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1
八七年,纳雍还裸露在贫瘠的洪荒中
我在这洪荒中开了人生的第一腔
但未尝过洪荒附带的苦难
我的儿时,是父亲的青春
父亲用岀十二分的力
张开羽翼,为五口之家挡饥饿寒冷
他并不像鬃岭的凹槽拦截寒风那般轻松
因为他没有像石灰岩一样坚硬的骨头
父亲从过军,二次入过伍
他是村里为数不多念过初中的人
他用相机记录着我和两个哥哥的童年
也记录着母亲和他自己的青春
这是我记事后
才知道我的童年没有苦涩记忆的原因
2
一个将要历经洗髓伐骨的年代
之前都积攒了繁杂的矛盾
如何选择,一直伴随着争议与纠结
父亲是个敢于拼搏的人
他不忍人生像有轨电车般循规蹈矩
九零年春,阳光温煦
父亲血气方刚
与同村几个年轻人开采煤窑
把所有的集蓄投入到漆黑的巷道
他相信,生活会像煤球在火炉中
散发岀温暖的火焰
乌黑的煤块闪耀了两年
起落得像潮水
父亲说,就当回到了从前的一无所有
另谋出路
他开始给别人的煤矿过磅
守在用砝码称重的称边上
给我们生活的每笔收支称量
他也下过矿,用竹篓背起生计
他还上山伐木,走七八公里陡峭小路
将尼龙绳嵌进肉质的臂膀
多年以后,我望着父亲的背影
深信那弓着的脊背既有钢铁铸就的刚毅
也有镰刀使用久了的纤薄
3
307省道初修的道路用泥沙石混合铺成
父亲承包了离家近的一段
带着村里人,让锹镐啊
铁锤啊的声响盖过新年的热闹
土墙倒下了,红砖房就立了起来
煤油灯灭了,电灯就亮了起来
马车架子散了,小汽车喇叭响了起来
中央电视台播着“小平”浩大的发展改革
父亲把模糊的画面叫做“雪花”很大
把电视机上的两个触角唤作“天线”
父亲为人和善,总揣着两包烟
他说这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
是活跃气氛的不二良方
他不沾酒,是村里大小事的主事
临家的老人仙游,后组的孩子大婚
他像上紧发条的手表有条不紊
4
我的青年,是父亲的中年
脱去一些气宇不凡和锋芒
显露一些毅然和沉寂
他把鲜花收起来,摆上麦穗
他把相机收起来,擦拭犁铧
他把奔跑收起来,缓行漫步
他把多彩的表情,骤减得平淡无华
他把冲动的性情,揉搓得波澜不惊
父亲是个军人情结的患者
他把大哥塞进军旅的炉子
他说把老大炼得铮亮
就不必过分的操一份闲心
我也跟着大哥的步子走了一程
只是少了些高温和打磨
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有减弱的时候
父亲在曾经干过的煤矿上开了个小卖部
变卖一些时光和想法
那时的光阴飞得快速
几局像棋,或是一场麻将
都会将太阳从东山拽向西山
那时兴起了光盘电影和磁带音乐
总是集结一群休班的大汉
他们也在小卖部喝酒吃肉
谈论南村的寡妇和西部大开发
他们憧憬会在开发中奔向小康的道路
5
307改了三次道,从泥沙路
混凝土路到柏油路也更迭了三次
父亲用占用土地的钱把房建在了道旁
他说道路越改越直
迁居也让我们少走弯路
小卖部所在的煤矿倒闭了
封了洞口,像是也把一家人的生计
也堵在里面,漆黑……
父亲的背愈发的佝偻
他仍然笑着,笑着笑着头发就染了秋疾
掉了一些,黄了一些,白了一些
我从部队退役回来
父亲没有指责
接了一些垒石墙
还有抬电线杆的活
很重,重得他在夜色遮蔽的时候
偷偷的喘气呻吟
从集市到家,隔着三公里路
父亲要休息三到四次,才能回到家中
他烟抽的愈加频繁
一支接着一支,像是害怕火光熄灭
像是在尼古丁里找寻慰藉
也像是烟雾里苦楚才不那么清晰
6
大好的春日,刚好用来种蔬菜
父亲跟着母亲的节奏
松土,除草,播种,浇灌
阳光充沛,雨水适宜
