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梁洲 王虎 摄
习家池 孙康敏 摄
航拍老龙堤与襄阳城
日前,在襄阳举行的“中国文学周·唐诗论坛”开幕式上,众多文学家汇聚一堂,诵唐诗,品襄阳。唐诗如画,描绘出浪漫襄阳,各处盛景今在否?
结合襄阳旅游“一城两文化”及襄阳旅游二次创业发展现状,本报特别梳理了诗歌中的襄阳盛景之近况,带大家一起沿汉水,品唐诗,游襄阳。
水落鱼梁浅,古渡今重建
“汉之广兮中有洲,洲如月兮水环流。”皇甫冉描绘出鱼梁洲的轮廓。“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孟浩然抽出古渡冥冥暮色中的一丝愁绪。
这是孟浩然回家的必经之路,看着江边卖鱼的、渡船的正热闹,山寺钟声回荡,传到鱼梁渡头,响彻小洲。他欢乐地吟出一句“鱼梁渡头争渡喧”。一句话让鱼梁洲幽居在诗词,名声回响在大唐。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芳踪缥缈的汉水女神,让历代诗人行程中多了一项遥望洲渚的活动,成功拉动了鱼梁洲的客流量。世易时移,鱼梁古渡也淡出视线,寂静地在洲尾躺了千余年。
如今鱼梁洲旅游开发重新兴起,鱼梁古渡重新引发关注。汉水文化旅游展示区建设中,将以“江战略”突出汉江优势,恢复鱼梁古渡,打造襄阳“船集散”的水上航线,让鱼梁古渡重现唐诗中的热闹,让市民循着孟襄阳的足迹品味田园风光。
问道庞公祠,一览岘山习池
“春望岘首东,先照习池风。”郑锡和看着拂水含绿,江边游女,却去“桑下问庞公”。
荷净菱熟,桔柚飘香。崔湜对着遗址感怀道:“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襄阳怎么玩?唐诗里,庞公祠和岘山习池向来被串成一线,分也分不开。大家总喜欢在岘山上怀悼羊祜之后,眺望汉江,看汉水女神在不在鱼梁洲边散步,偶尔拜访一下隐居这儿的庞德公。恬淡风光里,透出此城钟灵毓秀、人文之盛。
汉水和岘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根据襄阳城市发展定位,庞公新区定位为现代化滨江活力新区,以岘山景观带遥望“汉水女神”,北部规划以旅游集散、商业服务为主,南部结合唐城影视基地以影视文化体验为主。
行乐白铜堤,市民休闲处
李白高吟: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刘禹锡说: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汉水青山郭,襄阳白铜堤。襄阳大堤也称白铜堤。任何人来到七省通衢的襄阳,下船转车马,必经白铜堤。大堤沿着码头铺开,成为襄阳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白日锦绣雕鞍,骏马徐行,满堤罗绮是游玩的男女,和着商贩的吆喝叫卖;待万家灯火、月上柳梢,楚女歌舞正浓,又是一幅艳丽景象。
白铜堤今被称为老龙堤,十里长堤为市民休闲散步之处。日落江中,习习凉风,大爷大妈们用罢晚餐,尽是沿着老龙堤散步消食的。拍手的、倒行的、小跑的,襄阳人忙完一天的工作,吹着江风说说话。老龙堤上如今不闻丝竹,歌舞无踪,但给了襄阳人一份朴实的灵性,一份生活的清闲。
鹿门栖隐地,今朝更清幽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鹿门山因君臣同梦而著名,是座云雾缭绕的“圣山”。孟浩然、皮日休隐修,诸多胜迹让人心驰神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游鹿门不果,只好叹道:“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
现如今,鹿门山风景区内3公里片区5大系列10个重要景点已全部开工建设,其设计、风格、布局、造型和建造都具有较高品位和特色。鹿门书院已建成,景观湖、天一广场、入口广场、竹林禅景、八阵石林、苏岭绿道等改造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