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清风扑面来

作者: 2020年07月22日16:04 浏览:71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濂溪清风扑面来
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我慕名来到湖南道县的周敦颐故居,参观访问。
道县古称道州,旧时为“湘南四州”之一,与衡州(今衡阳)、永州、郴州并称,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方。唐朝时,著名诗人、散文家元结曾出任道州刺史,在这里写下《舂陵行》等诗篇,反映当时的苦难现实,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著名宰相寇准也被贬为道州刺史。至今,为纪念他而修复的“寇公楼”,仍然屹立于道州的古城墙上。
寇准出任道州刺史的前3年,这里诞生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后来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学派的开山鼻祖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出生于一个书香仕宦之家。父亲周辅成是北宋真宗期间进士,曾任贺州桂岭令。周敦颐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15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进京投靠正在做龙图阁学士的舅舅郑向。在舅舅的指导和督促下,刻苦学习经史子集,20岁就以才闻名。后在江西、湖南、四川、广东一带为官。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将他创立的学派称为“濂溪学”或“濂学”,该学成为湖湘学的重要思想渊源。他的两个学生程颢、程颐兄弟后来成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被尊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周门二程”。有名的程门立雪故事,就发生在程颐身上。
周敦颐故里位于县城西约20公里处,现名清塘镇楼田村。进入村庄,远远看见一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书 “濂溪故里”四个大字。走近一看,一幅长联十分引人注目:
周庭举世皆尊,元公哲学,鲁迅文章,恩来开国总理;
风景这边独好,濂水湛蓝,都庞苍翠,道岩湘南奇观。
对联高度概括了周敦颐及后裔的繁衍发达和濂溪故里的自然景观。
上联中,鲁迅、周恩来,都是周敦颐的后代。其中,鲁迅(周树人)、周作人是其第32世孙,周恩来是其第33世孙。
下联中,濂水,为周敦颐故居前的一条溪水;都庞,指都庞岭,为南岭五岭之一,也是道县所属山系;道岩,是故居附近的一个岩洞,也称月岩。因洞口像一轮弯月挂在山中而得名。据记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此洞,认为“永南诸岩殿景,道州月岩第一”。月岩也曾为周敦颐读书、静养、悟道之处。岩内至今尚存《爱莲说》等宋代以来骚人墨客摩岩碑刻40余块,被列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风送爽,我们很快来到周敦颐故居。
在一座叫做道山的石灰岩下,依山傍水散落着一个村庄,居住着周氏后裔。村前是一片农田,有小溪环绕。据地方志记载,“有水萦纡,如青罗带,曰濂溪”。濂溪之名,便由此而来。
村中建筑除几栋新房外,大都十分古旧,青砖结构,有槽门、正屋、侧屋、围墙、青石板路等,显得古色古香。周敦颐故居,就坐落于其中一开阔处。这是周敦颐的出身地,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此度过的。
站在故居前四望,后面道山高耸,状如笔架,虎踞龙盘。两边房屋,飞檐翘角。屋前为一片荷塘,种满莲子。荷叶田田,一片青绿。 大都“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些已是“映日荷花别样红”。
据介绍,在周敦颐故居周围,共种植莲子一千多亩,使整个故居建筑群落,在莲叶和莲花的烘托中,变得更加美丽妖娆。
故居周边之所以种植这么多莲子,主要是因为周敦颐生前爱莲,并创作传世散文《爱莲说》。文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该文以“莲”喻“廉”,高度概括了为官之德与为人之德,是对廉洁文化的总结和推演,使廉洁文化以一种比喻的形式得到发扬光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为官为民者。
