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5月1日晚,诗人一度北京归来。
徽州诗社社长汪春茂设宴啸聚。——题记
风无边,水无界,思无涯。夕阳下
沉寂的一切正在绽放。昱城繁花似锦
举目皆是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
这是晚春的徽州,烟雨和白云飘荡的五月
油菜花的烈焰已消失不见。花山路34号
徽煌府邸206。古意的画境里春风荡漾
新朋旧友围坐,那些心灵的风景
那些源自生活的文化意味,扑面而来
忧时悯乱、骏逸沉挚的一度
外柔内刚、淳深渊寂的勇军
清悟识远、澹默寡言的雁子
任性不羁、狷介忠直的老茂
质素深广、器宇轩昂的向东
满腹诗书、旗袍加身的逸风
举事有度、刚直峻急的刘炯
风格独具、文采焕然的定远
还有器宇轩昂、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
从来不会缺席的皖北汉子蒙蒙
52度的泸州老窖都掩不住他们
心中鼓荡的丰盈与骄傲
唯我,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
从头到尾和啤酒主义对峙,并节节败退
放荡作文桀骜为人。江水东去一度归来
“只求诗意中的生活”。停笔近20年的
老茂则以另外一种形式归来
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春派
翻越徽州的山山水水,穿过那些鲜亮
而温暖的句子,带着他呕心沥血的
145首诗歌,终于“走上生活之岸”
这是一场推杯送盏酣畅淋漓的欢聚
这是一段你来我往放浪不羁的时光
有人走向心怀汤火、足履薄冰的震颤
有人走向潇洒挥放、逶迤远行的傲然
有人走向穆如清风、冰清玉洁的旷达
有人走向质朴素真、恬淡自然的无为
有人走向哲思飞扬、才情盈溢的飘逸
有人走向有道言兴、无道默容的安然
愔愔诗情汪洋恣肆。心有灵犀纷纶翕响
这些缪斯的门徒生活的歌者,紧依大地仰望星空
像凛冽寒风中残存的飞鸟,不问归途
走出包厢,便是无尽的长夜
放下酒盏,便是亘古的虚空
体清心远足音跫然。余音绕梁犹在耳畔
一首新诗俨然歌成,辞采绚烂
与月色一道,铺满了银色的水面
众人击节。无论微醺,还是酩酊
注:《走上生活之岸》,汪春茂个人诗集,2017年11月由文汇出版社推出。
我常常梦见有人打马从老街走过
1
心花怒放,奔涌着四季的多姿与壮美
泾渭分明地映衬一座城池的人文历史
新安江凌翮在籁音之间。江面时常有雾缠绕
幻化出一桩又一桩谲美的景象。和阳湖隔江相望
又深情相拥。屯溪老街从北岸齐整的南宋诗词里走出
一腔乡愁,也从参差的方言里一声一声的溢出
一闪即逝。拥挤的记忆在轻逸的水面上
如一个梦境。人家或隐在草木深处
或傍着寂静水流。每一个尘世过客
一路只有清风明月相伴。玄疑中的传说
己经很旧。一幅清明上河图
穿越地方志厚重的卷帙。愈见清晰繁华如昨
蜿蜒绵亘的石板路,这老街坦荡的躯干
讲述历史和故事最纵深的原委
讲述千百年之后的芳华时代
2
我常常梦见有人打马从老街走过
我很惊讶他们怎能准确地找到出口
漂泊不定,漫长的穿越应该无比艰难
凝望那条街巷,月亮澄净的注视下
簇拥的老屋,癯黑皲裂的树叉
一切没有暗示。有人转身离开
而变化总是持续的。临街的窗外世事如云
哒哒哒的马蹄声,像涌动的力量和连续的密语
这世间,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
跨越岁月的鸿沟和当下的灰色地带
青藤罔顾墙垣的示爱,一次又一次踏空
却不影响内心自由的取向
无所挂碍,仿佛于时光之外
枯木再次与春天和好如初。一只飞燕
让屋檐凌空。一如止语中的喧嚣
其他的人,突然消失。街道打开
又与世隔绝。马的脊背有寒风翻过
青石板在蹄下疾飞。而你出现
在我的意料之外,腾空而起
黑暗在你的袍中咯兹作响。雨雪纷纷闪开
周身的骨骼静寂无声却光彩熠熠
3
更多的时候,我不作梦,也不会有幻觉
我孤苦的认定,你一定是为我而来
但我看不清你的表情。像那些不会出现的
乌有的诗篇。你的发髻间,藏着微雨般的鸟鸣
从南宋以来。仿佛,我们曾在一起,很久
然后分开。如此反复。犹如一个无望的因由
到这里,还是去那里。从不解释
只是一味的强调分离,又不明所以。这回
你披着一身的鸟鸣和茶墨之香,归来
没有任何修辞。万物闪耀时光充盈
陷入舒适的痛苦,蛰伏于惬意的巢穴
那些不辞而别的故人,携带满身伤痕和偏执
原来,找寻和相遇即是我们活着的全部意义