只一季,父亲的皱纹长的最盛
像他退役时,从平原赶往黄土高坡
和我在一起,父亲的话很少
即使不话话也没觉着气氛微妙
他时常走神,烟头烧到手了
才猛然回神
我说少吸点烟吧,他惘若未闻
我常看到他的眸子,忧伤一闪即逝
父亲递来一千多元
不容许我揉作
我选择了岀远门,像云贵川的游子
趋附在繁华的都市
夜伏昼岀,或是昼伏夜出
只是偶尔想一下鬃岭山上的日落
和父亲堆满胡渣的微笑
7
我的而立,是父亲花甲之期
花甲之人大都执拗
像他常因牙疼与夜对坐
而不愿去医院
像他将咳嗽印成村里的一张名片
而不戒烟
更像他有气无力的年月将土拢捋直
还要拉起一条直线,洒上石灰粉
父亲开始怀念过去
怀念军旅的热血沸腾
怀念相遇母亲的弱冠年华
怀念土地里的绿色稗谷
怀念山岗上芬芳的花之香浓
我知道父亲怀旧
他试着把记起来的事,都装在木匣子中
像他装着《毛泽东选集》
和《迎春花》的匣子
那书页里面夹杂着老旧照片
和年轻的父亲
每本书的扉页,他都签下自己的名字
8
一七年年中,父亲身体每况愈下
在拗不过大哥的坚持下去了县医
辗转去省医确诊
CT的机器扫描着父亲的身体
像看穿他这起起伏伏的一生
大哥吩咐对父亲隐瞒一切
之后母亲常背着所有人抽泣
我一八年元旦辞去了广州的工作
回到家的那夜,亲朋齐聚
父亲和着他们聊天,像要把所有的话
都掏岀来,他们谈起父亲的往事
和有趣的新闻
他们也谈着去年的收成
新一年的计划
父亲的棺木被悄悄运往老屋
村里的人将其放好
又绝口不提的回到往常
之后好一段时间
天气岀奇的好,风不寒,气不躁
我扶着父亲,在自家的地里转悠
在老房前后徘徊
他同我说,其实他都知道
那时候他的脸发黑到我不敢多看
又忍不住多看一眼
9
父亲瘦得像一片树叶
一八年正月初九,2月24日
风,有些冷,有些决绝
它越过鬃岭的山麓
将父亲从枝丫上,吹落在我的怀中
1
八七年,纳雍还裸露在贫瘠的洪荒中
我在这洪荒中开了人生的第一腔
但未尝过洪荒附带的苦难
我的儿时,是父亲的青春
父亲用岀十二分的力
张开羽翼,为五口之家挡饥饿寒冷
他并不像鬃岭的凹槽拦截寒风那般轻松
因为他没有像石灰岩一样坚硬的骨头
父亲从过军,二次入过伍
他是村里为数不多念过初中的人
他用相机记录着我和两个哥哥的童年
也记录着母亲和他自己的青春
这是我记事后
才知道我的童年没有苦涩记忆的原因
2
一个将要历经洗髓伐骨的年代
之前都积攒了繁杂的矛盾
如何选择,一直伴随着争议与纠结
父亲是个敢于拼搏的人
他不忍人生像有轨电车般循规蹈矩
九零年春,阳光温煦
父亲血气方刚
与同村几个年轻人开采煤窑
把所有的集蓄投入到漆黑的巷道
他相信,生活会像煤球在火炉中
散发岀温暖的火焰
乌黑的煤块闪耀了两年
起落得像潮水
父亲说,就当回到了从前的一无所有
另谋出路
他开始给别人的煤矿过磅
守在用砝码称重的称边上
给我们生活的每笔收支称量
他也下过矿,用竹篓背起生计
他还上山伐木,走七八公里陡峭小路
将尼龙绳嵌进肉质的臂膀
多年以后,我望着父亲的背影
深信那弓着的脊背既有钢铁铸就的刚毅
也有镰刀使用久了的纤薄
3
307省道初修的道路用泥沙石混合铺成
父亲承包了离家近的一段
带着村里人,让锹镐啊
铁锤啊的声响盖过新年的热闹
土墙倒下了,红砖房就立了起来
煤油灯灭了,电灯就亮了起来
马车架子散了,小汽车喇叭响了起来
中央电视台播着“小平”浩大的发展改革
父亲把模糊的画面叫做“雪花”很大
把电视机上的两个触角唤作“天线”
父亲为人和善,总揣着两包烟
他说这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
是活跃气氛的不二良方
他不沾酒,是村里大小事的主事
临家的老人仙游,后组的孩子大婚