周敦颐从政较早,在他20岁时,就出任监主薄的职位,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先后任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县、桂阳县令,洪州知县,合州判官,虔州、永州通判,邵州代理知州,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判,南康知军等。
周敦颐也是古代清官中的典范。他一生淡泊名利,为官三十余年,基本上是地方官,但他廉洁自律,不贪不腐,勤政为民,勇于任事,政绩显赫。
据史料记载,他在洪州(今南昌市)任知县时,生了一场大病。好友潘兴嗣上门去探望,一进家门,大吃一惊。周敦颐的家中空空如洗,十分寒碜,日常生活用品全部堆放在一个破旧不堪的老柜子里。家里所有钱财,加起来还不足一百文。这哪是当官人家的模样?比普通百姓都不如。
潘知道周敦颐为官多年了,俸禄并不低,怎么家境如此呢?原来,周敦颐每领到俸禄后,总是拿去扶贫济困,分送乡里或招待亲友,只要老百姓有困难,他都会慷慨解囊。现在,自己生病了,却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他的妻子哭着对友人说:“钱财散尽之后,全家便总是每天以粥度日,生活清贫且寒酸。”
后来,周敦颐为官的一些好友们想出钱为他建一处宅邸,被他知道后,婉言拒绝:“我节衣缩食,是为黎民百姓做表率,以防奢华浪费。如果为官者都穿锦衣、骑良马、贪图享乐,老百姓就会仿效,社会风气就会败坏。所以很抱歉,我不能接受你们的恩惠。”朋友们听后,都点头称赞。
周敦颐为官,对上不盲从,不阿谀奉承。庆历四年(1044),他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第二年,南安有一囚犯,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以执法严苛著称,要杀囚犯。众官都觉得不当,但都不敢出面讲话。唯独周敦颐据理力争。王逵不听,周敦颐气愤地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表示要弃官而去。王逵终于省悟,囚犯被免于死刑。
周敦颐对自己的下属却要求甚严,时刻监督他们的一言一行。有一次,他的一名手下把领到的俸禄、大米拿回家中,妻子取米斗一量,发现多了三石,两人都不作声。这事后来被周敦颐知道,便过问起来。手下红着脸说:“以前惯例给自己量米时,是不把冒尖的部分去平的,自然就多了些。”周敦颐又问:“那多出来的米应多付多少钱呢?”手下说:“这不用给钱。”周敦颐听后非常生气,责成手下把前几次多拿的米折成钱一并退回,同时将管米的仓官问罪,并要求依规办理。后来,当地其他官员知道这件事后,都感到非常的惭愧。 
周敦颐50岁时,出任永州通判。永州距离他家乡很近,家乡的亲戚朋友们想借助他的官位做点买卖,他即兴写了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的诗,作为回复:“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得醪味,举筋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在周敦颐故居不远处,新修复了规模宏大的“濂溪书院”。这是在他去世后,当地为纪念他兴学办学而修建的。
周敦颐为官,每到一地,都身体力行地设教讲学。他在郴州任县令,首倡办学,写有《修学记》,并在公斋里讲学。在邵州修学馆学舍,亲自主持开学典礼,对贫苦学生免收学费。明隆庆《永州府志》载:“里中人言学,永(州)道(州)间多亲炙其教”。周敦颐去世后,江南以濂溪命名的书院很多,引领了后代尚学之风。
周敦颐高洁如莲的品格,辉映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在他的影响下,南宋朱熹也爱莲,并写下《爱莲诗》:“闻道移根玉井旁,开花十丈是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曾国藩在《圣哲画像记》中,将周敦颐列为中国历史上32位圣人之第13位,对他极为推崇。
作为他的后人,周恩来总理在办公室里,时刻挂着他的《爱莲说》,既有其对先祖的崇敬和怀念,也借此自喻,表明廉洁为民的志愿。
夏日荷塘,凉风习习。莲花开处,姹紫嫣红。荷塘周边,很多游人在观荷、赏荷,陶醉在清风荷韵中。据了解,每年从全国各地,有数十万人来这里参观学习。2009年,这里已成为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濂溪清风,扑面而来,已经吹遍神州大地。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每日精选
诗人排行
诗歌排行
诗讯排行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4.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7.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诗歌大擂台,公开征集挑战者!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