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初夏来临,毒月在望。盼平安,储吉祥。
香囊艾叶,障泽宣汾记①,鬼神惊畏,山野布流扪列次②,风顺雨霖祥位③。草润坤灵,异枝同颖④,开启争疆事⑤。赵书汾晋⑥,只成诸子王计。
祖辈盛业流承,朱颜明镜⑦,日月神清水。遗恨几分⑧,听谶语,火劫水淹无际。翻阅归舟,邀来明月,我自疏狂起。悬岩山下⑨,悠然芦笛⑩扶醉。
祖辈盛业流承,朱颜明镜⑦,日月神清水。遗恨几分⑧,听谶语,火劫水淹无际。翻阅归舟,邀来明月,我自疏狂起。悬岩山下⑨,悠然芦笛⑩扶醉。
注释:
注:①台骀:是上古金天氏少昊的后代,据《左传》《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记载,台骀是比大禹还早的五帝时期的一位部落首。晋阳民间传说,香囊、艾叶,粽子、点雄黄等端午习俗与台骀在本地治水有关。②金代有《台骀祠》诗详细记载了台骀治水的全过程,说他“分野扪参次、山川奠禹先。”诗中赞扬台骀治水时摸着天上的星辰来划分地上的水路与疆域。③打开灵石口,空出太原盆地,清代许荣用“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楹联、宋代范仲淹用“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的诗句来描绘这片祥地景象。④祥地有嘉禾,晋祠大米生长过程由晋水灌溉,而晋水由地下岩溶排泄而出,已有二百万年的历史,并保持着恒温17度的特性,含有明矾、钾等多种矿物质;晋祠大米的生长地表土有深厚的黑土。⑤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⑥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修筑晋阳城。⑦晋祠祭祀时招福驱魔,唱戏的水镜台。⑧赵光义焚烧,水淹晋阳,也埋下隐患,有了靖康耻。⑨悬崖山,指悬瓮山,崖像大瓮。⑩芦叶卷起的乐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