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禾:扎根于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

作者:谷禾   2019年01月23日 11:11  诗歌月刊    2547    收藏

在《写平凡的大师:菲利普·拉金》一文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勒比海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开篇这样写道:“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声音,平凡的面孔——也就是说,不包括电影明星和独裁者的、我们大多数人过的生活——直到拉金出现,他们在英语诗歌中才获得了极其精确的定义。他发明了一个缪斯:她的名字叫庸常。她是属于日常、习惯和重复的缪斯。她居住在生活本身之中,她不是一个超越生活的形象,也不是一个渴望中的幻影。她朴素而透明,陪伴着一个曾坚持长期独身的男人。”

沃尔科特的这段话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庸常、精确、重复、陪伴。在我看来,它们联系起来之后,基本厘清了诗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的关系——诗人也许从来就没有义务去讴歌时代,但他与时代共生并相互陪伴,当然有义务去书写时代关照下的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哪怕这种真实存在充满了荒谬和乏味。

作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拉金师承的不是伟大的庞德和艾略特(他甚至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而且他很快摒弃了年轻时无限热爱和模仿过的爱尔兰诗人叶芝,转而学习托马斯·哈代和爱德华·托马斯这样看似老派的落伍者。

寂寂无名的爱德华·托马斯早在20世纪初写下的诗篇里就有了这样的句子:“日日夜夜,除了冬天,所有的天气里,/在旅店,铁匠铺和作坊之上,/道路交汇处的白杨树,谈论着/雨,直到最后的叶子从头顶落下来。”数十年后,年轻的菲利普·拉金这样写道:“鸽子在薄薄的石板瓦上扎堆/身后是西边洒来的一阵细雨/扫过每个缩着的脑袋,每片收紧的羽毛,/它们挤在最让人舒服的,温暖的烟囱周围。”两首诗歌之间似乎有一种相同的气息在延续和传递,它如此朴素,所呈现的不是神示,而是略带伤感的关于平凡的温暖和真理。它亲密,直接,诉说给最普通、最亲近的倾听者。

在我看来,菲利普·拉金的成功在于他通过自己扎根于日常生活的写作,无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源远流长的英国诗歌重新变得亲切、具体、入肉、入心,回到了民众中间。

也许有人会提出我们的先辈杜甫早这么做了。但拉金并不同于杜甫。杜甫是无意间写下了自己作为一个并不成功的底层官员的日常生活,进而通过自己的逃难经历,带出了众生的苦难,成就了所谓的“诗史”。但他所书写的现实是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的士大夫的现实,它从一开始就是痛彻心扉的、无限关怀的,饱含诗人的立场。菲利普·拉金的诗里则很少有生命个体的大起大落的命运呈现,它摒弃了更吸引人的传奇性,更多是庸常的、乏味的平凡生活,是谢默斯·希尼所指出的“人类的悲伤”。这让拉金的诗歌不仅不落伍,而且有了不可替代的现代性。

回到自己的诗歌上来看,人过中年以后,对杜甫诗歌深度阅读后的反思,也让我的现代诗阅读从时髦的美国诗歌,逐渐转向了以托马斯·哈代、爱德华·托马斯、菲利普·拉金、R·S.托马斯为代表的传统英国诗歌,并重新发现了英诗的魅力。他们的老派也和伟大的杜甫一起,最大限度地影响了我的诗歌写作,让我彻底摒弃了所有先锋的噱头和貌似深刻实则不知所云的时髦,而自觉地着眼于从最小的可能开始,去持续关注和书写平凡乏味又奇诡变幻的生活本身。

新世纪已经过去了近五分之一,回头看一看,网络传播平台和自媒体的兴起,确实方便了诗歌的传播,为写作者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现代诗歌写作的草根化进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也给后来者提供了偷懒的方便。读者们视野之内的文本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似曾相识的影子,沉溺于鸡毛蒜皮的自我的小悲哀和小感动、小情绪,沉溺于语言内部炼金术的小伎俩。事实上,如果缺少了日常生活的独特观察和精确把握,运用个人经验和想象力,去洞悉并穿越日常的表象,从而进入人的内心真实,这样越写越小的诗歌,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和现实世界息息相通的独特的艺术世界,更不可能揭示出日常生活、现实和历史的奇迹。

这是一切有追求的汉语诗人所不能允许自己的。

我给自己立下过不在公共场合谈论自己诗歌的规矩。借此在这里说出的是诗歌写作路上的一次转身的缘由。归根结底,强调扎根于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不是喊话,也不是倡导,而是我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众生之一员的“责任与重负”后的自觉“退步”。它是一个关于诗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在以《两篇雪》为题目的这些习作里,道路的拆建和变迁,既是时代征象,也是普通居民被时代叨扰的生活深入肌理的写照。它是我略显卑微的爱,这爱不会丝毫影响副中心新城的现代化进程,却完全有可能改变暗夜的一缕月光的运行轨迹。是带泪的笑,是我内心的凄凉史。

在这个“虬曲的树干作为见证者,也是化石和信使”的时代,我一直梦想着能有一枝开不败的油菜花,“像芬芳婴童在大地的掌心迎风生长”,也在我的内心和诗歌里迎风生长。也许这一切都是虚妄,但我至今仍不改悔地通过诗歌写作在等待和寻找它,如同“一匹黑马在寻找它的骑手”(布罗茨基)。


(本文选自《诗歌月刊》2019年第1期)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4.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7.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诗歌大擂台,公开征集挑战者!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