫的报酬。五年一千多日子。他帮从来走前头。心想真该谢谢他。我的玉成好叔叔。对于众人的帮忙,我也永远记心头。赶牲口阿赶牲口,少年驾过的小舟。现在回忆挺甜蜜,顺便写了顺口溜。
高天保
20丨9年11月22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