他像上紧发条的手表有条不紊
4
我的青年,是父亲的中年
脱去一些气宇不凡和锋芒
显露一些毅然和沉寂
他把鲜花收起来,摆上麦穗
他把相机收起来,擦拭犁铧
他把奔跑收起来,缓行漫步
他把多彩的表情,骤减得平淡无华
他把冲动的性情,揉搓得波澜不惊
父亲是个军人情结的患者
他把大哥塞进军旅的炉子
他说把老大炼得铮亮
就不必过分的操一份闲心
我也跟着大哥的步子走了一程
只是少了些高温和打磨
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有减弱的时候
父亲在曾经干过的煤矿上开了个小卖部
变卖一些时光和想法
那时的光阴飞得快速
几局像棋,或是一场麻将
都会将太阳从东山拽向西山
那时兴起了光盘电影和磁带音乐
总是集结一群休班的大汉
他们也在小卖部喝酒吃肉
谈论南村的寡妇和西部大开发
他们憧憬会在开发中奔向小康的道路
5
307改了三次道,从泥沙路
混凝土路到柏油路也更迭了三次
父亲用占用土地的钱把房建在了道旁
他说道路越改越直
迁居也让我们少走弯路
小卖部所在的煤矿倒闭了
封了洞口,像是也把一家人的生计
也堵在里面,漆黑……
父亲的背愈发的佝偻
他仍然笑着,笑着笑着头发就染了秋疾
掉了一些,黄了一些,白了一些
我从部队退役回来
父亲没有指责
接了一些垒石墙
还有抬电线杆的活
很重,重得他在夜色遮蔽的时候
偷偷的喘气呻吟
从集市到家,隔着三公里路
父亲要休息三到四次,才能回到家中
他烟抽的愈加频繁
一支接着一支,像是害怕火光熄灭
像是在尼古丁里找寻慰藉
也像是烟雾里苦楚才不那么清晰
6
大好的春日,刚好用来种蔬菜
父亲跟着母亲的节奏
松土,除草,播种,浇灌
阳光充沛,雨水适宜
只一季,父亲的皱纹长的最盛
像他退役时,从平原赶往黄土高坡
和我在一起,父亲的话很少
即使不话话也没觉着气氛微妙
他时常走神,烟头烧到手了
才猛然回神
我说少吸点烟吧,他惘若未闻
我常看到他的眸子,忧伤一闪即逝
父亲递来一千多元
不容许我揉作
我选择了岀远门,像云贵川的游子
趋附在繁华的都市
夜伏昼岀,或是昼伏夜出
只是偶尔想一下鬃岭山上的日落
和父亲堆满胡渣的微笑
7
我的而立,是父亲花甲之期
花甲之人大都执拗
像他常因牙疼与夜对坐
而不愿去医院
像他将咳嗽印成村里的一张名片
而不戒烟
更像他有气无力的年月将土拢捋直
还要拉起一条直线,洒上石灰粉
父亲开始怀念过去
怀念军旅的热血沸腾
怀念相遇母亲的弱冠年华
怀念土地里的绿色稗谷
怀念山岗上芬芳的花之香浓
我知道父亲怀旧
他试着把记起来的事,都装在木匣子中
像他装着《毛泽东选集》
和《迎春花》的匣子
那书页里面夹杂着老旧照片
和年轻的父亲
每本书的扉页,他都签下自己的名字
8
一七年年中,父亲身体每况愈下
在拗不过大哥的坚持下去了县医
辗转去省医确诊
CT的机器扫描着父亲的身体
像看穿他这起起伏伏的一生
大哥吩咐对父亲隐瞒一切
之后母亲常背着所有人抽泣
我一八年元旦辞去了广州的工作
回到家的那夜,亲朋齐聚
父亲和着他们聊天,像要把所有的话
都掏岀来,他们谈起父亲的往事
和有趣的新闻
他们也谈着去年的收成
新一年的计划
父亲的棺木被悄悄运往老屋
村里的人将其放好
又绝口不提的回到往常
之后好一段时间
天气岀奇的好,风不寒,气不躁
我扶着父亲,在自家的地里转悠
在老房前后徘徊
他同我说,其实他都知道
那时候他的脸发黑到我不敢多看
又忍不住多看一眼
9
父亲瘦得像一片树叶
一八年正月初九,2月24日
风,有些冷,有些决绝
它越过鬃岭的山麓
将父亲从枝丫上,吹落在我的怀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