鸟返回镜中,言辞之外的波光
将巨大的喧嚣排出意识。客栈酒馆和药铺
像有灵魂的人心怀良药,疗治那些恬静的时光
一场流年似水的艳遇,飘然而来
4
后来,我们成为老街的一部分
生儿育女。安然安静直到今天。一切
和从来没有发生一样
后来,我在昨夜的残酒里醒来
老街一夜风雨阳光斑驳,游人纷纷出没
仿佛你没有来过。瓦上的青草
迷离的眼神,客观的风景
多像我所剩无几的悲悯。一声叹息落下
不比一片羽毛更重。老街人声鼎沸
节节攀升百业兴旺。账单吟唱赞美歌
有人大声的叫卖,半斤混沌,一碗乡愁
尔后,店家的女人,在檀木椅上沉沉睡去
呼吸丰富而辽阔。早晨密集的鸟鸣从华山匍匐
而下,在粉墙和黛瓦之间完成分行。像一首
美妙的诗歌。而举世皆是浑浊的声音
待屯绿的茶香缓缓升起,阳光穿过午后的窗牖
谁在巷口,这世俗的天地心上的桃源
轻抚一曲岁月静好,隽永最真味的生活
街道依旧秩序井然。谁都没有注意
路灯明亮起舞如蝶翅翕张。而故事
一直继续。而人们总是关心结局
我们从来不会被自己的故事打动
畏缩的,眩晕的,明净的窗格
无所作为,一切早已明了。深邃的
无以言状的墙头伸延,来得如此漫长
记忆无法摆脱。一切所谓正确而详尽的记述
都将模糊。一如虚悬的烟火。注定的离别
和死亡。一如弥散在你发间的月光
密不透风。剩下黑暗擦拭我们的双眼
5
清晰又遥远。没有人可以拒绝风的裹挟
雨的侵袭。可以抵御理想的失真、谎言的弥漫
没有人可以拒绝所处的时代。那个
老大桥下著名的神钓青年,蛰伏已久,语焉不详
他张望的头颅灌注了坚执的意志
他依靠的阅读常常面临巨大的挫败
虚拟的部分,像他修长忧郁、烟熏火燎的手指
在时间之纹中摆弄一个个朴美明亮的汉字
仿佛山道遽然迂回艰险。只有目光
流着桀骜而孤寂的清流
时光飞驰。我们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慌乱不堪,又幸福异常
“别这么早走,你会错过烟火”。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能够亲生经历的非常有限
更多的浪费了无数光阴的人
猛然看见灵魂已经走失。一切于事无补
天涯到处都是伤心事。谁在喃喃低语
南宋的烟云弥漫于你的双肩。一瞬间,我发如雪
注:徽商造就的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而背倚华山,南边处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 ,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徽派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改革开放以来,屯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现代建筑鳞次栉比,但屯溪老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深厚的商贸文化薪火相传。
【个人简介】——吴敏,笔名黟子汉,安徽黄山人,70后,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89年5月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安徽文学》、《读者》、《青年博览》等百多家报刊。有作品结集,幸运地得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奖,也由此结识不少老老少少的师友,在海内外多家文学和新闻界别的协会和学会里凑数,曾在海内外某些会议和论坛上被煞有介事地摆过席卡。2005年至2017年,中断写作。日常持续驳杂的阅读、对世界的原初的感触,倾心一笔一笔的含情,一行一行的嘶鸣,意图在翻滚和发光的文字里拥有一个完整的精神原乡。先后从事工会、商业、保险、出版、广告等行业,2002年后一直当记者、做编辑,资历不说也罢,现供职香港商报,任一头灰白头发在岁月里扭曲和挣扎。
身份证号码:342725197303246030,联系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安东路28号金盛小区2幢403室,邮箱:yizihan2005@163.com,邮编:245000,QQ:654882765 手机:13705592516 。微信hkwm2516
