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2018年1月27日至30日,随保山市作家采风团赴密支那采风,境界大开,诗思泉涌。作现代诗8首
赴密支那采风组诗
作者简介:
张月和,新闻媒体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学教师及新闻媒体人,30多年来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上发表播出了大量文学、新闻作品,曾策划、撰写多部电视专题片,由其撰稿的电视纪录片《大路通天涯》由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部分电视专题被翻译成英语、缅语在国内外播出。著有《史迪威公路》《盟军劲旅》《天无绝路》《诗情边关》《火山风雷》《腾冲名胜诗三百首》《天外之境》《丝路花雨》《走向异域》《越过高黎贡》《麓川演义》《永历流亡》《世守边关》《古代腾冲日志》《乾隆征缅》等18部专著,部分专著及文学新闻作品荣获省、市级奖项,个人被授予“为保山做出特殊贡献的作家”“保山市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文艺)人才”“保山好读者”等荣誉称号。
张月和
2018年1月27日至30日,随保山市作家采风团赴密支那采风,境界大开,诗思泉涌。
你好,密支那
伊江悠悠,
载不动
我多年的思恋,
绿叶婆娑,
掩不住
我赤裸的情愫。
每一朵浪花
都在无言倾诉着
深情的向往,
每一片绿叶
都在惬意感动着
爱抚的温暖。
白酒浓烈,
使人酣畅,
红酒甘醇,
令人陶醉,
你是一杯满满的红酒!
密支那即景
朝阳染红了伊洛瓦底江,
浓雾渐渐散去了,
森林之城密支那,
迎来风和日丽的美景。
无论是男人的笼裾,
女人的特门、披巾,
还是男人的十字拖,
女人的檀娜卡,
无不悄悄告诉人们,
这是一片温暖的世界。
草屋旁的花朵格外娇艳,
大街古木的绿叶肥硕无比,
椰子树头顶骄阳,
大象和野猴四处腾跳,
林立的佛塔,
反射着耀眼光辉。
密支那谣
远看一片林,
近观一座城。
伊江波浩淼,
温润有风情。
三江口
荡薤、敏宋、圭道,
你有许许多多名字,
都不如三江口这般响亮。
哦,三江口,
左有来自西藏察隅的恩梅开江,
右有来自康藏雪山的迈立开江,
白象之河伊洛瓦底江由此滥觞,
大金江的源远流长,
人世间的聚散离和,
在波光云影里浓墨重彩。
远眺两江绕围处,
那一片五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浪花、礁石中间,
默默回味着历史风雨的滋味。
哦,江心坡,
土人的木里井笼,
明王朝的里麻长官司,
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三角地。
那里有明朝兵部尚书王骥三征麓川的营垒,
有民国志士尹明德、梁正中勘界的足迹。
滴霖崖
滴霖崖位于腾密路文莫至新寨之间,碑文为:“滴霖崖,民国卅四年一月十七日,美国工程师滴霖殉职于此。海门龚继承,贵县黎杰材题记,腾冲李根源书”。
西战场节节胜利,
东战场频频告急,
美国工程师滴霖,
在及时抢通抗战大动脉洪流中,
以爆破悬崖而牺牲自己。
李根源题写的碑记,
穿越数十年风雨,
将滴霖定格为一座浮雕,
他静静凝视着公路屡屡升格,
默默接受路人频频敬礼!
育成中学校钟
一枚重型炮弹,
投下时未响,
惨烈的密支那战役,
由此降温。
变成一口巨型校钟,
你却日夜响个不停,
时时刻刻向人发出警醒,
震耳发聩。
宛貌
你是千年古道的枢纽,
串串马帮响铃回响天际。
你是大学士傅恒招抚猛拱屯军处,
征边将士英灵游弋在云雾里。
万仞关、南底河、允帽,
戛鸠江、伊洛瓦底江、金宝城,
万水千山隔不断,
连绵不绝东进西出的马蹄。
密支那千佛寺
千万人争先将自己的信仰
塑成一座座佛,
一个个立体念想
汇成一条河,
棕榈树旁的善缘因果,
伊江水畔的清净觉悟,
南无阿弥陀。
虔诚顶礼拜,
诺大一佛国。
注释:
赴密支那采风组诗
现代诗8首:你好,密支那;密支那即景;密支那谣;三江口;滴霖崖;育成中学校钟;宛貌;密支那千佛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