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论当今之诗与趋势

作者: 2017年02月14日17:36 浏览:8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西游诗社与网友探讨

古时候的诗与歌是不分家的!我有时就想,它们之间的分道扬镳呀是不是诗没落的开始?!
据说以前诗词都是能唱出来的。
这个是事实。
不能广为流传的,不能抑扬顿挫的,不能婉转入心的,就究竟算不算是诗?!没有了音律美,节奏美,我们诌的究竟是什么?!
有人爱听就行。
自己开心也行。
自我陶醉?自我欣赏?互相吹捧与伤害?!
呵呵,转来转去又。是说平仄,不流传是因为曲谱失传了。
现在的诗,只能算是短文罢了!
只求有趣有新意,有良宵美景。
哦豁,那是你的理解,汉字情意千千万,不只为你一人道。
我甚至觉得应把懂乐理的请来给我们讲讲音乐。
诗书礼乐。融汇贯通才好。
不是说复古,而是追寻其本源?!这样难道不好吗?!
我们的教育人为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是当代教育犯下的一大罪过,阉割了中华文化,沦为了应考工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不能一概而论,新文化运动以来,古诗词的没落,不就是提倡新文化吗?
现在中国人找到了那种自信,所以才对古诗词产生了兴趣。
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站起来了,不是吗?载歌载舞,采风民间,才是真正的诗歌。如诗经中的风雅颂!
你们写不写古体诗、格律诗或现代诗?
我都写,不过,都很马马虎虎。

诗的现状与趋势!
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现状是卧轨与寒号。
诗是一篇压缩了的优美文章,是饱含诗人情感的。不是歌。
歌词与诗歌岂可混为一谈!
我们都是诗歌的兴趣爱好者,最有发言权。
我认为诗歌的美美在意境,歌的美美在旋律。
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又有文与质的争论。
你说,李白的许多诗有了意境才有了气势,而不是有了旋律和唱法才有了气势。
所以诗为歌,诗歌不分家。只是一厢情愿。
那么,李白给杨贵妃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诗句。
不知是不是给以歌舞的形式让唐玄宗高兴了呢?!
霓裳羽衣曲?!
把诗比作人,意境是气质,格律是骨架,流畅是经脉,。。。。。。或者说,意境是枝干,格律是花朵。
你说,玄宗哪里高兴了?
唐玄宗之所以高兴只是爱屋及乌,加上李白的诗对了胃口。
其实,他是高兴坏了!让高力士给李白脱靴,杨国忠研墨。。。。。。
歌舞不过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意境。
唐玄宗是梨园老票友了!歌舞融合在当时应属正常。

拾众人牙慧,可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谨记之,丁酉年正月十六于岱下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