沉寂的一切正在绽放。昱城繁花似锦
举目皆是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
这是晚春的徽州,烟雨和白云飘荡的五月
油菜花的烈焰已消失不见。花山路34号
徽煌府邸206。古意的画境里春风荡漾
新朋旧友围坐,那些心灵的风景
那些源自生活的文化意味,扑面而来
忧时悯乱、骏逸沉挚的一度
外柔内刚、淳深渊寂的勇军
清悟识远、澹默寡言的雁子
任性不羁、狷介忠直的老茂
质素深广、器宇轩昂的向东
满腹诗书、旗袍加身的逸风
举事有度、刚直峻急的刘炯
风格独具、文采焕然的定远
还有器宇轩昂、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
从来不会缺席的皖北汉子蒙蒙
52度的泸州老窖都掩不住他们
心中鼓荡的丰盈与骄傲
唯我,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
从头到尾和啤酒主义对峙,并节节败退
放荡作文桀骜为人。江水东去一度归来
“只求诗意中的生活”。停笔近20年的
老茂则以另外一种形式归来
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春派
翻越徽州的山山水水,穿过那些鲜亮
而温暖的句子,带着他呕心沥血的
145首诗歌,终于“走上生活之岸”
这是一场推杯送盏酣畅淋漓的欢聚
这是一段你来我往放浪不羁的时光
有人走向心怀汤火、足履薄冰的震颤
有人走向潇洒挥放、逶迤远行的傲然
有人走向穆如清风、冰清玉洁的旷达
有人走向质朴素真、恬淡自然的无为
有人走向哲思飞扬、才情盈溢的飘逸
有人走向有道言兴、无道默容的安然
愔愔诗情汪洋恣肆。心有灵犀纷纶翕响
这些缪斯的门徒生活的歌者,紧依大地仰望星空
像凛冽寒风中残存的飞鸟,不问归途
走出包厢,便是无尽的长夜
放下酒盏,便是亘古的虚空
体清心远足音跫然。余音绕梁犹在耳畔
一首新诗俨然歌成,辞采绚烂
与月色一道,铺满了银色的水面
众人击节。无论微醺,还是酩酊
注:《走上生活之岸》,汪春茂个人诗集,2017年11月由文汇出版社推出。
我常常梦见有人打马从老街走过
1
心花怒放,奔涌着四季的多姿与壮美
泾渭分明地映衬一座城池的人文历史
新安江凌翮在籁音之间。江面时常有雾缠绕
幻化出一桩又一桩谲美的景象。和阳湖隔江相望
又深情相拥。屯溪老街从北岸齐整的南宋诗词里走出
一腔乡愁,也从参差的方言里一声一声的溢出
一闪即逝。拥挤的记忆在轻逸的水面上
如一个梦境。人家或隐在草木深处
或傍着寂静水流。每一个尘世过客
一路只有清风明月相伴。玄疑中的传说
己经很旧。一幅清明上河图
穿越地方志厚重的卷帙。愈见清晰繁华如昨
蜿蜒绵亘的石板路,这老街坦荡的躯干
讲述历史和故事最纵深的原委
讲述千百年之后的芳华时代
2
我常常梦见有人打马从老街走过
我很惊讶他们怎能准确地找到出口
漂泊不定,漫长的穿越应该无比艰难
凝望那条街巷,月亮澄净的注视下
簇拥的老屋,癯黑皲裂的树叉
一切没有暗示。有人转身离开
而变化总是持续的。临街的窗外世事如云
哒哒哒的马蹄声,像涌动的力量和连续的密语
这世间,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
跨越岁月的鸿沟和当下的灰色地带
青藤罔顾墙垣的示爱,一次又一次踏空
却不影响内心自由的取向
无所挂碍,仿佛于时光之外
枯木再次与春天和好如初。一只飞燕
让屋檐凌空。一如止语中的喧嚣
其他的人,突然消失。街道打开
又与世隔绝。马的脊背有寒风翻过
青石板在蹄下疾飞。而你出现
在我的意料之外,腾空而起
黑暗在你的袍中咯兹作响。雨雪纷纷闪开
周身的骨骼静寂无声却光彩熠熠
3
更多的时候,我不作梦,也不会有幻觉
我孤苦的认定,你一定是为我而来
但我看不清你的表情。像那些不会出现的
乌有的诗篇。你的发髻间,藏着微雨般的鸟鸣
从南宋以来。仿佛,我们曾在一起,很久
然后分开。如此反复。犹如一个无望的因由
到这里,还是去那里。从不解释
只是一味的强调分离,又不明所以。这回
你披着一身的鸟鸣和茶墨之香,归来
没有任何修辞。万物闪耀时光充盈
陷入舒适的痛苦,蛰伏于惬意的巢穴
那些不辞而别的故人,携带满身伤痕和偏执
原来,找寻和相遇即是我们活着的全部意义
鸟返回镜中,言辞之外的波光
将巨大的喧嚣排出意识。客栈酒馆和药铺
像有灵魂的人心怀良药,疗治那些恬静的时光
一场流年似水的艳遇,飘然而来
4
