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意念
此刻 有什么东西
能被对家园绵长的思念
更让我心动
春天的傍晚
一两个菜农在园子里伸了伸腰
仿佛远在陇东乡间
一两对催春的布谷鸟
带来家乡久旱逢雨的喜讯
我的村庄 河流和庄稼
灿烂了春天枝头的桃花
就这样随风潜入
远在边关游子的心上
这个让我感动的春天
每一枝花朵之上都能逗留
疲惫的灵魂
遥望村庄 河流及辽远的地平线
被童谣和民谚熨烫的春天
湿润了我干涩的喉咙
我的村庄不动声色
习惯于在我的思念中沉默
阳光下的河流
围绕村庄静静地流淌
缭绕的炊烟
猎猎的手臂般
让我回到久远的村庄
思念故乡
落雪的夜晚
有一种声音来自故乡
迫使远在异乡的人
在梦中回到祥云缭绕的村庄
在村头的老槐树下
轻轻地喊一声
就那么轻轻地一声
寂静的村庄便有一串
浸透大地血和泪的回声
我的故乡
在陇之东沉默的故乡
固守着那份珍贵的贞洁
在宁静的冬日
等待一场大雪
飘落在苍茫的原野
那如寻梦的白蝴蝶
漫天飞舞的雪花
覆盖了裸露在大地深处的黄土
故乡静若处子
站在我的身后
用圣人的目光审视
我生活的这座城市
故乡是深入我血脉中的
一粒种子
那些贫穷的语言
深入我灵魂的根部
在城市狭窄的空间里
生根 发芽 开花 结果
想念母亲
夜色渐浓
犹如乌鸦的翅膀笼罩了村庄
我满怀伤感和泪水
点燃那盏清油做的长明灯
母亲的一生
清贫困苦的一生
在黄土地里劳作的一生
唯一的奢望便是
一盏没有污物的清油灯
伴她走向另一个孤寂的世界
母亲走了
失落的家园长满衰草
那些温暖的日子
油灯下母亲的白发
如屋子里蛛网尘封的记忆
让我的思念一遍又一遍
在轻风摇曳的晚霞余晖里
回到遥远的村庄
挑一盏灯笼唱一支歌儿
但所有的歌
在母亲欢乐而忧伤的灵魂面前
都变得五音不齐
我唯有回到梦中
把自己变成一颗庄稼
长在故乡厚重的黄土地上
倾听母亲走在天国路上
渐去渐远的足音
乡关
我不愿在日暮的原野眺望遥远的村庄
那样 我会在秋天的枝头流泪
那样 我会在秋天的风里忧伤
哦! 村庄 久违的村庄亲切的村庄
仍然在我梦的方言里醒着
父亲在秋天的早晨扛犁下地
那头和父亲一样苍老的牛
倒在刚刚播种过冬麦的土地上
那牛倒下的一瞬间
翘首回望归家的小路
双眼满含歌谣里祖母的柔光
炊烟缭绕晌午的村庄
母亲伫立在村头的老榆树下
遥望大雁南飞的天空
脸上露出亲切而复杂的笑容
深秋的季节
草木潇潇的季节
落叶一次又一次
打乱我的思绪
这个季节使我漂泊的关隘
让我一遍又一遍在梦里
返回亲切而遥远的村庄
乡音
一棵生长在灵魂深处的大树
多年来就这样吸允着母亲的营养
风里 雨里 雪里
再苦再累回到家里
关上门窗说上一阵
土里土气的方言
便有青绿的叶儿窜上枝头的温暖
人群中不论 谁
冒出那么一句
让你惊喜得心跳的声音
便伸过头去左瞧右瞧
觉得怎么看怎么眼熟
仿佛就是远方的亲戚
漠野的风霜不经意间栖落两鬓
仿佛家乡小河中朦胧的月色
回到遥远的村庄
用乡音这枚钥匙 打开
藏在深处的愁绪
陌生了的乳名 仍然
在乡情的嘴里磨得锃亮
入睡的老屋
老屋入睡
老屋在深深的影子里入睡
月光低唤着乡村声音
今夜 我的母亲没有入睡
我的母亲捏了捏空空的面袋
饥渴的粗瓷大碗
或明或暗的灯盏
仿佛摇曳不定的雨水
照亮埋在黄土里的窑洞
雨水高过头顶
风声摇动麦浪
我的母亲手提空空的面袋
站在起伏不定的麦浪里
夏天的镰刀割不断的雨水
风吹雨丝村庄朦胧
母亲未睡
倾听雨点敲击窑洞的声响
埋在黄土里的窑洞一声不响
筷子
筷子这种简单的植物
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
最朴实纯粹的那种
两根筷子
从生到死
青梅竹马白头偕老
最默契的配合
容易使我们想起爱情
以及乡间枝头
歌唱的一对鸟儿
这种简单而韵味深长的
存在方式
让我们通过手指
触及粮食 爱情
以及国计民生的许多问题
王文华,男,汉族,高级政工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协会会员。1973年4月出生于甘肃省合水县农村,现居新疆。1992年高中毕业入伍进疆,1996年复员到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89团工作,2015年调入第五师90团工作。繁忙而枯燥的工作之余,浮躁而茫然的生活之外希望诗歌能留给心灵一丝绿意。
王文华:新疆兵团第五师90团机关
邮编:833409 手机:13809992128
邮箱:1554600627@qq.com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