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散文

作者: 2020年07月21日17:03 浏览:5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九旬老者的初心
毛一奇

秦岭魏巍,渭水泱泱。西岳华山姊妹峰少华山脚下,座落一所现代化文明监狱——陕西省华山监狱。庚子年初,一场不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这座监狱开启封闭管理模式,监狱警察轮班在岗,日夜守护监狱的安全。有一位九旬老者,每天凭窗远眺监区所在的方向,心里挂念着监狱的安危。
3月2日,当他得知监狱倡议党员募捐,第一时间拿出1000元,步履蹒跚中交到募捐人员手里。他说:“现在国家有难了,我年纪大,腿脚不灵便,帮不了啥忙,只能尽一点微薄之力”。工作人员劝老人不用捐这么多钱,并夸他觉悟高时,他却笑着说:“要说觉悟高,那些自愿请战去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才是真正的觉悟高哩!”
这位老者,是华山监狱离休警察史友,他已经连续3年交纳特殊党费。人生垂暮之年,老人更加关心国家大事,保持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初心。
两年之前,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前夕,有着71年党龄的他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取出一万元积蓄交给党组织。2019年底,渭南市华州区慰问华山监狱建国前入党的党员时,他再次将一万元交给党组织。他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党的扶贫工作越到后期越困难,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也想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一份力。”
秦岭巍峨,少华山骄峻。史友的归宿地在名山之侧的一座监狱,他的一个个善举背后,却有常人不知的坎坷。他常说,中国共产党把他从旧社会的苦难中拉出来,让他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
1930年12月,史友出生在河南省博爱县一个贫苦农户。他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长到13岁,家里无法生存下去,父亲把他卖给山西长子县乡间崔姓老汉为子。崔老汉病亡,他扶棺跪哭,为老人送终。家徒四壁,他去投靠崔老汉一个亲戚,靠瘦弱的双手干活谋生,是苦水里泡大的穷孩子。
同年2月,解放战争的战火在中原大地交织。17岁的史友拍去身上的尘土,他一路径奔,追随解放军队伍,在山西省长子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攻打山西运城盐池、解放陕南山阳、商南6个县乡及湖北郧阳等战斗中,史友作战英勇,被军区选为一等先进工作者。
1947年9月,史友在陕南镇安县火线入党。
在陕南一带,史友所在部队歼敌6900余人,解放县城43座,作战历时690多天。枪林弹雨的呼啸声里,他和战友们浴血奋战,九死一生中幸存于世。
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老人家心中涌现诸多复杂情感,他的手在颤动,泪水时不时溢出眼眶。他说:“我们部队,有将近一万名首长和战友们牺牲在陕南战场,他们用鲜血换来新中国诞生。我活下来,特别揪心啊!”  
华山险峻,只有勇毅攀登的人留其名,而工作和生活的道路上,青壮年的史友一直在登高。
1957年3月,史友脱下心爱的军装,转业至陕西省公安厅劳改局,这意味着从此他将进入改造罪犯的新战线。转业军人集训期间,组织指派他担任管理员。史友政治觉悟高,军事素质过硬,组织留他在西安的劳改局机关工作。史友向组织请求,选择去陕甘两省交界地带的陕西省马栏劳改农场。
当时,马栏劳改农场尚在创业时期,草木茂盛、野兽出没的大片山野地等待开垦。劳改干部们白天开荒种地两腿泥,晚上顶着星月、提着马灯巡逻,史友和战友们风雨兼程,开创新的事业,他乐在其中。1958年,史友迎来人生的大喜事,他与在西安一个大学医务室工作的姚魏兰喜结连理。史友身穿褪色的军装,胸前别四枚奖章和魏兰喜合影,身上散发出军人的英气。
在马栏劳改农场,他干会计工作。马栏区域,是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关中革命根据地故地。史友心里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用工作的汗水滋润初心。他精心梳理进出账的每一分钱,14载岁月流逝,白发爬上双鬓,他一直是单位的先进。无论身在何处,听从党组织的安排,一纸调令,收拾家当就走。1972年10月,两次搬家、两次更换工作单位之后,史友被调入陕西省莲花寺石渣厂,即后来更名的陕西省华山监狱。他兢兢业业工作,一直至离休。
入伍前,史友不识字。在部队,他学习文化,达到初中水平。转业之后,从来没有放弃学习。他打得一手好算盘,经手的钱数以万计。他经常告诉同事们一句话,“不能占国家一分钱便宜。” 1985年夏天,华山监狱财务科一位同事整理货款时,将1000元现金放错地方,回家后一时想不起来,急得大哭。在当时这笔钱相当于一个干警两年的工资收入。史友值班时,发现出纳员放错的钱,立刻通知了她。拿到“失”而复得的1000元,出纳员笑着问,“史会计,你真的不爱钱吗?”史友回答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占公家和别人的钱。”史友在监狱系统大半辈子理财,拿枪的手计算财富,没有出过差错。更让同事们感到羡慕的是, 57岁的他,于1987年通过自学考取注册会计师。 
史友保持一颗初心,自己过得简单而朴素。他和姚魏兰结婚时间不长,动员妻子离开大城市,来到马栏农场。夫妻相濡以沫,养育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成长。3个孩子找工作的年龄,许多人对史友说,按他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资历,向组织提要求,怎么该给孩子安排工作。可是,他从没有向组织开口。他的长子去煤矿打工,38岁,不幸亡于矿难;小儿子是民营企业化肥厂工人;女儿在华山监狱周边打工谋生。为了国家,他乐于付出,对于个人家庭,他却从不为难组织。
夕阳黄昏,史友蹬着自行车,凭借注册会计师去华山监狱所在的县城打工。老伴姚魏兰瘫痪在轮椅,史友陪伴前后不离不弃,直到2017年7月爱人去世。老伴住院期间花费10多万元,他没有用组织给他看病的小红本,而是靠省吃俭用,还清了债务。
英雄迟暮,他撰写回忆录《我在陕南》,写自己亲身的战斗经历,为生命早逝的战友延续宝贵的故事。
壮实、高岸,像黄土地上的汉子,为国家履行使命;即使到了生命的晚年,内心依然澎湃着对国家的爱。史友离休许多年,胸前一直别着党章,一生爱党。史友,一个九旬老者,他一生的辛劳和付出,如耸立的少华山般让知道他的人敬慕。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每日精选
诗人排行
诗歌排行
诗讯排行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