后来,我们成为老街的一部分
生儿育女。安然安静直到今天。一切
和从来没有发生一样
后来,我在昨夜的残酒里醒来
老街一夜风雨阳光斑驳,游人纷纷出没
仿佛你没有来过。瓦上的青草
迷离的眼神,客观的风景
多像我所剩无几的悲悯。一声叹息落下
不比一片羽毛更重。老街人声鼎沸
节节攀升百业兴旺。账单吟唱赞美歌
有人大声的叫卖,半斤混沌,一碗乡愁
尔后,店家的女人,在檀木椅上沉沉睡去
呼吸丰富而辽阔。早晨密集的鸟鸣从华山匍匐
而下,在粉墙和黛瓦之间完成分行。像一首
美妙的诗歌。而举世皆是浑浊的声音
待屯绿的茶香缓缓升起,阳光穿过午后的窗牖
谁在巷口,这世俗的天地心上的桃源
轻抚一曲岁月静好,隽永最真味的生活
街道依旧秩序井然。谁都没有注意
路灯明亮起舞如蝶翅翕张。而故事
一直继续。而人们总是关心结局
我们从来不会被自己的故事打动
畏缩的,眩晕的,明净的窗格
无所作为,一切早已明了。深邃的
无以言状的墙头伸延,来得如此漫长
记忆无法摆脱。一切所谓正确而详尽的记述
都将模糊。一如虚悬的烟火。注定的离别
和死亡。一如弥散在你发间的月光
密不透风。剩下黑暗擦拭我们的双眼
5
清晰又遥远。没有人可以拒绝风的裹挟
雨的侵袭。可以抵御理想的失真、谎言的弥漫
没有人可以拒绝所处的时代。那个
老大桥下著名的神钓青年,蛰伏已久,语焉不详
他张望的头颅灌注了坚执的意志
他依靠的阅读常常面临巨大的挫败
虚拟的部分,像他修长忧郁、烟熏火燎的手指
在时间之纹中摆弄一个个朴美明亮的汉字
仿佛山道遽然迂回艰险。只有目光
流着桀骜而孤寂的清流
时光飞驰。我们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慌乱不堪,又幸福异常
“别这么早走,你会错过烟火”。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能够亲生经历的非常有限
更多的浪费了无数光阴的人
猛然看见灵魂已经走失。一切于事无补
天涯到处都是伤心事。谁在喃喃低语
南宋的烟云弥漫于你的双肩。一瞬间,我发如雪
注:徽商造就的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而背倚华山,南边处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 ,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徽派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改革开放以来,屯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现代建筑鳞次栉比,但屯溪老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深厚的商贸文化薪火相传。
【个人简介】——吴敏,笔名黟子汉,安徽黄山人,70后,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89年5月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安徽文学》、《读者》、《青年博览》等百多家报刊。有作品结集,幸运地得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奖,也由此结识不少老老少少的师友,在海内外多家文学和新闻界别的协会和学会里凑数,曾在海内外某些会议和论坛上被煞有介事地摆过席卡。2005年至2017年,中断写作。日常持续驳杂的阅读、对世界的原初的感触,倾心一笔一笔的含情,一行一行的嘶鸣,意图在翻滚和发光的文字里拥有一个完整的精神原乡。先后从事工会、商业、保险、出版、广告等行业,2002年后一直当记者、做编辑,资历不说也罢,现供职香港商报,任一头灰白头发在岁月里扭曲和挣扎。
身份证号码:342725197303246030,联系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安东路28号金盛小区2幢403室,邮箱:yizihan2005@163.com,邮编:245000,QQ:654882765 手机:13705592516 。微信hkwm2516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