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川军(壮丁)抗日纪念
丁魂出川救亡国,
八年抗战烽火连;
百万大军所剩无,
马革裹尸鲜血染;
不退倭寇誓不还,
多少忠骨魂魄无;
英雄回乡无处落,
日寇南京虽投降,
史载国辱永在册!
注释:
抗战时期,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川军前脚出川抗日,国民政府后脚迁都到了重庆。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近8年时间,四川一直承载着各种超负荷的负担。四川人民却始终毫无怨言,一边节衣缩食、勒紧裤带支援政府抗战,一边含泪把近300万子弟再送前线……由于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的落后,中国军队一直伤亡惨重。经过几次大会战,中国军队兵额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沦陷区越来越大,可以征兵的地域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兵源几近枯竭。大后方四川,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兵源基地,征兵任务一直十分沉重。在四川大规模的征兵活动中,出现了“抓壮丁”的征兵方式,“作者外祖父本身教师,在此过程中弃笔投戎,也参加抗日战争”。四川当年有600万壮丁,他们有的不是以职业军人的身份打日本人,他们的爱国牺牲精神,到最后全部战死在战场上,到临死的时候没有得到一个名分。9月18日是抗战纪念日,作此诗为表达对抗日救亡川军的纪念,也是作者纪念并表达自己对“外祖父”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崇敬之情!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